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六年,距離抗戰勝利僅僅過去一年左右的時間,蔣介石就不顧國內外的不良影響,悍然撕毀"雙十和平協定",集結位於華中、華東地區的數十萬國民黨軍和大量飛機、重炮,向晉冀魯豫解放區發起全面進攻,妄圖透過突然襲擊的方式一舉殲滅該地區的解放軍有生力量。我軍在此地區的兵力只有大約五萬餘人,面對數倍於我軍的敵軍,奮力迎敵,始終奉行集中優勢兵力,在運動中殲滅敵人的方針,在開戰前期打了幾個漂亮仗,在定陶戰役中幾乎殲滅了敵整編第三師,給敵人一定的挫傷。
雖然定陶戰役遭受失利,但國民黨軍並沒有因此一蹶不振,反而使得讓國民黨軍的進攻慾望變得更加強烈。我軍在定陶戰役之後向菏澤方向轉移,而敵軍得知訊息後,以第五軍及整編十一師為主力部隊衝著我軍行進方向一路追趕來,對我軍形成高壓的態勢,計劃對魯西南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
這兩支部隊都是國民黨五大主力,談起敵整編十一師,雖然名稱上是師,但實際上從部隊人數、武器裝備卻完全和軍一級相媲美。整編十一師原身為第十八軍,是國民黨高層重點培養的物件,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從軍官到士兵戰鬥素養極高,戰鬥力相對較高,在抗日戰爭時期多次重創敵寇,打了很多的漂亮仗,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突出貢獻。尤其是在抗戰後期及結束後,接受了大量的先進美式裝備,由胡璉指揮。
面對敵人的高壓態勢,解放軍準備效仿定陶戰役那樣,在章逢集附近地區再打一個殲滅戰,一舉殲滅敵整編十一師。至於為什麼選擇整編十一師而不選第五軍,是因為相對於來說,整編十一師的戰鬥力更加強悍,十一師全師共有三萬多人,全部持有美式裝備,還擁有炮營、迫擊炮,這些都比第五軍要好一些,如果能把十一師殲滅那對敵人的銳氣將是十分沉重的打擊。
由於敵人十分強大,為了能夠成功實施作戰計劃,我軍在戰事佈置上十分小心,在戰役之前就出動小股部隊去騷擾敵軍,目的就是讓敵人被吸引到章逢集地區。此次戰役,晉冀魯豫解放區更是幾乎出動了全部的主力部隊,三個縱隊連夜趕往章逢集地區,其中二縱負責阻擊第五軍的支援。
然而戰役並沒有像想象的那麼順利。一方面,我軍由於定陶戰役的勝利,對此仗有一些自滿情緒,認為攻打十一師和打第三師幾乎差不多,對敵人的真正實力估計不足,顯得比較急躁;另一方面,敵軍指揮官胡璉性格十分小心謹慎狡猾,走每一步都進過精心的計劃。
然而對我軍最不利的是,老天爺不作美,戰鬥打響後上空卻大雨磅礴,這很大程度上遲滯了我軍的進攻速度。七縱突入敵方之中,與敵十一旅展開激戰。雖然我軍兵力佔優,但敵軍還是展現出了抗戰中培養出來的非常不錯的戰鬥素質,與我軍展開白刃戰甚至肉搏戰,雙方都傷亡慘重,都付出了差不多的人員損失。值得一提的是,我軍三個縱隊包圍敵三十三團後,竟然沒能殲滅敵人,反而讓敵人衝出了包圍圈。此戰,敵十一師作戰意志力之強,在國軍解放戰爭作戰史中也比較少見。
然而,此戰也暴露出國軍很多弊病,最明顯的就是第五軍在得知十一師被圍後,選擇了儲存實力,在解救十一師時沒有特別拼命;此外,戰術僵化,不知變通,也是後來解放戰爭失敗的重要原因。但是總的來說,敵十一師還是十分強大的,在之後的戰役中也多次給我軍造成很大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