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上世紀70年代初,博福斯和蒂森-漢斯切爾兩家公司經過協商,認為它們已經找到了裝甲武器市場上的空白點,那就是一種專門的護衛戰車,一種介於步戰車和坦克之間的武器裝備,它可以用更大口徑的機炮等裝備為坦克作戰掃清障礙,保護坦克不被敵方坦克之外的陸戰武器攻擊,也可支援步兵作戰,這種理念和今天正在發展的火力支援坦克相似,非常具有前瞻性。

為了第一時間佔據這一市場空白,兩家公司經過合計,決定私底下投資進行開發,在兩家技術底蘊雄厚的公司支援下,該專案進行得相當順利,樣車在1977年11月首次亮相,被命名為57護衛坦克(Begleitpanzer 57)。

57護衛坦克的底盤採用黃鼠狼步戰車的設計,在當時這款戰車已經成熟服役,是可靠的底盤,正面可以抵擋20毫米彈藥的攻擊,原車尾部開有出入門,具備一定的運兵能力。

真正具有大變化的其實是炮塔結構,57護衛坦克採用一個全新的小型兩人炮塔,並且炮塔結構極為不對稱。當中安裝一門57毫米口徑博福斯L70 MK I機炮,保證了對輕裝甲目標和其他各類軟目標的攻擊力,其穿甲能力雖然遠不足以擊穿絕大部分主戰坦克正面裝甲,但是攻擊側後時仍會造成一定的破壞效果,它還能發射近炸引信彈藥,具備一定的防空能力。標準的輔助武器為火炮右側的一挺MG3型機槍,但是機槍同樣裸露在外,這意味著炮手需要在外部對機槍子彈進行裝填。

該炮的俯仰角度較好,具有-8°~45°的俯仰範圍,不過這也是付出了代價的,火炮炮尾並沒有完全封閉在炮塔中,當最低俯角射擊時,炮尾其實是翹起來的。

它的不對稱炮塔左邊隆起,裡面容納了車長陣位、全方位觀察潛望鏡等,右邊炮塔則顯得扁平,這種設計是為了安裝“陶”式反坦克導彈,以及所需的跟蹤裝置,射手位於發射器下方。有意思的是它的再裝填方式,當需要裝填時,發射筒頭部抬起,直到整個筒身垂直,炮塔上開啟一個小型的圓形艙蓋,向上裝填導彈,然後發射筒再放平回到點火位置。

炮塔後方有兩套裝彈機,一套為57毫米炮補充彈夾,一套為反坦克導彈補充彈藥。不過車內總共可攜帶的彈藥相對來說並不多,主炮只有48發彈藥,“陶”式導彈為6枚,對於機炮而言,48發炮彈確實“不經打”,一些主戰坦克都能攜帶這麼多炮彈。

對於這款護衛坦克而言,它的出現並沒有引起各方的重視,當時人們普遍接受20、25、30毫米等口徑的機炮,對於一款專業的火力支援車並不看好。

博福斯公司也不是沒有嘗試過繼續改進,曾有計劃安裝L7型105毫米線膛炮,這樣一來就具備了主戰坦克的火力,不過這款設計也沒有走到最後。

29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他一泡尿送走一日本高階指揮官,42年後,才知道自己立了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