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12月,年關將至,中國西部地區的室外溫度驟降至零下,雖然凜冽的寒風冰冷刺骨,但寒冷的空氣並沒有阻擋空軍官兵們對冬訓的熱情。西部戰區某航空兵旅以別具一格的方式,霸氣地展示了殲-16戰機7機編隊在空中"拉煙"(放油)的畫面。
在西部某空軍基地,一系列高難度的空中訓練科目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隨著一發訊號彈劃破天際,該旅的冬季訓練正式開始。跑到地上多架殲16依次沿跑道滑翔起飛,經過短暫的飛行搜尋後,隨即展開了緊張刺激的空戰。
一開始,紅方的雷達上出現目標,飛行員沒有過多猶豫,率先做出動作,拉低高度俯衝,積累能量並搶奪有利位置,伺機發起攻擊。面對不利的空中態勢,藍方長機迅速做出判斷,命令僚機從側翼靠攏,以夾擊的方式應對紅方凌厲的攻勢。
由於紅藍雙方戰機距離僅有幾公里,飛行員憑藉殲16戰機優異的機動效能,進行了相向對沖、交叉、班規迴轉、高低位整合等戰術動作,一連串的動作讓人眼花繚亂,就連地面的塔臺人員都連連叫好。據瞭解,自今年入冬以來,像這樣的訓練已經進行了5次,西部戰區空軍不曾有絲毫鬆懈的跡象。
空戰結束過後,戰機返回機場進行檢查。由於西北地區乾旱寒冷,戰機會出現結霜、積冰、能見度低等冬季獨有的干擾因素。
為了保證飛機的冬季的飛行安全,地勤人員需要付出比平時更多的時間去檢查,尤其是進氣道、發動機、座艙等戰機的重要部位。
座艙最大的問題就是結冰,飛機在降落時,座艙內部的空調系統已經關閉,艙內的熱空氣與玻璃罩一接觸迅速液化並結冰,容易造成座艙蓋爆裂等事故。
雖然發動機是每次飛機降落必須檢查的重點,但是在冬季需要格外注意。如若發動機在低溫環境下出現暗傷或破損,那麼飛機在起飛時將會出現漏油漏氣情況,造成飛行事故。地勤人員為了保證發動機不出現絲毫差錯,深入發動機內部,仔細探查每一個角落。
值得注意的是,透過發動機尾噴管與鉸鏈的形狀判斷,這是中國最新自主研發的渦扇10B"太行"改進型發動機。"太行"發動機經過20年來的不斷改進與發展,"不太行"的"太行"發動機終於走出了澡盆曲線,可靠性越發成熟。
據航空工業訊息,最新的渦扇-10B發動機最大推力達到14噸,超過了中國大量進口的俄製AL-31FN發動機,徹底治好了中國戰機的“心臟病”。
左AL31右渦扇-10
殲-16是一款四代半的重型多功能戰鬥機,效能極其先進。殲16配備有國產新一代有源相控陣雷達,最大探測距離可達200公里以上。得益於蘇27系列戰機的結構基礎,該機最大載重可達8噸以上,作戰可達1300公里,部署在中部地區可以將戰鬥力輻射至整個西南西北地區空域,足以保證祖國西部領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