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戰爭中,戰場上計程車兵,頭盔可以說是必須的裝備了。然而看老照片或者相關影視劇,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志願軍佩戴鋼盔的畫面都是難得一見的。
對此,軍事愛好者和廣大網友各說紛紜,有人認為後勤補給不足,沒錢。有人認為剛剛建國,生產技術受限,中國鋼產量不足。還有人說為體現志願革命熱情,展示英勇無畏的戰鬥形象,你怎麼看?
頭盔用來擋子彈那基本是沒什麼用的,能不能射穿鋼盔先不說,子彈的強大的衝擊力,就算打在頭盔上也能把士兵的脖子折斷。那為什麼還要佩戴鋼盔呢?據戰後統計,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約有七成的死亡人數是彈片和碎片造成的。美國軍隊因士兵裝備鋼盔,至少減少了7萬人的犧牲。槍林彈雨、煙火瀰漫的戰場,頭盔用來防彈片、碎片以及爆炸所產生的衝擊波還是自有其效的。
彼時國內缺少鋼鐵,產量和技術能力受限,的確是我國建國初期的國情,然而。這樣的說法並不能完全地解釋中國志願軍為什麼不戴鋼盔。1950年中國全國鋼產量的確僅僅只有61萬噸,然而一隻鋼盔最多也只需消耗四五斤鋼鐵,當時的新中國已完全掌握東北重工業基地,即便是給10萬大軍每人配一個鋼盔,消耗地鋼材也是完全可以承受,一個鋼盔可以使用兩三年。技術方面,鋼盔的生產技術沒有技術難度,新中國自然沒有鋼盔生產地技術障礙。此外,我軍能繳獲槍繳獲炮,鋼盔算個啥。完全可以把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繳獲的日式、美式鋼盔運到朝鮮戰場,就夠相當一部分志願軍使用了。
也有人說是後勤運輸能力的問題。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美軍的後勤能力的確甩我軍幾條街,有著碾壓式的差別。但是這一說法顯然也不足以說明問題,鋼盔又不像武器彈藥,完全可以在奔赴前線的時候提前帶好,一個鋼盔可以用兩三年,不需要後期運輸。那麼,志願軍不是沒有條件佩戴,而是有不願意、不適合戴。
為彰顯英勇革命精神的政治因素而不戴頭盔就更說不通了?看看老照片不難發現,紅軍和解放軍的隊伍裡都有一些佩戴頭盔的記錄,開國大典以及50年代,最重視軍容軍貌的閱兵部隊也佩戴了鋼盔,走過天安門廣場。
對志願軍而言,士兵沒有頭戴鋼盔,最根本的還是當時的朝鮮戰場環境極為惡劣。鋼盔能夠保護士兵頭部被彈片、碎片以及爆炸所產生的衝擊殺傷,但是防護效果有限。據傷亡資料顯示,戰場上進攻方,胸腹部中彈造成的傷亡比例高達83%,比頭部傷亡的15%高的多的多。不但如此,佩戴頭盔還容易暴露,在對峙中,狙擊手通常是瞄準對方頭部的,當時的製作水平有限,一旦鋼盔反光,更加容易被敵軍發現,不但擋不了子彈,還會暴露位置,一旦被擊中,幾乎沒有生還可能。再加上,"聯合國軍"優良的飛機裝備和對控空權的掌控,鋼盔更容易被空軍發現,以此鎖定攻擊目標,對我軍陣地進行狂轟亂炸。
此外當時的作戰方式和環境,在前五次戰役,穿插迂迴戰術是志願軍的主要戰術、經常需要急行軍,火速完成包抄圍截,還有經典的"三猛"戰術,猛打猛衝猛追,我軍當時確實在後勤補給方面存在弱勢,士兵往往需要揹著糧食彈藥等進行徒步作戰,比起頭盔的防護作用,負重的增加,就可以說是弊大於利了。畢竟,一個四五斤的鋼盔,能頂一兩天食用的炒麵,換彈藥武器,也能換成100發子彈,四個手榴彈。而且朝鮮戰場的地理環境,冬季漫長寒冷,鋼盔的保暖效能差,大量裝備鋼盔的"聯合國軍"冬天也都換成了棉帽,天寒地凍保暖為首。
志願軍不佩戴頭盔有其客觀因素,而頭戴鋼盔必然能在戰場上給士兵減少一定的傷亡。頭盔自然有價值,然而因地制宜,根據戰場萬變的戰局,選擇最適合的最有利的行軍裝備,也是戰爭勝利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