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兵者打仗都有一個習慣,那就是糧草先行。“先行”不僅意味著後勤要先提前做好準備,更意味著糧草對於行軍打仗有著相當級別的意義。
我們看到前方的英勇無敵都是後方的後勤保障在“默默支援”。
前不久軍民兩種後勤保障都在國慶方陣中作為主題方陣出現過,大家很清楚民間的“神祕”後勤保障工作是如何運轉的,可是一向低調的軍事後勤大家的印象可能還停留在歷史和影視作品裡。
趁著國慶的餘溫,最近央視就特地帶領大家探索後勤部隊,打開了《炊事班的故事2019》。
視訊裡重點介紹了後勤保障神器——生活保障車,只要小車車在手,戰士吃喝不愁。這讓其中的兩種保障運輸車成了新“網紅”,分別是野戰淨水車和主食加工車。
野戰淨水車
野戰淨水車的研究最早開始於1994年,第一臺野營多功能淨水車於1999年6月完成,並且進行過定型試驗,在長江、珠江、洋河等區域進行了水淨化、超淨化試驗,在某沿海地區進行了海水淡化試驗,還參加了一系列軍事演習,都成功完成了淨化任務。
野戰淨水車能夠對江、河、湖、塘等地面水、地下水和海水、苦鹹水進行處理,達到所需水標準。目前野戰淨水車的淨化標準分兩類。一類是淨化:滿足洗菜、洗澡等的生活用水;另一類就是超淨化:符合直飲標準的飲用水。
野戰淨水車分汽車載體和水處理裝置兩部分組成,淨化系統還可以根據不同環境需求配合不同車型。淨水車分為普通淨水車、蒸餾淨水車、離子交換淨水車、電滲析淨水車和反滲透淨水車等。一小時可淨化5噸飲用水
整車上有自己的發電和控制裝置來支撐淨水全過程,超淨化裝置:由超濾膜、加壓泵、紫外線消毒器等組成,利用超濾膜技術製取純淨水;淡化裝置:由海水膜、高壓泵等組成,將海水、苦鹹水淡化成飲用水。
這些淨水車不僅僅供軍用,在各種災害出現時,還要保障災區人民的飲用水。
另一件神器就是“吃貨”的福利——主食加工車,同樣加工系統也是可以搭配各車型使用。它的厲害之處在於一小時可以餵飽上千人(注意這裡的上千人是“大胃王”兵哥哥、兵姐姐們)。
主食加工車可以加工大餅、米飯和饅頭等。烙餅的巨型電餅鐺還分上下兩層,可四臺同時工作,一次效能做幾十多張大餅。製作麵食的過程非常方便,麵粉拆袋後倒入裝置,加工機器自己揉麵,再將揉好的麵糰放進另一臺裝置,並在裝置另一埠加好水,基本就可以撒手不管了,饅頭待會就會自己出現,炊事兵們取出饅頭再放進蒸箱“坐等”上桌就OK了,四臺蒸箱同樣可以一起工作。整車可以讓六人炊事班齊上陣,但由於炊事兵們和保障系統太方便,一般三人就能完成任務。
執行訓練任務時一個旅常常配六名炊事兵,就可以完成每天1500多個饅頭、200多斤大米的主食供應,和上百套衣服的清洗。
不過科技進步,裝備的提升並不意味著炊事兵們就可以天天偷著樂了,業精於勤而荒於嬉,而中國最神祕最具傳說的軍種就是炊事兵。炊事兵大部分情況下不需要上正面戰場,但是對他們的要求卻並沒有降低,必須做到上得戰場,下得廚房。畢竟就算不正面出擊,“外賣”路上,後方保障支援,這都需要炊事兵們有不可缺少戰鬥能力,做到左手一支槍,右手是飯缸~
抗日戰爭中炊事兵就立下過不少汗馬功勞,對越自衛反擊戰中也是如此。當時派出一個連掩護主力部隊轉移,越軍想聲東擊西偷襲,正好遇到該連的炊事班,結果炊事班的18人將越軍一個連整鍋端,這18人無一傷亡。
對越自衛反擊戰影視作品截圖
解放軍炊事兵還曾在中印邊境爆發的戰爭中大放異彩,當時7人炊事兵進行支援,殲滅印軍一個營的戰績。這種戰績其實“不值一提”,畢竟中國軍隊的“炊事班”、美軍“醫護兵”、蘇聯“政治委員”被戲稱世界最強三大兵種。
中國炊事兵在2018年的國際軍事比賽中還獲得團體第二,野戰射擊第一的好成績。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不想當將軍的廚師不是好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