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關於國共雙方的參戰兵力對比,多以80萬國民黨軍敗於60萬解放軍一說最為常見。然而國民黨方面卻認為自己是以40萬兵力惜敗於淮海戰役,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解放軍有多少兵力淮海戰役前夕,為確保戰爭順利進行,中央軍委特地成立了總前委這一機構,對參戰部隊實施統一指揮。當時,主要的參戰兵力由華東野戰軍、中原野戰軍、華東軍區和中原軍區的部隊組成。
在上述這些參戰部隊中,屬華東野戰軍的實力最為雄厚,其參戰部隊有3個兵團15個縱隊,共計36萬餘人。據戰後統計,華野殲敵數達44萬餘人,佔解放軍全部戰果的79%。
除野司的直屬部隊之外,華東野戰軍還有一個特種兵縱隊和14個炮兵團。炮兵部隊總共有105式榴彈炮51門、75式野炮28門、75式山炮220門、重迫擊炮38門,合計大中口徑火炮337門。另外,特種兵縱隊還有一個坦克大隊,擁有坦克21輛。在戰役期間,坦克大隊利用步坦協同作戰能力,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相較之下,中原野戰軍的裝備著實有些“寒酸”。由於之前在大別山戰役裡損耗極大,所以中原野戰軍的重武器基本喪失,人員也不充足。所幸,儘管裝備簡陋,但中野的戰士士氣尚高,所需的物資之後在豫西休整得到了補充。
地方軍區的部隊主要以成建制的獨立旅為主,負責擔負攻敵、阻擊、追敵等任務。
綜上所述,淮海戰役期間,解放軍的參戰兵力共有3個兵團22個縱隊約60萬人,這也是當時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的全部家底。
紙面上的實力與實際相差甚遠在淮海戰役期間,國民黨方面負責指揮的是徐州“剿匪”總司令部。據有關資料顯示,從賬面上來看,國民黨軍隊的總和加在一起還真有80萬。但事實上,這些兵力只是紙面上的資料。
在徐州“剿匪”司令部裡,總共下轄8個兵團31個軍,此外,還有新成立的三個軍,累計番號達到了34個軍86個師。這些部隊中以第2兵團和第12兵團最具戰鬥力,其餘的實際上充當了炮灰的角色,發揮的作用較小。
與上述的兩個兵團相比,第7兵團是戰爭期間編制最大的一個兵團,但兵團內的派系鬥爭十分激烈。例如,第44軍屬於川軍序列,與黃百韜的中央軍沒有半點關係,這也是導致兵團內部軍令不通的原因所在。
上述各部再加上徐州“剿總”的直屬部隊等,總計可達到80萬人。可實際上,由於內部的派系傾軋以及內部的“吃空響”行為,導致國民黨兵力內耗嚴重。因此,國民黨方面始終認為徐州“剿總”的真正參戰兵力只有40萬人,並非解放軍所稱的80萬。
此消彼長:解放軍越打越多在淮海戰役中、後期,解放軍的基本編制沒有發生大變化,但部隊的實力卻有了顯著增強。
據現存資料統計,淮海戰役期間,各軍區為前線補充了10萬以上的新兵。如華東野戰軍下轄的兩廣縱隊,戰前原有5513人,戰後各類減員人數有2585人,但戰役期間補充的人數則有3148人。這表明,解放軍的兵力一直保持在一個平衡點,即有進有出。
那麼問題來了,解放軍的補充兵員從哪裡來,總不會都是解放區的子弟兵吧?結果自然是否定的,我軍從井岡山時期開始,就有抓俘虜補充兵員的傳統。到了解放戰爭時期,這種傳統發展為一套“即俘、即補、即教、即戰”的理論。舉個例子,上午才俘虜的國民黨兵,下午就編進連隊拿起槍戰鬥。
這樣一來,國民黨軍隊越打越少,兵員也沒有補充的地方,而解放軍卻越打越多。但這些補充兵力其實並未計算在內,後來出於宣傳的目的,我軍將國共兩軍累次投入的兵力進行了錯時對比,得出了60萬打80萬的結論。
這樣一來,似乎國民黨方面的辯解有些道理,但實際上卻是謬誤。解放軍人數越打越多,恰恰說明了國民黨政權不得人心。當一個政黨得不到廣大人民支援的話,這樣的政權焉能不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