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解放戰爭爆發後,隨著我軍的不斷勝利,許多將領的職務也不斷升遷,一些在戰爭初期擔任旅長和師長的人,到解放戰爭後期的時候都成了縱隊司令。不少人還被越級提拔過,比如鍾偉,就從師長直接升任了縱隊司令,彭明治則比鍾偉還厲害,他在1949年9月的時候連升四級,由旅長升任兵團副司令,創造瞭解放戰爭中越級提拔的一個記錄。

但有一個人卻是個例外,解放戰爭中他的職務不升反降,一開始是兵團司令,不久後降為縱隊司令,後來又降為師長,到1949年10月份的時候,更是成了一個小旅長,堪稱解放戰爭中“退步”最大的將領。那麼這個人是誰呢?他就是開國少將曾克林。曾克林是江西興國人,16歲就加入了紅軍隊伍,之後他跟著部隊南征北戰,先後參加了土地革命戰爭、長征和抗日戰爭,屢立戰功。

抗戰勝利後,時任冀熱遼軍區第16軍分割槽司令員的曾克林奉命率領兩個團的部隊出關,開赴東北,一路先後接管了綏中、興城、錦西和錦州等地,並於1945年9月份乘火車抵達瀋陽。透過收編偽軍和吸收當地青壯年參軍等方式,曾克林的部隊不斷擴大,到達瀋陽時,他已經擁有了十萬之眾,級別相當於兵團司令。不料此後曾克林卻高開低走,職務一降再降,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第一個原因是曾克林對當時的形勢估計的過於樂觀,給後續的入關部隊造成了不利的影響。曾克林到瀋陽後,看到遍地都是日軍遺留的軍火,就給延安寫信說:瀋陽及各地堆積之各種輕重武器及資材甚多,且無人看管,隨便就可以拿到。上級看後大喜,就讓後續入關的部隊把武器裝備留在了老區,結果這些部隊進入東北後,蘇聯紅軍卻突然變卦,拒絕將日軍遺留的軍火交給我軍使用。

這樣一來,一些後續入關的部隊就陷入了無槍可用的尷尬境地。只有黃克誠心思縝密,入關時不僅帶足了槍支彈藥,甚至連冬裝都帶上了。由於後續入關的部隊整體上槍彈嚴重不足,林不得已只好派人向曾克林借調,不料竟被拒絕,曾克林因此被林批為“本位主義”,從此不受待見。

第二個原因是曾克林部在解放戰爭初期表現不佳。當時曾克林擁兵十餘萬,裝備精良,從山海關到瀋陽,幾乎都有他的部隊,紙面實力在東北民主聯軍中獨佔鰲頭。上級也對兵強馬壯的曾克林寄予厚望,然而戰爭開打後,曾克林根本就擋不住杜聿明的攻勢,錦州很快就丟了,後面更是連戰連敗。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曾克林部擴充太快,許多部隊根本就沒有形成戰鬥力。比如收編過來的偽軍,這部分人的戰鬥力本來就不強,再加上時間緊來不及對他們進行整訓就投入了戰場,結果這些人面對國軍精銳一觸即潰,不少人還臨陣倒戈,拖槍投奔了杜聿明。幾仗下來,曾部的十萬大軍就散去了大半,這也引起了上級的不滿。

第三個原因是曾克林的指揮風格偏於保守,魄力稍顯不足,這一點和他曾經的下級韓先楚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新開嶺戰役中,3縱和4縱聯合作戰,把號稱“千里駒”的敵25師包圍在了老爺嶺。敵人憑險據守,用兇猛的火力打退了我軍的數次衝鋒,戰鬥形成了僵持的局面。此時敵人的各路援軍正紛紛趕來,形勢對我極為不利。

面對困境,曾克林出於穩妥起見,主張先行撤退,以後找機會再打。但韓先楚認為敵人已是強弩之末,如果就此撤退,不但喪失了一次殲敵的良機,還會對部隊計程車氣造成不利的影響,因此他力主繼續進攻。事後證明韓先楚的這一判斷極為正確,在我軍的連續猛攻下,敵25師傷亡慘重,已經無力再支撐下去了。在韓先楚的親自指揮下,我軍最終將25師全殲,取得了新開嶺戰役的大勝。

不久後四保臨江戰役打響,韓先楚對戰局的判斷又明顯高出了曾克林一籌。當時韓先楚是曾克林的副手,面對敵人大兵壓境的局面,曾克林主張先打弱敵,這樣取勝比較有把握;但韓先楚卻反其道而行之,主張先拿最強的敵89師開刀,理由是打掉了89師,將對敵人形成極大的心理震懾,其餘弱敵將不戰而潰。上級採納了韓先楚的主張,並讓他全權指揮。結果我軍在紅石砬子全殲敵89師,其他各路敵軍一鬨而散。

這兩次戰役之後,東野首長就感覺曾克林的指揮偏於保守,魄力稍顯不足。因此就將他調到7縱給鄧華當副手,3縱司令則由韓先楚接任。後來鄧華升任兵團司令,7縱司令則由參謀長方強接任,曾克林依然是副職。平津戰役結束後,曾克林改任坦克師師長,1949年10月份再降一級,出任空軍混成旅旅長,1955年的時候被授予少將軍銜。在所有的開國將軍中,陸、海、空三大軍種都參加過的,只有曾克林將軍一人。

8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抗美援朝時,英國軍隊太囂張,志願軍團長怒吼:滅了英國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