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對於當年的盤踞在中國的日本關東軍來說,1945年8月9日絕對是永世難忘的一天,這一天在蘇聯元帥華西列夫斯基的指揮下,約150萬蘇軍從東、西、北三個方向長驅直入中國東北,對日本關東軍發起了猛攻。

這隻號稱日本陸軍最精銳的部隊,剛開始還進行了一系列的激烈對抗後,便慌忙放棄長春,全線退守通化。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佈了日本無條件投降,隨著蘇軍的快速突進,日本關東軍和朝鮮半島的日軍第3軍被完全孤立,蘇聯第25集團軍立即轉入朝鮮境內作戰。

日軍殘部不是選擇投降就是選擇“萬歲衝鋒”,但都難逃被蘇軍悉數殲滅。日軍主力部隊被殲滅後,蘇軍推進到了北緯38線以北的區域。

原本打算繼續推進佔領朝鮮全境,並向日本本土進攻的蘇軍卻在8月20日接到了莫斯科的指示,要求所有進入38度線以南的部隊迅速向北撤回。在即將打到日本本土之時,蘇軍選擇撤退的原因是什麼?在這背後又有什麼樣的博弈?

一、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比賽

1945年8月8日,蘇聯外交人民委員會的莫洛托夫召見了日本駐蘇聯的大使佐藤尚武,向其遞交了一份蘇聯對日宣戰的通告。

早在該年的4月5日,蘇聯政府就已經公開宣佈蘇日中立條約到期後不再延遲,這項條約本就是蘇聯和日本為了各自的利益,而相互作出的承諾,如今一紙承諾失效後,日本人已經預料到隨時會到來的危機。

莫洛托夫

隨著太平洋戰場的失利,為了能求得生存的機會,從這一年的春季開始,日本人就透過中立國向英美丟擲停戰建議,並請求蘇聯充當調停人。但這些請求在英美蘇看來,只不過屬於苟延殘喘,都未答應日本人的要求。

毫無疑問,此時的日本,已經逃脫不了被戰敗的命運,但是唯一不能確定的是,到底只由誰去佔領這片土地。

太平洋戰場

蘇聯和美國都急切的想成為這片土地上的主人,畢竟日本島的地理位置對於控制遠東地區來說實在太為重要了,因此在日本搖搖欲墜之時,蘇美兩國在這個事情上,來開了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比賽。

誰能第一時間攻佔日本本土,就拿到了這場比賽的勝利,誰就佔據了控制遠東的主動權。而這次比賽,也成為了蘇聯對著已經投降的日本狂追猛打的原因,畢竟已經投降的日本已經沒有任何發言權。

佐藤尚武

二、先下手為強

蘇美之間拉開了一場暗中爭鬥,蘇軍在1945年8月9日發動對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的進攻,目的是為了早日將戰線推進到朝鮮半島,只有佔據朝鮮半島才能以此為跳板,進一步登陸並佔領日本本土。

藉著戰爭狀態,蘇軍憑藉著優勢兵力以及強悍的武器裝備一路將日本人攆著滿地跑,如果日本人“識趣”的繼續抵抗或者一直維繫這樣的戰爭狀態,那麼蘇聯登陸日本本土指日可待。

但時間來到8月15日的時候,日本居然出乎意外的宣佈投降了,這讓蘇聯感到大為光火,畢竟此時蘇聯尚未能完全佔據東北,甚至連哈爾濱和吉林都還沒攻佔,這樣一來談何佔領平壤、佔領東京,遠東的利益還怎麼能保障?

因此蘇聯立馬拒絕承認日本的投降,集中優勢兵力對已經放下武器的關東軍進行猛烈攻擊,除了少數關東軍還在堅持抵抗之外,其餘的關東軍已經全線潰敗,逃入朝鮮半島。此舉正中蘇聯下懷,蘇軍立馬大舉進攻,將軍隊推進到了北緯38度線以北的地區。

先下手的蘇軍,一邊按著關東軍在地上摩擦,一邊高興的揮舞可以即將到手的入場券,正準備慶祝勝利,但沒想到的是,此時這半路又殺出了一個程咬金。

三、突然殺出的程咬金

雖然美蘇兩國在開展一場時間競賽,但美國人始終認為,他們丟下原子彈迫使日本無條件投降後,就已經掌握了佔領日本的主動權,日本人此時已經放棄了抵抗,登陸日本只是時間問題,大意的美國人於是就放慢了步子。

