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志願軍指戰員追殲逃敵

1950年11月10日下午5時許,我所在的中國人民志願軍179團進入朝鮮,趕赴第二戰役東線長津湖戰場。為保障部隊順利行軍,團裡組成了以偵察參謀俞培康、作戰參謀周斌為領導、我為組員(當時我在司令部任見習測繪員)的前站組。從此,我依靠身上揹著的兩份朝鮮1∶50000的軍用地圖,充當起了部隊的嚮導;並和戰友們多次赴前沿偵察敵情,擔任繪製戰地要圖的任務。

當嚮導、蒐集整理前線情況、繪製要圖,三項工作一肩挑

入朝後,我團為避開敵軍空中偵查,離開大路,進入山區,向長津湖1747高地挺進。由於當時敵軍完全掌握了制空權,我們夜行軍中不得有燈火亮光,沒法看行軍路線圖,所以每天午後接到上級交給的當天行軍路線圖後,我就立即進行圖上作業,將當夜行軍的方向、里程、要過的橋樑、要翻越的山頭、地標等全部暗記在腦子裡,行軍時為部隊帶路。

我們在山區行軍十多天,一路上翻山越嶺,還需要克服斷糧缺水、挨餓受凍的困難。部隊按我們提供的進軍路線,向集結地坪莊急奔。27日夜,我團佔領了1747高地,完成了佈防任務。28日天一亮,我立即跑遍各個陣地,核實定位,用一個上午的時間,繪製完成了我團戰前部署要圖,並把它釘掛在團指揮所電話機旁邊的牆上。

晚上8時許,我團和敵人接戰。為了不暴露,指揮所裡一片漆黑。按照作戰參謀鄭興華的要求,我還是採用當嚮導時的方法,將各營上報的戰鬥情況一一記在腦子裡,天明後再記在日記簿上。29日零時,我們打退了敵人的進攻。我立即趕到前沿,向一營營長張寶坤、教導員沈燦瞭解戰鬥的情況,並藉助白雪的反光進行了實地勘察。這裡是全國戰鬥英雄、一營副營長毛杏表指揮率領突擊隊衝向敵坦克車隊、消滅敵人後壯烈犧牲的地方,是華東爆破“大王”、二連副連長壽之高身抱炸藥包衝上公路對敵戰車進行襲擊、最終與敵人同歸於盡的地方,是埋伏在1200高地公路上的二連突擊爆破十二班16位勇士以炸藥包、手榴彈為武器,打擊敵先頭開路的五輛中型坦克起火燃燒的地方……完成實地勘察以及收集戰鬥資料的任務後,我於天明前趕回指揮所,立即以1∶25000的比例繪製出我團入朝首戰告捷、殲滅敵軍“王牌”師一個特遣支隊的《乾磁開出擊戰戰前部署要圖》《乾磁開出擊戰戰鬥經過要圖》和《乾磁開出擊戰全殲美軍一個特遣支隊要圖》。

救助戰友

12月3日,我團奉命撤出乾磁開阻敵打援陣地,趕往東南面小安洞,擔任反擊敵佔1232高地的戰鬥任務。從地圖上一看,此處位於1747高地主峰向東南延伸的山脈高地上,長度50餘里。由於無道路可走,我們只有在延綿山間的灌木叢林、藤刺、厚厚冰雪中開路才能到達。團長張季倫、參謀長張華興指示:由作戰參謀周斌、偵察參謀俞培康和我及偵察通訊人員組成小分隊,在部隊前面開路。得到命令後,我立即進行圖上作業,將當晚開路行軍的方向,要穿過的森林、翻越的山頭、上下坡山谷的地段等等死記在腦子裡,結合實地地形路線走在開路隊的最前頭。途中沒有出差錯,部隊按時到達集結地——小安洞。

當天上午,我們指揮所的土木泥牆房屋遭敵機轟炸。我和通訊班王班長躲避的灶間被炸塌,王班長壯烈犧牲。我立即搶救被敵機掃射穿透左肩負了重傷的偵查參謀樓興成,幫他包紮好傷口,把他抱到牆角的地方。他口鼻流血,我不斷地幫他擦拭著……這一天,敵軍為阻止我軍反擊,整個白天都集中火力對我軍集結地進行狂轟濫炸。我扶著樓參謀躲避在牆角,整天沒喝上一口水,沒進一點食,直到天黑時我才把他安全送到戰地醫療隊。

在師先遣偵察組,圓滿完成上級交給的各項任務

第五次戰役打響之前,我奉命參加了師先遣偵察組。1951年3月底,在軍偵察科蕭科長領導下,偵察組從五老裡休整地區出發,比大部隊提前半個月。到達元山時,蕭科長命令我和偵察連李排長帶上1名偵察員和1名朝語翻譯共4人組成一個小組,完成從元山至“三八”線附近平康、鐵原的公路主幹道線路上的兵要調查,並繪製要圖。

