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25日拂曉,朝鮮戰爭全面爆發!
在戰爭初期,由於當時韓國國防軍的大部分軍隊尚未進入到戰備狀態,因此在面對朝鮮人民軍的猛烈進攻時,被打得毫無招架之力。
南朝鮮軍節節敗退,僅在三天後,即27日,南韓首都漢城就失守了。
撤退時,南韓高層在驚慌失措之餘毅然下令將漢江大橋炸燬,此舉雖給他們贏得了撤離的時間,但卻將大批軍隊拱手讓給了朝鮮,如此一來,則更快瓦解了南韓軍隊的抵禦能力。
總的來說,在朝鮮戰爭初期,朝鮮人民軍一路摧枯拉朽,將南韓軍隊打得潰不成軍,節節敗退。
那麼問題來了:朝鮮究竟有多少兵力,為何能將韓國打得毫無招架之力呢?
我們本文就來解決一下這個問題!看一下在朝鮮戰爭初期,南韓軍隊和朝鮮軍隊的各項實力對比,看看南韓軍隊為何會被打得節節敗退!
朝鮮戰爭地圖(1950年6月25日—1953年7月27日)
首先來看一下朝鮮人民軍和南韓軍隊的兵力對比!
在戰爭初期,朝鮮人民軍總計有10個師的兵力,其中前六個師,每師大約有11000人,第七師有12000人,第十師和第十三師尚不滿員,每師僅有6000人左右,第15師也只有11000人左右。
此外,還有2個獨立團,總計約8000餘人;5個警備旅總計18600餘人。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一〇五裝甲旅,外加一個獨立裝甲團。總兵力約14萬人左右。
根據《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史》一書中的記載:
當時南韓方面,總計有9個師的兵力,且每個師的人員配比都不一樣,其中第一師和第七師人數最多,每個師約有9600餘人,其次是第六師9112人,第二師約8000人,其餘的第三、第五首都師平均只有7000人左右,而第八師只有6800餘人。總兵力約10萬人左右!
所以,從當時的兵力對比上來看,朝鮮人民軍的兵力是南韓軍隊的1.4倍。
此外,當時的朝鮮人民軍還配備得有150輛的T-34坦克,以及各類火炮600門、戰鬥機40架、轟炸機70架、偵察機10架。
而南韓軍隊只有129門火炮、30架飛機(10架戰鬥機、10架聯絡機、10架教練機)和1900具火箭筒(後來由美國裝備的)。
所以從這些資料中我們不難看出,在戰爭初期,不管是從兵力,還是從武器裝備上來看,南韓軍隊皆要次於朝鮮人民軍。
朝鮮人民軍
當然了,這些資料只是戰爭前期的粗略統計,並不準確。因為隨著戰事的不斷進行,朝鮮與南韓的軍事力量皆在不斷髮生變化。
比如在戰爭後期,我方第一線和第二線飛機最多的時候達1043架,其中朝鮮人民軍就有397架,比我志願軍366架,還要多出31架。此外,朝鮮人民軍的火炮也多達4716門、坦克362輛等等。
而這些資料,都比戰爭初期要高得多。所以,從軍事實力上來說,朝鮮人民軍的確佔有很大的優勢。
此外,朝鮮人民軍之所以能夠在戰爭初期取得節節勝利,跟他們擁有一種“神秘武器”有關——150輛T-34坦克!
我們都知道,二戰是飛機坦克的戰爭,坦克在地面戰場上的決定性地位,早已經被無數的戰鬥給證明了。這個集防護力、火力、機動力於一身的裝甲怪物,是二戰中當之無愧的“驕子”,它的強大曾一度讓無數敵人聞風喪膽。
而這種T-34坦克,更是世界各型坦克中的“明星”產品,當年蘇聯紅軍就是靠它贏得了戰爭的勝利。
T-34坦克,總重量達32噸,發動機最大功率為500馬力,最大行駛速度可達75千米每小時,最大行程為400千米,還裝備得有一門76毫米口徑的坦克炮。
此外,T-34坦克還帶有傾斜裝甲,其炮塔前部的裝甲厚度達90毫米,不論是從防護力還是從火力上來說,都堪稱當時世界一流水平。
而在朝鮮戰爭初期,鮮人民軍中還專門編得有一個裝甲旅和一個獨立裝甲團,總計裝備了150輛T-34坦克。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支裝甲部隊中的大部分人員,都是從蘇聯回國的坦克兵,個個訓練有素,而且都在蘇德戰場中磨練出了非凡的身手,其戰鬥力驚人。
而反觀當時的南韓軍隊,他們並沒有這樣的先進武器,儘管他們也曾向美國提出要求為他們配備190餘輛的美製M-26中型坦克。
但狂妄自大的美國人,卻認為朝鮮人民軍手中的T-34不過是二戰淘汰下來的舊式坦克而已,不足為慮,於是便只給南朝鮮軍裝備140門57毫米的反坦克炮和1900具火箭筒就草草了事了。
然而事實證明,南韓軍隊將因為美國人的狂妄自大,而付出慘重的代價。
1956年6月,漢城戰役爆發,朝鮮人民軍第一〇五裝甲旅的三個坦克團開始沿著通往漢城的各條公路突擊前進。人民軍在坦克裝甲的掩護下,一路上勢如破竹!
而當南韓軍隊面對這些排山倒海而來的T-34坦克群的時候,頓時驚恐萬分!
