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如果炮僅僅是需要把彈丸遠遠地打出去的話,那麼古代的投石機和現代的磁軌炮是沒有區別的。可是將定義範圍縮小的話:炮是使用火藥將彈丸發射出去的武器。

換言之,炮的誕生與發展是與火藥密不可分的。即使是很小的彈丸,如果藉助火藥燃燒產生的能量也能形成極大的殺傷力和破壞力。

[ 就功能而言,投石機也是炮的一種 ]

因此隨著時代的發展,炮在武器中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各國為了擁有更強的炮而進行的競爭則越來越激烈。在這個過程中,無論炮的材質、構造還是射擊技術都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在炮的演進歷史中,比如線膛、無煙火藥等都是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而法國M1897型75mm火炮的問世則可以說是現代野戰炮的開端。

[ 展示在法國陸軍博物館中的M1897 ]

可以輕鬆強力打擊遠距離目標的炮改變了戰爭的方式:即使兵力不足也可以透過炮進行火力壓制;由於堅固的防禦工事而久攻不下的地方也能輕鬆攻破。15世紀的大航海時代開啟之後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史中,炮的作用舉足輕重,換言之,炮是改變了歷史的工具

[ 炮是改變歷史的武器 ]

[ 1870年普法戰爭時期,普魯士軍俘獲的法國野戰炮 ]

為了打破以上種種限制,各國想盡了辦法,最終得出了一個結論:在交戰雙方火炮的數量相似的情況下,如果能夠射擊更多次數或者精確打擊的話,就能發揮和數量優勢一樣的效果。這是‬以‬質量‬取勝‬之道‬,不僅僅是‬‬‬就‬‬炮‬而言‬,在‬其它‬領域‬也同樣‬適用‬。如今‬像‬戰鬥機‬這樣越是‬先進‬的‬武器‬,質量‬優勢‬越是‬勝過‬‬數量‬優勢‬。

[ 在武器領域,質量優勢相當重要 ]

各軍事強國在炮的速射力和準確度上的競爭日益激烈。一直到19世紀末,和步兵一起移動使用的野戰炮1分鐘內僅能發射至多2發炮彈。不是因為炮的質量差,而是由於每次射擊後產生的後座力導致炮身位置發生偏移,需要反覆進行校準。

[ 18世紀的12磅炮。開炮後需要重新校準 ]

炮在射擊後產生的後座力是不可避免的。後座力過大的話,炮的耐久性會受損,射擊效果必然也會大打折扣。因此為了緩衝後座力,各軍事強國琢磨了各種各樣的技術,增加炮身重量就是其中一種。如今,無論用什麼新材料進行輕量化設計,槍炮始終都有一定的重量,其原因就在於此。不過,大重量必然會導致機動能力的下降。

[ 大重量必然會導致機動能力的下降 ]

1890年,從德國傳來的一則訊息讓法國感到十分擔憂。應德國軍部要求,著名軍工企業克虜伯開始著手研發搭載了駐退機(靠液壓或者壓縮空氣等手段使後坐的炮管回到原位的裝置)的‬新型‬野戰炮‬,射擊‬時‬炮架保持‬固定‬‬,‬炮管‬後坐‬‬後自動‬‬回到‬原位‬,無需人力‬花時間‬重新‬取‬準‬攻擊‬目標‬。因此‬,射擊‬速度‬也隨之‬得到‬提高‬。‬

#武器# #軍事# #說說軍事歷史#

16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羅帥為黃永勝說話 爭取到一級八一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