當時,為封鎖我後方補給運輸線,敵機不分晝夜地狂轟濫炸。我們4個人白天拉開距離,以最快速度勘察該路線上的道路橋樑,調查村宅大小、人口狀況、主要軍要目標、地標測繪等,完成了測繪《兵要調查勘察要圖》的任務。4月14日,我們趕到了金化南面松見裡師先遣偵查組駐紮的防空洞,向上級彙報情況。

15日,副組長、團副參謀長向我和營參謀長佈置了新任務:根據上級敵情通報,史倉裡地區明天有可能被敵軍佔領,現在需要我們趕在敵軍佔領前,繪製出最新地形圖。我倆接受任務後,隨即做好一切準備工作。當天下午,我們冒著敵人的遠端火炮和空襲,按圖上作業印記在腦子裡的路線方向,朝史倉裡疾馳。在漆黑的夜裡,我們跨過茫茫林海,翻越1000多米高的大山。我抓住樹枝、雜藤,用力往頂峰上爬登。快到頂峰時,我有點體力不支,抓住錢參謀長的皮帶借力,才登上懸崖峭壁。下山時我被荊棘劃破,流血不止,但咬牙堅持。16日拂曉前,我們抵達史倉裡北面的山坡上。天亮時,我們又急速下到村莊要地,進行實地測繪。我們正在作業,突然發現敵軍尖兵出現在不遠處。危急時刻,我們沉著冷靜,悄聲轉移到有利地形繼續工作。在錢參謀長的掩護下,我以最快的速度進行實地測繪,完成了史倉裡地形地貌的測繪任務。

當天晚上,趕回駐地後,我立即整理繪製出1∶25000比例的《史倉裡最新地形要圖》,並會同錢參謀長將其送交先遣偵察組組長、副師長陳玉才。組長仔細看過向我們詢問了具體情況,並對我倆提出了表揚。

5月上旬,我團奉命參加五次戰役第二階段中突破昭陽江的戰鬥。我和新四軍老戰士、偵察班長周用木率領部分偵查人員,提前進到部隊集結地區進行調查偵察。並完成了部隊開進路線和部隊進到上下武鬥洞地區隱蔽安全集結地的《地形要圖》。在我們突破昭陽江、衝向對岸時,周用木班長被對岸敵人打來的子彈擊中,我急忙伸手去抓,但沒能抓住他,眼睜睜地看著他被急流沖走了!

負傷未愈,就“偷偷”回到前線

6月6日,我團經過急行軍,趕到華川、山陽裡,阻擊敵軍反攻。當天夜裡,我被敵軍炮彈擊中頭部,倒在戰壕裡,昏迷了一整夜。指揮所裡的戰友發現我不見了,急忙趁敵炮火暫停射擊間隙來找我。天明後,方成、俞培康參謀同時找到了我。見我滿身鮮血,他們不斷詢問我:“小徐,怎麼樣了?”我雖然恢復了意識,但牙咬得緊緊的,根本說不出話。我想起挎包裡有一套繳獲的美軍餐具,其中有一把不鏽鋼勺子(這套餐具至今還儲存著),就取出勺子,抓緊勺子柄,對準門牙縫往裡猛插,硬生生撬開自己的嘴,這才能結結巴巴地和戰友對話了。兩位戰友將我送到戰地醫療隊,隨後我被轉移到元山北面山谷裡的軍部戰地醫院醫治。經研究,醫生決定將我送回國醫治。我說:“我還要歸隊參加第六次戰役的!”3次拒絕上車回國治療,醫生們只好把我留下。

8月下旬的一天傍晚,我身體已經恢復了一些,就走出病房到大路旁散步,正巧遇到我團直機關幹部戰士的背米隊伍,老戰友個個向我問好。我本來就歸隊心切,感到“機不可失”,沒回醫院告別,就直接跟著背米隊伍回到了益壽洞團司令部駐地。

鄭股長見到我回來了,親切地問長問短。在聽到我“身體還可以”的回答後,他對我說:“今天好好休息,明天就到前方大峙峰陣地上去工作,趕緊完成圖表上報。”說實話,當時我的顱腔裡還有一塊大彈片,受其影響,嘴也只能張開一指寬,飲食困難,時常頭痛頭昏,但接受任務後,我第二天就趕到了陣地上,對我團整個守備防禦陣地進行了測繪,完成了我團《守備元山部署要圖》《防禦工事及兵、火力要圖》和《陣地坑道部位要圖》。

在1952年6月的評功小組會上,組織上一致同意將我列入立功受獎名單。經上報批准,我立了三等功,同時,榮獲朝鮮人民民主共和國頒發的軍功章一枚。

(作者為解放軍某部幹休所軍休幹部)

10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聶鳳智晚年回憶:許司令總有股“江湖義氣”,敢為落難老戰友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