但蘇軍突然跨過鴨綠江使得美國人瞬間意識到,自己在遠東的利益很可能因為自己的疏忽大意而晚節不保。

美國國務院、陸軍部以及海軍部立即在美國五角大樓召開了緊急會議,商討如何才能讓美國保住在遠東的利益不被蘇聯佔到任何便宜,這次會議出現了聞名世界的“30分鐘”。

在會議短短的30分鐘內,當時年輕的美軍上校迪安.里斯克用紅色鉛筆在朝鮮地圖上畫了一條直線,這條直線就是有名的三十八度線。

同時,美國人也加緊了對日本本島的控制,1945年8月28日,第一批美國海軍陸戰隊在日本橫須賀登陸,緊接著15萬美軍佔領了日本全境,同盟國正式以佔領軍的名義佔領了日本。

9月7日,“盟軍最高統帥司令部”成立,這個以美方為主體的司令部下設的各部門全員控制日本的內政。由於蘇聯人拒絕接受麥克阿瑟的調遣及指揮,而委員長又在忙於內戰,因此這裡雖然帶著“盟軍”的字眼,但實質上這裡面有真正的主角還是美國人。

三十八度線的劃定以及美國人在日本島的登陸,讓蘇聯人繼續推進已經顯得沒有任何意義,此時的斯大林經過深思熟慮決定還是放棄佔領日本的念頭,轉頭撤回了三是八度線以北。

對斯大林而言,三十八度的劃定,也基本上達到了他的戰略目的,有著朝鮮北部作為門戶,蘇聯人既佔據了遠東向太平洋延伸的戰略空間,也取得了抵抗美國的前線陣地。

這對於一個建立在陸權上的國家來說,意味著已經取得了相當之大的進展,蘇聯在遠東取得的實質性的突破。思量再三後,美國人劃定的這條線最終也被斯大林所接受,半路殺出的程咬金,截胡了蘇聯人的勝利。

在這場兩個大國的競技上,美國人獲得了最終的勝利,這也是為何蘇軍在一頓猛操作之後,一直未能佔領日本領土的原因。事實上,並不是蘇聯人不想佔領日本,而是現實讓蘇聯人放棄了佔領。

相比於這時候用軍事行動激化與美國的矛盾,蘇聯更願意和美國坐下來瓜分整個遠東乃至太平洋地區的利益。

如果貿然攻佔日本島,必然會引發和美國人的衝突,也會影響同盟國的合作,更加讓蘇聯人不能接受的是會讓雅爾塔協議作廢,因此蘇聯人並不會在美國人之後,對日本本島進行軍事攻佔。

四、蘇聯人的陽謀

斯大林在對日作戰上,充分展現出了其“慈父”一般的狡詐。在這場博弈上,一向以戰鬥民族示人的蘇聯人,居然玩起了權謀之術。

雅爾塔會議的召開,英美蘇三家就對戰後的秩序進行了重新規劃,拋開了盟友的身份,三個國家開始了權謀術的博弈,除了逐漸失去發言權的英國之外,蘇美之間將權術玩到了極致。

這一次,蘇聯人明顯玩得更高超。首先,在當時來看,蘇聯人更為看重的是歐洲戰場的推進,畢竟德國人已經將戰火燒到了蘇聯的領土上,對蘇聯威脅最大。

對德國作戰是蘇聯人的第一要務,況且透過推進戰場,還能進一步收穫廣袤的東歐、中歐土地,這對於蘇聯人來說簡直就是雙贏。因此蘇聯人想盡辦法都要保住對德國進攻的勝利果實,這也是為何蘇聯要搶在美國人之前攻佔柏林的目的。

為了保住歐洲東線戰場,蘇聯人同意和日本人講和,並保持中立,是因為蘇聯人很清楚日本其實並無實力來對蘇聯領土造成威脅,曾經的諾門坎戰役已經讓日本陸軍在日本海軍面前丟盡了臉面。因此算計再三,蘇聯人決定放過對日本的打擊,先集中優勢力量解決德國人的問題。

其次,在雅爾塔會議上,蘇聯人提出了要取得薩哈林島和千島群島全部的主權,如果這條要求放在平時,英美兩國是絕對不會答應的,但由於美國在太平洋戰場上承擔較多的壓力,如果蘇聯不介入中國東北的局勢,就無法為美國人減壓。

