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0月中旬,聯合國軍突然襲擊中國志願軍的上甘嶺陣地,上甘嶺一戰徹底打響。
中國和聯合國軍都在上甘嶺投入了大量兵力,總共近10萬餘人,其中中國志願軍達到了4.3萬人,美軍達到了6萬多人。
在美國強大的炮火攻擊下,坑道成了唯一可以保全生命的掩體,1952年10月18日是上甘嶺打響的第五天,經過一個晚上的跋涉12軍趙疇海的部隊終於在凌晨趕到了上甘嶺,到達了537.7高地的15軍指揮所,因為美軍已經把上甘嶺附近的電話線全部破壞了,所以15軍無法及時把前線的訊息傳遞出去,12軍也是趕到陣地的時候才知道15軍的彈藥儲備已經消耗殆盡了。
這五天時間裡志願軍共發射了40萬發子彈,投擲手榴彈手雷近萬枚,打壞的武器也佔全部武器的80 % 以上,15軍的戰士已經拼勁全力在阻止敵人的進攻了,可是在猛烈的炮火下還是敗下陣來以生命為代價堅守地陣地還是失去了。
上甘嶺戰役的慘烈在影視的渲染下已經家喻戶曉,在電影中志願軍們斷水斷糧早已成為了常態,然而真實的上甘嶺比影視劇中還要慘烈,為了攻下上甘嶺範弗裡特足足謀劃了幾個月的時間,抽調了大量的精兵強將,其中包括美第七師全部兵力還調了18個炮兵營,番號統稱為美第十七軍團,還有韓第二師的7個步兵營,美第十七團曾在二戰中建立過累累功勳,韓第二師也是精銳的部隊,在朝鮮戰場上多次配合美軍進行過戰鬥,我們從敵人的部署上也可以看出美國方面下了大手筆。
除此之外,空中還有飛機進行轟炸,坦克雖然不能開上高地但是卻在下方進行火力支援,於是駐守的志願軍戰士只能在白天躲進坑道,坑道在上甘嶺戰役和朝鮮戰場上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早在抗日戰爭時期,戰士們就想出了利用地道作戰的方法,更是在華北平原上建立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並逐漸形成了房連房,街連街的地道網,所以從1951年夏天開始,志願軍的各個部隊就開始開山採石修築坑道了。
激烈的炮火使得整個上甘嶺都被硝煙所籠罩,相隔百米卻看不到訊號槍的光亮,美軍在炮火的掩護下開始衝鋒而志願軍必須要衝進坑道,利用廢墟般的工事和彈坑進行反擊,坑道里的戰士全部鬥志昂揚都爭著要去陣地的最前方,戰士們心中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人在陣地在,後來趙疇海冒著生命危險去了戰鬥的前線看望受傷的戰士,戰士們都潸然淚下鏗鏘有力的說: “ 要用我們的胸膛築城祖國的城牆,人在陣地在請祖國放心”。戰士們堅定的模樣一直在趙疇海的腦海裡揮之不去。
戰鬥打響後的上甘嶺最重要的就是增加火力,秦基偉命令15軍配屬的19個炮兵連帶著46門山野榴彈炮從原來的陣地搬到五聖山支援上甘嶺,雖然這跟美軍現代化的飛機大炮相比只是杯水車薪,但是卻可以對美軍的進攻進行火力壓制。
其實上甘嶺戰役打響之後之所以會死傷無數,也是因為志願軍沒有火力支援,全靠陸地上的志願軍和美國的炮火做鬥爭,朝鮮戰場和其他戰場都不一樣,那時候他們是跟敵人面對面的對抗貼身肉搏,而這次還未見到敵人就先遇到了槍林彈雨,上甘嶺戰役打到現在已經不是看誰的裝備更強大了,而是看誰比誰更豁的出去,最後取得勝利的一定是意志力更強的一方
《亮劍》是我們都比較熟悉的一部電視劇,其中李雲龍的性格就有著一種軍人鐵血壓倒一切的霸氣,他的原型就是朝鮮戰場上的王近山,王近山是志願軍第三兵團的司令,同時他也是一名戰鬥英雄,15歲當兵的王近山南征北戰立下了無數功勳,他前往朝鮮指揮作戰的時候才36歲,那時的他是戰士們心中的英雄和偶像,他深知上甘嶺一戰是一場持續大規模的殘酷決戰,但是五聖山和上甘嶺一定要守住,為此他調集了整個部隊支援上甘嶺。
王近山
在這次戰鬥中除了有作戰的志願軍之外還有一個近萬人的運輸隊和擔架隊,他們每天要穿越一道道封鎖線去前線運送彈藥和糧食,同時還有負責把前線受傷計程車兵抬下來,整個戰役後勤供應物資達到了16178噸,擔架員有8566人,這些堅守在後方的志願軍戰士不僅保證了前線戰鬥的順利進行,也挽救了很多志願軍年輕的生命。
支援軍們時時刻刻面臨著死亡的威脅,從上甘嶺陣地到指揮所大概有2500米,在這裡美軍居然佈防了六道封鎖線,兩個高地的坑道到五聖山的主峰也只有500米最遠的也不過1000多米,但是為了送上去一箱彈藥往往會付出幾條生命,一箱彈藥重24斤每個戰士都要背兩箱到三箱,穿越封鎖線的時候還要跑步,有的地方還有手腳並用地爬上去,但是戰士們吃的食物並不多常常會出現體力不支的情況,前線吃緊的時候戰士們要往返四五趟,每個人都知道多走一次就意味著離死亡更近一步,但是戰士們從不退縮,反而苦中作樂。
戰鬥考驗的不僅是戰士還有他們背後的國家,當時的美國是世界強國,工業總產值可以佔到世界總產值的一半,鋼產量更是達到8772萬噸,黃金儲備超過247億美元,然而當時的中國剛剛建國不久,工農業總產值是547億人民幣,就是在這個全國百廢待興的關鍵時刻,全國人民心連心手拉手傾盡所有為戰場上的戰士們保駕護航。
那時的上甘嶺已經入冬了,外面零下二十多度偶爾還會飄點雪花,但是坑道里面卻又黑又熱,彈藥和戰士都擠在一起,有時候呼吸都會變的困難,上甘嶺上的硝煙瀰漫了近三個星期的時候,15軍已經傷亡近萬人了,全師班一級骨幹的傷亡率達到100%,排級幹部近90%,這次消耗戰抵消了美軍的火力優勢,卻也讓中國志願軍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上甘嶺戰役中的美軍
而此時美軍也逐漸暴露了自己的弱點,他們佔領上甘嶺表面戰地後每天都要換防,所以戰士們對陣地並不熟悉,每天打的炮彈照明彈幾乎全都是盲目射擊,他們根本不清楚志願軍具體藏在哪裡,整個上甘嶺戰役打了43天,但不是每個人都堅守了43天,而是每過24小時就會新上來一個連隊替換另一個連隊,但是最後能下去的寥寥無幾,一個連打沒了就再換一個連,一個營犧牲了就再頂上一個營,就這樣戰士們前仆後繼拼死抵抗,可以說美軍在戰場上靠的是重火力,而中國志願軍靠的是頑強的意志。
影視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