今天跟大家一起講講利率(利息),一個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概念。不管是我們存錢到銀行,還是從銀行貸款,都會有利率(利息),那麼利率的本質是什麼呢?
我們先了解第一個概念,即無風險利率。一般而言,我們把國債的利率看作是無風險利率,因為國債由國家發行,由國家信用背書,我們認為國債的信用等級是最高的,把國債看作近乎是無風險的投資。相應的,我們把國債的利率看作為無風險的利率。那麼,如果我們把錢借給第三方,通常情況下,利率應該不比同期限的國債利率低,否則我們完全可以購買國債,在達到相同收益的前提下,只承擔最低的風險。
我們再來了解第二個概念,即貨幣的時間價值。簡單的說,貨幣是有時間成本的。一項投資活動(比如借貸)佔用貨幣的時間越長,那麼對應付出的成本就應該越高。就如同在商業租賃中,租用場地的時間越長,付出的租賃成本就越高。以國債為例,即使國債都由國家發行信用級別相同,但是國債的期限越長,它的收益率也越高。
我們再來了解第三個概念,風險定價。一般而言,在銀行進行貸款,抵押貸款比信用貸款的利率要低。這其中的原因在於,銀行將錢借給第三方是一件有風險的事,如果第三方逾期或者不能償還,那麼銀行要承擔對應的損失。銀行該如何做呢,答案是風險定價,給不同的信用等級(風險級別)的借款人提供不同的利率。信用等級越高(風險等級越低)則利率越低;信用等級越低(風險等級越高)則利率越高。在銀行貸款中,抵押貸款要比純信用貸款的利率要低,因為資產抵押可以看作是一種信用的保障從而提高信用等級,從而降低銀行對應的出借風險。
基於以上三點分析,我們可以把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利率本質概括為一句話:
利率 = 無風險利率 + 貨幣時間價值 + 風險定價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