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1955年授銜時,一野的兩位兵團司令中,王震被授予上將軍銜,許光達被授予大將軍銜;

二野的三位兵團司令中,陳賡被授予大將軍銜,陳錫聯、楊勇則被授予上將軍銜;

四野的四位兵團司令中,肖勁光被授予大將軍銜,劉亞樓、鄧華則被授予上將軍銜,而程子華因為授銜時已經不再擔任軍內職務,所以沒有授銜,也就是說,一野、二野、四野的兵團司令中,都有開國大將,為何戰功赫赫的三野兵團司令,沒有大將呢?

第一野戰軍,是由賀龍、關嚮應率領的紅二軍團,與蕭克、王震指揮的紅六軍團合組的紅二方面軍發展而來的。

在解放戰爭初期,因為在大同集寧戰役中受挫,這支部隊的形勢並不樂觀,後來,彭老總被組織上派往西北,領導這支隊伍,迅速扭轉了不利局面,開始了對胡宗南的一系列吊打。

僅用了兩年時間,這支隊伍就從大同集寧戰役之後的兩萬人,發展到15.5萬人,進而發展成為實力強大的第一野戰軍,埋葬了蔣家王朝在西北的統治。

在授銜時,第一野戰軍在元帥、大將、上將的名單中,肯定都要有代表人物入選。

元帥的人選是彭賀兩位老總,大將的人選只有兩位候選人:許光達、王震。考慮到許光達當時擔任裝甲兵司令員,又是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出身,有著非常重要的代表性,最終組織上授予了許光達大將軍銜,授予王震上將軍銜。

第二野戰軍,前身是紅四方面軍。

西征時,徐帥率紅四方面軍和紅五軍西征,劉帥則率紅四方面軍援軍隨時待命。

最終,西路軍主力失敗,劉帥率領的援軍就成為組建129師的主體力量。

抗戰中,129師在劉帥的率領下在神頭嶺、七亙村、響堂鋪等一系列戰鬥中痛擊日寇,揚眉吐氣。

解放戰爭中,這支部隊挺進大別山,為全國的戰局做出了巨大的犧牲,並在出大別山後迅速發展,最終橫掃大西南,揚威全中國。

戰功赫赫的第二野戰軍,自然也要在授銜中佔據多個代表性的位置,最終,元帥的人選是劉帥,大將的人選也沒啥懸念,自然是陳賡和王樹聲。

在第二野戰軍的三位兵團司令中,楊勇軍政雙優,陳錫聯戰功赫赫,都是傑出的名將,但他們和陳賡比起來,差得有點多,所以二野三個兵團司令的大將名額只能是陳賡。

而王樹聲在紅軍時期是紅四方面軍副總指揮,代表著紅四方面軍這個系統,他入選十大大將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第四野戰軍,組成比較複雜,有山東八路軍五個師,新四軍一個師,陝甘寧邊區兩個旅,以及冀熱遼一部分部隊。

四野部隊都是各地的精銳,戰鬥力強大,兵力也是四大野戰軍中最強的,在三大戰役結束後,四野的總兵力超過了百萬,軍容之鼎盛令人讚歎。

四野也是五五授銜中的最大贏家,在五五授銜中,四野產生了兩位元帥:林帥、羅榮桓,三位大將:肖勁光、黃克誠、譚政,以及鄧華、劉亞樓、韓先楚、劉震、洪學智、李天佑等19位上將,可謂是將星雲集了。

四野的三位大將都非常有代表性。

肖勁光在紅軍時期就是紅五軍團政委,解放戰爭時期堅守臨江決定了解放戰爭的走勢,資歷老,功勞大,被授予大將毫無爭議。

黃克誠在抗戰勝利後首次提出了進軍東北的決策,並主動請纓,率新四軍第三師開進東北,所謂得東北者得天下,東北當時是全國的重工業基地,軍工生產能力冠絕全國,掌握了東北,就會在解放戰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所以說黃克誠這一項提議的重要性非常高,可以說決定了天下大勢,而且,黃克誠的資歷也是非常高的,紅軍時期就是師政委,抗戰時期則是新四軍的師長,授予大將是無可置疑的。

四野的另一位大將譚政,是參加過秋收起義的革命元勳,我軍政治工作戰線的一位模範人物,被授予大將軍銜,有著極大的代表意義。

最後來說三野的情況,三野也是五五授銜中的贏家,共產生了一位元帥,兩位大將。

三野在解放戰爭中的四個兵團司令員是宋時輪、葉飛、陳士榘、王建安,此外,還有擔任過山東兵團司令員的許世友。

這五位將領的戰功都是非常高的,但在1952年評定全軍幹部的級別時,宋時輪、葉飛、王建安、許世友、陳士榘都是正兵團級幹部,正兵團級幹部對應的就是上將軍銜。

21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蘇中抗戰三打石莊徹底動搖了國民黨在如皋的統治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