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大家都知道,1955年,我軍首次對全體軍隊幹部進行授銜,共有六十餘萬人獲得少尉以上軍銜。

按理說,紅軍時期的團長,到抗戰初期改編八路軍時至少是營長或副營長,抗戰中期為團長,解放戰爭初期為副師長——師長。到建國後至少為正師或準軍級以上幹部,授銜時考慮資歷等因素,大部分都是少將以上,有一部分為大校。

但授銜名單公佈後,很多人驚奇地發現,有兩名紅軍時期的團長僅為上校,意味著1952年全軍定級時僅為副師級幹部,不說比他們同級別的戰友,就連很多部下都比他們級別高。

這是為什麼呢?

先說說第一位老資格上校——池義彪。

池義彪,1909年6月生於福建省長汀縣貧苦農民家庭。由於家境貧寒,池義彪11歲時就不得不進紙廠當工人。17歲時,紅四軍下井岡山後轉戰閩西,攻克長汀,飽受壓迫的池義彪和工人朋友們一道參加革命,加入少先隊,1931年1月轉入紅軍長汀縣獨立團。

1932年上半年,長汀縣獨立團成建制編入紅三十四師十二團,池義彪任班長。由於在部隊中表現優異,池義彪被保送到紅軍學校學習,任學員班長。結業後成為幹部,先後任閩贛軍區新橋區游擊隊隊長、泰寧縣獨立營排長、閩贛軍區第十八團連長、營長。

1934年10月,主力紅軍長征,閩贛軍區十八團奉命成建制留守蘇區堅持游擊戰爭。1935年9月,部隊轉入閩西山區時被打散,池義彪率殘部南下與紅九團改編的閩西巖連寧遊擊支隊會合,任副支隊長兼第二大隊隊長。

中間還有一個插曲,1936年秋,國軍四個師對龍巖、連城、寧化一帶的游擊區進行殘酷地掃蕩,池義彪的第二大隊損失慘重,只剩下7個人遁入深山,這七個人靠喝泉水、吃竹筍、打野豬維生,有一次池義彪主動帶人出擊,打了一個土豪,繳獲120斤大米,7個人吃了一個多月。

堅持了5個月後,1937年2月,國軍主力撤出,池義彪才帶其他6個人下山與閩西紅軍主力會合。池義彪轉任遊擊支隊支隊長,相當於團長。

這七個人在日後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其中有一人就是支隊政治部主任、未來的開國少將鍾國楚。

抗戰爆發後,南方八省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其中池義彪所部改編為新四軍第二支隊四團一營,池義彪從團長降職為營長。由於作戰勇猛,到1940年1月已經是新四軍第二縱隊第六團副團長了。在著名的黃橋決戰中,池義彪英勇殺敵,率部攻克東臺、海安,戰後直接轉為六團團長。

皖南事變,新四軍軍部重建,池義彪任新四軍第一師第二旅第五團團長。因英勇善戰,多次受到嘉獎和讚揚。

1943年4月,中央決定讓各部隊選派一批幹部到抗大學習,並參加七大,池義彪被選為新四軍第一師的代表,赴延安黨校四部學習,擔任七大代表。1945年4月至6月作為華中代表團成員之一出席了中共七大。

抗戰勝利後,我黨做出了發展東北的決策,池義彪奉命到東北工作,先後任遼南軍分割槽獨立師第四團團長、遼南獨立第一師警衛第二團團長、安東軍區衛生部副部長、東北軍區警衛師衛生部部長、東北軍區第一六四師後方勤務部政委。建國後任東北軍區裝甲兵技術部政委,1952年定為副師級,1955年授予上校軍銜。

為何池義彪在解放戰爭到建國後10年時間裡只提了一級呢?原因在於東北人才太多,池義彪到延安前是新四軍團長,解放戰爭初期也是按原來級別分配工作,而且一開始在地方軍區,缺少上戰場立功的機會,因此提拔就慢了。可以預想,如果池義彪繼續留在新四軍,至少也是華野一縱師長。

第二個就比較出名了,那就是長征開路先鋒楊上堃。

眾所周知,在中央紅軍長征中,每當有急難險重的戰鬥任務,上級都優先考慮讓紅一軍團二師紅四團承擔,四團也被譽為開路先鋒團。其中擔任紅四團前衛連的是一營二連,又稱紅二連,連長正是楊上堃。

長征中,楊上堃最知名的就是強渡烏江和攻佔臘子口兩戰:1935年1月2日拂曉,楊上堃主動請纓,帶領16個戰士乘坐一隻小木船冒著敵人的炮火橫渡烏江,登上北岸之後攀爬懸崖,主動出擊,大敗黔軍3個團。

1935年9月,紅軍在臘子口受阻,上級限紅四團三天內打下臘子口。當時,臘子口有魯大昌的新編第14師把守。透過偵察發現,臘子口邊上懸崖有一個碉堡,由於敵人狂妄自大,碉堡沒有封頂。紅4團決定一部正面進攻,一部攀爬懸崖,迂迴到碉堡上方扔手榴彈,在此戰中立下大功的苗族小戰士雲貴川就是出自楊上堃麾下的二連。

到達陝北後,楊上堃進紅軍大學學習,結業後升任紅一軍團一師一團團長。抗戰爆發,紅一師改編為八路軍115師獨立團,楊上堃任一營營長。

從1938年開始,楊上堃獨立團奉命挺進晉察冀三省交界開展游擊戰爭,經過楊成武等人的浴血奮戰,到1938年年底,以易縣、滿城一帶為中心的晉察冀一分割槽初具規模。

1939年3月,楊上堃調任晉察冀軍區一分割槽一團參謀長,參加了黃土嶺戰鬥,在戰鬥中立下了大功。戰後,楊成武對晉察冀一分割槽的部隊進行整編,新增支隊一級,提拔一團參謀長楊上堃擔任支隊參謀長(相當於旅參謀長)。

但楊成武對楊上堃的一番苦心,楊上堃並不理解:當時,參謀長的地位在部隊軍事幹部中不算很高。雖然楊上堃從副團級直接升到副旅級,算是越級提升,可楊上堃之前一直想當由獨立團一營改編的一分割槽一團團長,成為名副其實的一團之長。接到一支隊參謀長的委任狀後大失所望。

隨後,他的不滿情緒被別有用心的一分割槽偵察科科長袁彪利用。在其拉攏下,楊上堃帶一團偵察連長等3人與袁彪帶領的20餘人一起攜械出走,打算到河北省徐水擴大部隊,鬧出點名堂後再歸隊。

7天后,楊上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主動返回一分割槽認錯領罪。組織上考慮到楊上堃對革命有過貢獻,又能知錯即改,故給予從寬處理。5個月後,組織認為楊上堃深刻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思想轉變很大,決定讓他去抗大深造。抗戰勝利後,楊上堃接到轉赴東北的命令,組織上還解除了對他的處分,恢復了黨籍,讓他非常高興。

在東北,楊上堃歷任敦化縣工委委員、樺甸縣保安團長、吉林警備副司令員兼吉林軍區警備團團長等職。

四野南下後,楊上堃編入南下幹部大隊,奉命接管江西,歷任南昌支前司令部副參謀長、贛州軍分割槽副司令員等職,在1955年是副師級幹部,因此授銜時定為上校是合適的。

34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開國十大大將,學歷最高的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