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的風險在選舉後持續增加,最新例子是兩國軍方持續交流了20多年的定期會議,在12月16日也突然傳出了問題。
先是當天美國印太司令部發出聲明,稱兩國有關“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協定”的影片會議,由於中方沒出席,所以沒有舉行。
很快我國外交部和軍方人士出面對此進行了駁斥。海軍發言人劉文勝在宣告中表示:美方拒絕採納中方建議,強制推行美方設想,並且雙方沒達成一致的背景下強壓中方參會,如此霸凌行為才導致會議失敗,責任完全在美方。
![](http://timg.juduo.cc/2020/12/573b085ac7ff46be8e19c689cb057f9a.jpg)
木叔從中美軍方的表態上看出了事態還是比較嚴重的,有兩個風險值得高度關注。
第一個風險:中美軍方定期交流是維護本地區和平與安全的重要一環,如今重要會晤沒有共識,說明兩軍互信度也在降低。
正如我國駐美大使崔天凱曾說的,兩國很多層次的交往中斷或者減少。在此背景下軍方維持必要的常規接觸,對兩國關係避免進一步走低,也會起到很大作用。
![](http://timg.juduo.cc/2020/12/62c77730d8c243dbac149160568ca798.jpg)
1998年以來,雙方就圍繞海上安全每年都會舉行定期會議。今年是疫情因素才轉為線上。而如今,圍繞影片會議的時間、性質等這樣的會議基本條件,雙方都產生了齟齬,可見分歧還是不小的。
這是需要注意的風險之一,那就是軍事上的合作與交流要是出問題,恐怕背後反映出來的都是大問題。
有小問題應該及早化解,避免釀成諸如擦槍走火、誤判形勢等更嚴重的局面。
第二個風險:這幾個月美國軍方對華態度可能正在逐漸轉變,其中的危險因素需要提防。
幾個月前我國國防部發言人曾公開表示,兩國在未來的幾個月中有3-4次重要會晤。這對兩軍互信有重要意義。
![](http://timg.juduo.cc/2020/12/412d27b47dad47839a4502818fa867ff.jpg)
木叔注意到,前幾次會議都是美國前任防長埃斯帕任內舉行的,他雖然對華警惕,但也一直強調彼此軍方要接觸,避免誤判。
而要舉行的這次有關“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協定”的影片會議,是新任代理防長任內。此人比埃斯帕對華要更嚴厲,態度也更強硬。
因此會議出現問題,很可能說明美軍內部對華強硬派比以往更激進。雖然此人很快要卸任,但美軍這個轉變是否會持續,就是一個值得注意的風險點。
-
1 #你厲害,先談風險,不說美國打壓我國!
-
2 #加強核武器?世界太平久了?
-
3 #該來的總得來,屏心靜氣,等敵人探出頭來,迎頭痛擊,打出200年朗朗乾坤。
-
4 #為什麼我們總在解釋?為什麼不預判?在輿論被動的情況下 解釋是沒有什麼用的。必須先發制人。
-
5 #中國不惹事也不怕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
6 #有什麼大驚小怪的!美國就是美國,它不是要和你稱兄道弟的,它是狼!
-
7 #美國無恥至極,總有撕破臉的一天,備戰吧
-
8 #怕啥,不行就打唄,美國3天修座橋,中國3小時就能完成了,
-
9 #把這隻白頭鷹毛拔光了!
-
10 #美國甩包是想要得到什麼好處,但是我們有底線滴,抹黑我們是別有用心,我們堅決不理睬它,斯大林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