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在我軍的戰史上,有很多璀璨奪目的將星。他們有的出身黃埔,有的是儒將,有的自學成才。

不過有一位將軍非常特殊,他一路從司號員成長為團長、軍長、軍區副司令員,立下赫赫戰功,建國後被授予少將軍銜。

他就是少將肖永銀。

01 肖永銀是誰

肖永銀,1917年出生於湖北黃安,家裡也是苦出身。

在那個舊社會,貧苦家庭出身的肖永銀童年只能用悲慘來形容。5歲時母親就去世,肖永銀記事起就沒有體會過什麼是母愛。家境貧寒使得他只上了一年小學。

肖永銀將軍

13歲那年,肖永銀的父親也離開人世,年幼的肖永銀就這樣成為孤兒。

1930年4月,肖永銀加入了紅軍,那時候誰也不會想到這個13歲的少年最終會成為共和國閃耀的將星。

加入紅軍之後,肖永銀因為年齡太小,被上級安排擔任勤務兵,後來擔任軍部司號連的部長。

雖然只是一名司號員,無法上陣殺敵,但是肖永銀一面踏踏實實地做好本職工作,一面抓住一切機會觀察和學習如何指揮作戰。

慢慢地,肖永銀從最初對打戰一竅不通,慢慢地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而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肖永銀很快就迎來了自己人生中的重要時刻。

02 16歲的司號員挺身而出

1933年,16歲的肖永銀擔任紅四軍11師33團司號員。

1933年11月,四川軍閥劉湘率20萬人,分六路圍攻川陝革命根據地。肖永銀跟隨部隊參加了和敵人的作戰。

在戰鬥中,肖永銀所在的33團和敵人展開激戰。一番苦戰下來,33團犧牲很大,營長連長一級的指戰員不是犧牲就是重傷無法指揮戰鬥。而這個時候,敵人的攻勢越發兇狠,團長張吉厚非常焦急。

正在團長為難的時候,肖永銀主動請纓,他堅定地說:“團長,給我點人,我來帶隊,打不退敵人,就槍斃我!”

在平時團長張吉厚對肖永銀已經有所注意,對他比較瞭解,知道他膽大心細,有自己的一套。加上當時情況比較特殊,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就給了肖永銀兩個連(說是兩個連但是在當時情況下肯定缺額很大)。

肖永銀雖然第一次參加直接戰鬥,但是他毫不畏懼,拿起槍就帶著大夥殺入敵群。兩個連的戰士在肖永銀的帶領下,來回衝殺,如入無人之地。

紅軍士兵

團長張吉厚見狀,急忙下令全團出擊,敵人在紅軍的奮勇攻擊之下,很快軍心浮動,潰敗下來。

第一次上戰場的肖永銀殺敵心切,帶隊繼續追擊敵人。在追擊敵人的過程中,肖永銀胸部中彈,肺部被打穿,血水直流,人也陷入昏迷。

影視資料裡的紅軍

當時紅軍條件簡陋,受了這麼重的傷,肖永銀一般是很難活過來的。也許是肖永銀的運氣好,過了幾天,肖永銀醒了過來,從鬼門關上被拉了回來。

肖永銀雖然醒了過來,但是紅軍馬上要轉移了。根據規定,重傷員只能就地安置,無法跟著部隊一起走。在當時的條件下,就地安置意味著死亡。團長張吉厚實在不捨得把肖永銀就此丟下,正好軍長許世友過來視察,許世友見張團長為難,大手一揮,捨不得就帶著一起走。

就這樣肖永銀跟著大部隊一起走了,這也才成就了肖永銀後面的軍旅生涯。

03 百戰成鋼

這一次,大難不死的肖永銀也正式開始踏上真正的軍旅生涯。

嶄露頭角的肖永銀開始受到上級的重用,開始從班長做起,一步步成為連長、團長、師長,最後當了軍長、軍區司令員,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一路走來,經歷血與火的考驗,最終成為一個優秀的鐵血軍人。1955年授銜時,肖永銀被授予了開國少將的軍銜。

紅軍戰士

從肖永銀將軍的身上,我們看到了機遇和實力是如何完美結合的。

機遇與實力,都是成功必備的要素,缺一不可。我們都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而為了做好準備,我們就需要在日常之中做好點滴積累,試想如果肖永銀參軍以後沒有自己多觀察,多學習,多思考,機會出現了他也抓不住,那也就不會有後面的司令員和少將,很可能終其一生,他就是一個普通的戰士。

14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戰史今日12.18——崑崙關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