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交瘁的尼克松
美國政府的最新解密檔案顯示,1969年10月,美國總統尼克松為了儘早結束越戰,竟想出了一條“裝瘋”的瘋狂策略,迫使蘇聯採取行動放棄支援北越,從而可以讓美軍儘早結束陷入泥潭的越戰。
假扮“核戰狂人”
檔案顯示,1969年10月27日,18架轟炸機從美國西部升空,沿著加拿大海岸以每小時至少500英里的速度飛速駛向蘇聯東部邊境。每架轟炸機上都攜帶比扔在廣島的原子彈能量強大數百倍的核武器。儘管這些美軍轟炸機假裝飛向莫斯科,但真正的目的卻是試圖改變讓美軍陷入泥潭的越戰程序。
美國總統尼克松上臺前,曾經宣誓上臺後會立即結束越戰衝突。可1969年上半年,就有至少4500名美軍死在越南,同時在巴黎舉行的越戰和平談判也宣告破裂。
走投無路的尼克松為儘快結束越戰,竟想出一個離奇而瘋狂的策略:他決定假扮“核戰狂人”,威脅要對蘇聯發動核襲擊,從而讓蘇聯領導人以為他在走投無路下真的陷入了瘋狂,會不顧一切發動核大戰。
尼克松希望蘇聯領導人會受到驚嚇,害怕事件真的失去控制,從而強迫北越在談判桌上讓步,否則北越就會失去蘇聯的軍事支援。
“大矛行動”解密
據悉,尼克松的“裝瘋”計劃是他和基辛格一道想出來的,它的正式名稱叫做“大矛行動”,這一秘密計劃直到日前才根據美國《資訊自由法》得到解密。尼克松和基辛格認為,根據遊戲理論,你必須讓對手確信你準備使用最極端的手段,也就是讓對手以為你已經瘋狂,你才能獲得主動,並讓對手妥協。如果蘇聯認為尼克松已經失去控制,準備不計一切後果地發動核戰爭,那麼他們就會積極幫助美國結束越戰。
當美軍轟炸機飛向蘇聯時,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立即收到了情報。根據轟炸機起飛時的特徵,蘇軍方知道這些美軍轟炸機上攜有核炸彈,勃列日涅夫當時無法判斷這是美軍的軍事演習,還是一個訛詐行動,或是一次真正的核襲擊。
假裝情緒“失控”
當18架核彈轟炸機在蘇聯東部邊境盤旋時,勃列日涅夫要求駐美大使多布利寧立即和尼克松、基辛格進行會談。
尼克松和多布利寧會面後,多布利寧對美軍轟炸機逼近蘇聯提出質疑,尼克松立即對蘇聯進行猛烈抨擊,要求莫斯科幫助美國結束越戰。尼克松宣稱,如果他無法獲得蘇聯幫助,那麼美國“將以自己認為正確的方法來結束戰爭”。
尼克松隨後拂袖而去。基辛格根據尼克松先前的“指示”,向多布利寧表示總統已經“瘋狂”,基辛格對多布利寧說:“我非常抱歉,大使先生,總統已經徹底失去了控制。”
“訛詐行動”無效
蘇聯大使多布利寧立即將尼克松的威脅報告發給克里姆林宮。多布利寧彙報說:“總統(尼克松)說他永遠不會接受羞辱性的失敗或羞辱性的條件,他說美國和蘇聯一樣,也是一個大國,而他是美國總統,他說蘇聯領導人是意志堅定的人,而他也完全一樣。”多布利寧向蘇聯領導人發出警告:“尼克松已經無法控制他自己,即使在和一個外國大使會談時,他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而這正是尼克松和基辛格想要得到的結果。在和蘇聯大使會面後,基辛格寫信給尼克松說:“我懷疑多布利寧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測試我們威脅的認真程度。”
基辛格建議白宮應該繼續進行“口頭警告和軍事行動”。當年10月30日,尼克松和基辛格下令結束“大矛行動”,18架轟炸機開始掉頭返回美國,這讓蘇聯更加確認尼克松“隨心所欲”,行為“深不可測”。
不過,尼克松假裝“核戰狂人”的訛詐計劃並沒成功,雖然他的“瘋狂計劃”的確嚇了蘇聯一跳,卻並沒迫使蘇聯終止對北越的支援。直到1975年5月7日,在尼克松因“水門醜聞”下臺後,繼任美國總統福特才在一份宣告中宣佈越戰正式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