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導言

1962年的對印作戰,是中國做出了長期權衡後的決定,也算了忍了幾年了,當時我方對印軍沒有底數,所以後期作了周密的準備。

當時戰士們在戰場上總結“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並且受到了毛澤東的大加讚賞。

在歷代的戰場上,總也避免不了犧牲,尤其是一些身先士卒的將領,他們身臨一線,常會在戰場上獻身。

中印邊境之戰中,印度損失較大,其損失的最高軍官為旅長。你知道我解放軍犧牲的最高級別是什麼嗎?

水深險灘

中印戰爭間有一條很深的河谷,水流較緩,有的位置可以徒步穿越。

但是河谷兩側都是高山深林,且都是陡坡絕壁,十分不利於部隊作戰,河谷北邊是一條公路,是印軍可供外來運輸的唯一交通要道。

解放軍當時發起戰役後,印軍的兩個營向邦迪拉方向增援,其先頭部隊與南逃的印軍相遇,知悉我軍已攻佔邦迪拉後,他們就地集結休息,同時向邦迪拉處打探,等待進攻或者後退之機。

邦迪拉朱峰

我軍經過7天5夜的行軍,最終拿下了邦迪拉朱峰,由於發現敵軍試圖南逃,即刻命令留下1個連的兵力守好東山樑。

後來,敵人用挺機槍連續發射,藉以守住小橋的兩側,並阻止我軍的前進。然而,我軍也是無所畏懼,勇敢向前。

當時9連連長在我軍勇猛火力的掩護下,衝過了敵人重重封鎖,最終把敵人的敵機槍全部炸燬,擊斃了數十個敵人。

見勢不好的敵人,最後丟盔棄甲、四散逃跑,我軍還繳獲了敵人的大量武器,還繳獲了兩輛戰車。

發現目標

作戰中,營長李白石聽到了槍響之後,馬不停地的從後方趕來。

他看到印軍正朝頭北向,而且士兵們穿著同樣的軍裝,走路也很整齊,與剛才他們擊斃的那些閒散無賴的部隊完全不一樣。

經他們分析,這當是敵人派出的先頭部隊,而且大部隊可能在後面跟從。當時有指揮說,等著他們都來了後再殺出重圍,幹他們個片甲不留。

李石作為當時的指揮,很果斷的說:“要抓住這個好機會,狠狠地打擊敵人一番,以防他們發現後逃竄。”

說完,衝鋒在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鋒在前,與敵人展開了猛烈的戰鬥。

忽然,印軍弄來了大傢伙,用車載著迫擊炮向我方發起進攻。

說時遲,那時快,我們尖兵排的一名班長對著敵人的牽引車狠狠的來了一彈,只聽轟隆一聲震天響,牽引車燃起了熊熊大火,把敵人炮車給堵了個嚴嚴實實。

此時,成群的印度兵跳下車來逃命,我軍馬上追擊過去,一直追到一條狹窄的山口處,最後把300多名印軍堵了起來。

印軍中校營長一看兩頭都堵死了,立即帶著士兵往公路邊的山坡上爬,企圖越過山溝抄小路逃跑。

李白石發現了,馬上帶著兩個排的力量從山坡追殺過去,一下子堵住了印軍的去路。就在這時,印軍的一挺機槍響了,李白石不幸身亡。

小結

印軍最後被打敗,此事傳到他們首都新德里後,民眾間議論紛紛且很擔心的樣子,彷彿民族士氣被打滅了的樣子。

中國當時雖然勝利了,卻主動要求停戰和解,展示出我方求和平的誠意,這也為中國在全世界贏得了很高的威望,贏得了眾多國家的支援和認可。

當然在這場戰爭中,也多虧了像李白石戰士的英勇奮鬥,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和平,讓我們向這些英雄們致敬!

13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混得窩囊的黃埔1期生,打勝仗差點槍斃,晚年遭綁架,女兒成小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