出於這個目的,美國人向蘇聯人承諾,可以讓蘇聯擁有薩哈林島和千島群島全部主權,正是因為條件的交換,蘇聯才肯承諾簽訂協議後三個月內出兵。

薩哈林島

但斯大林很精明的作壁上觀,為的就是想依託出兵減壓的條件再次向美國人討要條件,在商業場上,這樣的坐地起價確實對談判有一定的優勢,但是換到了國際戰場上,這顯然就有點不太地道了。

出乎斯大林預料的是,美國人率先研發了原子彈,並投向了日本,迫使日本人在絕對武力面前迅速崩潰投降,此時斯大林才意識到如果再不介入對日作戰,將會違反雅爾塔協定中規定的義務,蘇聯人這才轉頭向日本人撲去。

千島群島

五、蘇聯人的陰謀

玩過了陽謀,蘇聯的陰謀又逐漸浮出了水面。首先如果過早的介入對日作戰,反倒會為美國在太平洋戰場解綁,一旦美國在太平洋戰場解綁,迅速擊潰日本,就會讓遠東的控制權直接掉落在美國人的手掌心之中。

因此,斯大林絕不想那麼快的為美國人解除威脅。為了維護在遠東的利益,蘇聯人一直在對日友好,還是對美友好,左右搖擺。

前面提到,日本人對蘇聯來說並不會造成大的威脅,反而如果蘇聯進一步震懾和控制日本,可以直接左右遠東局勢,從這點上來說,蘇聯人對日本的態度是極其曖昧的,蘇聯人正是想借著日本的手,將美國拖在太平洋戰場上,以便蘇聯有時間、有精力逐步侵吞遠東。

如果不是後期被美國人的原子彈打亂了陣腳,那很有可能現在遠東的局勢將會更加複雜。

其次,當時國民政府在意識形態上都更偏向於美國,如果旁邊的鄰居都是親美政權的話,那對蘇聯人威脅將是十分巨大的。因此,蘇聯人對於中國的局勢心態就更為複雜多變,一方面出於共產國際的情誼,蘇聯人應該伸出援手,幫助延安。

但另一方面,攻打日本,就是為親美的委員長解除了困難,那就意味著在自己身邊“養虎為患”,讓美國人的勢力深入到自己身邊,這讓斯大林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脅,因此,在中國內部局勢尚未明朗之前,斯大林不會貿然的為中國投入幫助。

蘇聯的陰謀就在於“慈父”斯大林的精打細算和老奸巨猾,在絕對實力面前,蘇聯人對於局勢的把控就有更多的主動權和選擇權。

如果不打擊日本,就可以遏制美國的勢力,如果打擊日本就可以進一步控制遠東地區,進和退對於蘇聯人來說都是可選的選項,接下來只不過對症下藥罷了。

六、進退自如的蘇聯

蘇聯人對日本發起的進攻,目的便是要爭奪在遠東的利益,一旦佔據了朝鮮半島和日本本島,就擁有了太平洋區域廣闊的出海口,佔據了半島和島嶼,也有了瞭望太平洋地區的基地,對於遏制美國有著相當大的作用,因此進攻其實對蘇聯具有重要意義。

但如果不進攻日本,也並不會給蘇聯帶來太大損失,斯大林對於攻或者守,一直在做權衡,這裡面被玩得團團轉的只有日本人。

蘇聯一直曖昧不清的態度讓日本誤以為蘇聯會對其保持中立,等到莫洛托夫將宣戰書拍在佐藤尚武的桌上時,就註定了關東軍要被拉去西伯利亞挖煤的悲慘結局。

無法佔領日本這個結局對蘇聯人來說尚可以接受,只要雅爾塔協議生效,蘇聯人就已經控制了南薩哈林島和千島群島這個對於蘇聯至關重要的地區。在瓜分日本上,蘇聯人並沒有能贏過美國人,但是在局勢上蘇聯人已經佔盡了便宜。

但不管如何,最讓我們感到滿意的是,蘇聯人讓惡貫滿盈的日本人為自己在侵華戰爭中的罪行付出了血淋淋的賬單,西伯利亞的刺骨寒風最終會讓曾經駐紮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償還自己的罪孽。

7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55年授銜時一級解放勳章獲得者(第172號至2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