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國防部指出,“鐵穹”防禦系統同時參加了試驗,與“大衛投石索"進行了綜合防空演練。演練在以色列中部一座靶場舉行,以色列國防部長本尼∙甘茨到場觀看,甘茨表示,“打造多層防禦系統能夠使以色列從容應對不同距離的威脅。”研發工程師將根據演習結果繼續完善“大衛投石索"導彈防禦系統。
海灣戰爭的時候,因為美國的安撫,為了避免薩達姆的目的達成,也就是瓦解多國部隊,以色列沒有選擇反擊伊拉克的“飛毛腿”和“侯賽因”導彈攻擊,儘管當時美國方面提供了“愛國者”防空系統,但依然有導彈突破攔截,給以色列方面造成人員和物質損失,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以色列方面決定發展自己的防空反導系統。
目前,以色列擁有由“鐵穹”、“大衛投石索"、“箭-2”和“箭-3”系統組成的四級反導防禦系統(以色列海軍則擁有“巴拉克”系列),擁有全世界最嚴密的防空反導網,其中,“鐵穹”能夠攔截各類火箭彈和迫擊炮彈,並經過了數百次實戰檢驗,美國方面也購買了“鐵穹”,“箭-2”和“箭-3”則組成了最外層防禦網,具備攔截中程乃至洲際彈道導彈的能力,2020年8月,以色列和美國在阿拉斯加成功測試了“箭-2”,後者在大氣層外成功攔截來襲目標。
“大衛投石索”由由以色列導彈防禦組織與美國國防部導彈防禦局共同研發,主要負責攔截射程在40-300公里的彈道導彈,尤其是中東地區大量擴散的“飛毛腿”及其各類改進型號,以色列的方面甚至暗示其具備攔截俄製“伊斯坎德爾”-M彈道導彈的能力,後者號稱能突破任何反導系統的攔截,有說法稱“大衛投石索”在效能上相當於俄羅斯的S-400,但後者射程更遠,並具備攔截中程彈道導彈的能力。
“大衛投石索”攔截系統的核心是“斯達勒”動能攔截彈,這款高速高機動攔截彈以以色列的“怪蛇”-5空空導彈為原型,加裝了美國艾拉因特技術系統公司研製的補充固體燃料起飛加速器,採用具有雙色成像紅外光電和毫米波雷達複合制導,三向資料鏈,先進反電子和反紅外干擾能力,以及中途更改、重新裝定目標的能力。更為關鍵的是,這款導彈的各項效能先進,價格卻只有“愛國者”的1/10,絕對堪稱物美價廉。
2014年,以色列宣佈“大衛投石索”系統進入試用期。不過,直到2017年1月才完成了最後一次試驗,2017年4月2日該系統正式服役。據以色列媒體報道,“大衛投石索”在2018年投入首次實戰應用,攔截了兩枚敘利亞發射的“圓點-U”戰術彈道導彈,但效果並不理想,在發現遭到攔截後,一枚“圓點-U”被敘方自毀,另一枚則不確認是否擊中目標,換句話說,這兩枚“圓點-U”應該沒有給以色列方面造成任何損失,但也沒有被攔截,這應該是美以繼續改進“大衛投石索”的主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