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二戰時蘇軍奉行大炮兵主義,火炮就是力量,因此蘇軍在二戰中建立了最大規模的火炮部隊,其中甚至有口徑達到203毫米的B-4,它在戰爭中被士兵們稱為“斯大林之錘”,具有無與倫比的破壞性。其實當時蘇聯還存在另一款203毫米口徑大炮,那就是M-40,只是因為戰爭的爆發沒有來得及服役,該炮堪稱是另一把“斯大林之錘”。

研製M-40的初衷是因為B-4太過笨重了,並且它的造價高昂,蘇軍高層在30年代後期得出一個結論,炮兵需要一種更加輕便的203毫米重炮,它能更大規模的服役,提升部隊的打擊能力。

1938年2月,172號工廠和烏拉爾重型工程工廠得到研製新式203毫米榴彈炮的指令,其中172號工廠專案編號M-40。M-40的初步設計在當年8月提交到莫斯科,經過審議後獲批建造原型火炮試驗。

首門樣炮在1939年11月初交付,隨後參與到實彈測試中去。該炮採用單軸拖曳式接結構,不過輪軸每一頭有3只實心窄輪,可以由重型車輛拖曳行軍,不過行軍時需要將炮管退回,在炮架下方安裝額外的雙輪承受重量,以最大22千米的時速行軍;火炮沒有駐鋤,開式炮架上每一側設定了三塊剷板,作戰時需要將它們砸入地下,這種設計的好處是能帶來更穩固的射擊姿態,缺點是炮兵不太容易把剷板撬出來。火炮的後膛借鑑了152榴彈炮,炮身配有帶兩個平衡柱的平衡機構,另外在火炮測試工作中還進行了一些小改動。

M-40重型榴彈炮重約9噸,長6.65米,其中炮管長3.051米,火炮實際口徑203.4毫米,炮管俯仰角度在0°~75°之間,方向角度為左右各25°,炮彈為分裝式,配有不同型號的高爆彈和混凝土穿甲彈,各型彈藥的初速度和射程不同,其中最大初速度462米每秒,最大射程13185米,火炮採用7人炮組,使用小型吊車裝填炮彈,射速只有2~3分鐘一發。

對於如此口徑的M-40來說,它的威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試驗表明它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例如射擊時最好使用木質平臺墊在炮輪下,就像一戰時期的重炮一樣,否則它在以超過70°的仰角射擊時,會影響精度。設計師打算調整炮管膛線,讓炮彈更為平滑的出膛來解決這個問題。

對於一款新研製的重炮而言,M-40的程序還算順利,出現的問題並非無法解決,如果給出足夠的時間,相信它很可能會出現在蘇軍的重炮序列裡,但是“巴巴羅薩”計劃的實施打亂了M-40的研製計劃,該專案被迫終止。

單就M-40這類重型榴彈炮而言,它在當時同類型火炮中具有自己的優勢,最明顯的就是它具備不拆解拖曳行軍的能力,這一點加強了火炮的部署靈活性,而且以蘇軍對待火炮的態度,該炮也具備大規模量產的可能,如果服役的話,數量至少會超過B-4,由此可以提升蘇軍的攻堅能力,甚至後期研製出搭載M-40火炮的自行榴彈炮也不是不可能,事實上蘇聯設計師確實進行過此類嘗試,不過這是後續的事情了。

但是也應該看到,M-40和B-4一樣屬於特殊的重炮,它不可能在全軍普及,而是當成一種特殊的攻城重炮使用,射程是它的最大缺點,部署不得當的話,容易遭到敵方炮兵的反擊。

20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清長大捷後,世界為之驚呼,是否打過三八線?毛、彭艱難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