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的基調永遠都是悲愴的,悲傷才是戰爭的底色。任何一場戰爭勢必帶來的更多是是淚水,留給人們的更多是心理的創傷。古往今來,發生過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戰爭,但是都比不上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被譽為“凡爾登絞肉機”的戰役,僅此一戰死亡人數超過25萬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南京大屠殺,廣島、長崎的核彈襲擊,死傷無數。無論勝利與否,戰爭都予以人類沉重打擊。歷史上,因戰爭被滅國的不在少數,但滅了國再建立起來的卻不多,如果要評選建國最曲折的國家,波蘭應該可以提名入選。波蘭的建國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6世紀.
15世紀後的大航海時代是整個歐洲充滿了弄弄的火藥味,波蘭深處歐洲腹地,是兵家必爭之地,先後被沙俄、普魯士和奧匈帝國所瓜分,也就說三次被滅國,但是不屈不撓的波蘭人民多次發起武裝反抗,在1918年恢復獨立國身份。
好景不長,在1939年,波蘭尚未恢復過來,納粹德軍對波蘭發動了閃電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帷幕也就此拉開,波蘭重新淪為了一片焦土。面對德軍的來勢洶洶,蘇聯立馬展開回擊,迅速佔領了波蘭的西部,掌控了波蘭的核心地區。無論是哪方佔領,對於波蘭都是末日一般。就是被佔領的5年裡,波蘭遭受到了致命的打擊,導致波蘭獨立後仍需依附大國而存在。
波蘭的積貧積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蘇聯所造成的。蘇聯侵佔波蘭後,為了實現對波蘭的徹底控制,赫然製造了卡廷森林慘案。雖比不上納粹的集中營、日軍的大屠殺,但對波蘭來說是降維打擊。蘇聯將當時控制區域的精英階級統一關押在卡廷森林,其中包含著波蘭最為出色的科學家、社會學家、政客等上層人物。
蘇聯為了鞏固自己的掌控權,生生地將這些精英分子活埋了。這對於波蘭來說是極其致命的,人才興國、人才強國。失去了大批人才的波蘭,在任何領域出現了斷崖式的跌落。這批人才的坑殺,導致整個波蘭出現了知識空缺,而人才的培養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這需要幾十上百年才能有所好轉。
波蘭曾經在歐洲史上留下過濃墨重彩的一筆,現在只能淪為蕞爾小國,讓人唏噓不已。在14世紀,波蘭也可謂是雄霸一方,能與沙俄分庭抗禮的存在。也湧現過許多名人諸如哥白尼、肖邦、居里夫人等,也可以說是群星璀璨。
但是三次的滅國經歷,一戰和二戰的炮火洗禮讓整個波蘭成為了平庸小國。卡廷森林慘案的製造更是讓波蘭在現代社會退步了幾十年,缺乏人才,使整個波蘭與歐洲強國的距離越拉越遠,以至於現在的波蘭要仰他人鼻息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