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新冠疫情令世界各國都意識到發展綜合國力的重要性。為了加速軍事化發展,法國目前也有了新的動作。最近,法國海軍事業的發展有了新的突破,受到各界的持續關注。
作為除了美國外,世界上第二個擁有核動力航空母艦的國家,法國相關領域的研發之路走的並非一帆風順。早在1989年,法國現役的“戴高樂”號航母開始動工,原計劃將於1996年完工,但直到2001年,該航母才正式交付使用。
雖然“戴高樂”號已經投入使用,但該艦建造的費用大大超出了預算,由於預算不夠,二號艦“黎塞號”最終被放棄。“戴高樂”號航母本身在技術層面也存在諸多缺陷。艦島靠前、設計不合理、航速慢都致使該航母缺乏一定的戰鬥力。
之所以歷經波折,原因在於法國並沒有意識到核動力航母研發的難度如此之大。除此之外,法國對於本國技術團隊的研發能力過於自信,因此導致空有雄心,但尚未達到一定的實力。
新航母是否能幫助法國在航母領域“增重”?外界對法國“XXL碼”新航母的相關資訊十分關注。在法國總統眼裡,本國軍事戰略的獨立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包括航母在內的威懾性武器,因此,馬克龍致力於升級法國的航母。
對於法國面臨的各種技術爭議,馬克龍也深知法國目前的能力尚未達到一定高度。據悉,新航母的設計長為300米,其尺寸遠超英國現有的航母,但依然無法與美國的11艘航母匹敵。
法國方面表示,未來的法國將不會同時擁有兩艘航母。新航母的建設也極大促進了法國的就業市場,將為本國創造了2000個工作機會。但現實遠不如馬克龍預想的樂觀,受疫情的影響,法國目前的財政狀況堪憂。
有分析認為,謀求在航母領域的地位,取決於航母攜帶的作戰飛機的發展。法國空有一腔熱血,但缺乏實力是致命的。想要維護自己的大國地位,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尋求多方面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