隨後,他們企圖用美國裝備的57毫米反坦克炮來對付這些“鐵王八”,然而當這些炮彈打到這些裝甲上之後就被彈飛了,毫無作用。
最後,南韓軍隊在漢城堅守沒多久,就開始大規模地潰逃。漢城正式被人民軍佔領。
所以從這裡我們不難看出,朝鮮人民軍之所以能在戰爭初期取得節節勝利,跟其擁有像T-34坦克這樣大量的現代化武器有很大關係。
不過話說回來,兵力多、武器裝備好固然佔有很大的優勢,但倘若只是一群“烏合之眾”,且統兵將領只是一些“庸碌之輩”,那麼,再好的軍事實力也都是枉然。
所以,朝鮮人民軍在戰爭初期之所以能取得節節勝利,除了在兵力和武器裝備上優於南朝鮮軍外,其軍隊素質和統兵將領也必然要優於南韓軍隊。
那麼,事實是否如此呢?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朝鮮人民軍中的骨幹力量,是當年金日成從蘇聯帶回來的500名抗日老兵,之後又補充進了大批從中國戰場歸國的人員,以及自己後期培訓出來的軍官。
熟悉我軍歷史的讀者應該都知道,在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中有三個“朝鮮師”,即164師、166師和156師。在1949年7月的時候,為應對朝鮮戰爭局勢,這三個師分別改稱為朝鮮人民第五師、第六師和第七師。
還有後來的人民軍第十師、第十三師也都是由中國東北迴國的部隊為基礎編成的。
此外,朝鮮人民軍第二師師長崔賢少將、參謀長許波上校;第三師參謀長張平山少將,六師師長方虎山少將;第七師師長崔仁少將;第十六團團長崔仁德上校等人,大都出身於我八路軍。
在朝鮮人民軍擔任進攻任務的七個師中,就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兵員是之前經歷過抗日戰爭和中國解放戰爭的老兵。此外,還有很多曾經與金日成在蘇軍中服過役的老游擊隊員。這些人皆身經百戰,且無論是軍事素質,還是政治素質都非常的優秀。
而反觀南朝鮮軍則不然!
南朝鮮軍的人員構成十分複雜,且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第一類可稱為“日本派”!這類兵員既有從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的,也有日軍志願兵出身的,還有日軍學員兵出身的。比如劉升烈、蔡秉德等幾個南朝鮮軍中的核心成員,就是從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的。
第二類可稱為“滿洲派”!這類兵員主要指的是曾經在“偽滿洲國”當過兵,上過軍校的“ 韓國人”。比如號稱“韓國第一位陸軍上將”的白善燁,就是從“偽滿洲國軍官學校”畢業的,之後還鎮壓過抗日活動,後來日本戰敗,他便逃回了朝鮮,之後在南朝鮮軍中歷任師長和軍長。
而至於下面的一般士兵,則大部分都在日軍中服過役,因此北朝鮮的人也經常罵這支軍隊是“朝奸”。
所以你看,南朝鮮軍成分複雜,這就使他們很難形成統一強大的戰鬥力。
然而儘管如此,南朝鮮軍隊仍舊“看不起”朝鮮人民軍,他們認為金日成領導的朝鮮人民軍不過是一支“泥腿子村夫”部隊,只是一群新組建的“烏合之眾”而已,毫無戰鬥力可言。
可以說,直到朝鮮戰爭全面爆發,南朝鮮軍隊一支沒有將朝鮮人民軍放在眼裡。
然而事實證明,這些狂妄自大,將給他們帶來巨大的代價。
所以,透過朝鮮人民軍和南朝鮮軍隊的整體對比後,我們不難看出:朝鮮人民軍雖然只是一支建軍時間不長,且人數也只有十幾萬的新軍部隊,但卻完全稱得上是一支從上到下都有著豐富作戰經驗和高凝聚力的“老部隊”。
南朝鮮軍如此輕視這樣一支威武之師,其失敗是必然的!
所以綜上所述,我們不難得出結論:在朝鮮戰爭初期,朝鮮人民軍為何能將南朝鮮軍打得節節敗退?其原因無非以下三點:
第一,朝鮮人民軍在武器裝備上佔有很大優勢!當時,人民軍裝備了像T-34坦克這樣先進的武器,而南朝鮮軍沒有,因此在戰爭中,人民軍就佔有了很大優勢。
第二,朝鮮人民軍的兵力大於南朝鮮軍!根據我們上文中的簡單統計,在戰爭初期,人民軍的兵力大約有14萬人左右,而南朝鮮軍只有不到10萬人。從兵力上來說,朝鮮人民軍佔據了一定的優勢。
第三,朝鮮人民軍的整體軍事實力更強大!這一點,主要可以表現在兵員的成分上面。
朝鮮人民軍中的兵員,大都是參加過抗日戰爭,以及我國解放戰爭的老兵,還有跟隨金日成在蘇聯服過役的老游擊隊員,其軍事素質和政治素質都很優秀,且戰鬥力強悍,凝聚力強。
而南朝鮮軍中的兵員,其中大都是在日軍中服過役,其成分複雜,軍事素質和政治素質相對較低,故而其戰鬥力也就不高了。
當然,除了這三個方面的綜合對比之外,實際上影響朝鮮戰爭初期戰局變化的因素還有很多。比如南朝鮮軍的狂妄自大,對人民軍的輕視等等,這些都是造成他們在戰爭初期節節失敗的原因所在。
所以在這些原因的促使之下,南朝鮮軍當然會被打得毫無招架之力了!以至於最後還是美國的參戰,才就此改變了戰局,不過,這都是後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