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4月7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啟程回國,他在一年的多的時間內將世界上最強大的美軍及其所糾集的十六國聯軍從鴨綠江邊一直打退到三八線,並將戰線徹底穩住,彭老總在離開朝鮮戰場時對朝鮮戰局已無半點擔憂了,因為此時讓美軍束手無策的志願軍前沿坑道防禦工事已經接近完成了。
志願軍正在修建坑道
在坑道工事沒有修築之前,美國軍隊平均發射四十至六十發炮彈即可殺傷志願軍一人,而隨著志願軍坑道工事的日趨完善,美軍需要發射六百六十發炮彈才可以殺傷中國軍隊一人。
日本人曾對志願軍坑道陣地做過深入研究:“中國軍隊在二十公里至三十公里的縱深挖掘了塹壕,用圓木和石料構築了掩體,在反斜面上挖掘了長長的橫洞,另外,炮兵好像也增多了,很多具有新的大炮發射口的橫洞在這裡那裡的山腰裡露出了令人恐怖的影子。若從空中看,從西海岸到東海岸好像出現了一個長二百二十公里、寬二十公里至三十公里的巨大蜂巢,中國軍隊充分地發揮了先天的土工作業能力。”
志願軍排列在坑道口準備出擊
美國人開始恐懼地將志願軍坑道防線視為一道不可逾越的死亡深淵,日本人也稱:“中朝軍隊的陣地堅固到連猛將也不敢貿然下手的程度了。”整個前線美軍計程車氣已經降低到極點,美軍第八集團軍司令官範弗裡特決心改變這一現狀。他要進行一項實驗——破壞槍眼的實驗。
中朝軍隊陣地的強度用普通槍彈是奈何不了的,範弗裡特將彈道較為平直的火炮集中在一起,目標對準志願軍的坑道口和槍眼,同時再動用重磅炸彈炸塌中國軍隊的坑道,然而範弗裡特的這項實驗僅僅給志願軍造成了輕微損失。然而美軍卻瞎貓碰到死耗子,一枚重磅炸彈不偏不倚的正好落在了位於梨樹洞的志願軍第39軍115師指揮部的坑道上方,劇烈的爆炸將坑道炸塌,師長王扶之瞬間被埋在了洞內。師政委沈鐵軍僥倖逃過一劫,他掀掉頭上的泥土後迅速組織搶救,但看到眼前的慘烈情景後他心裡明白,師長生還的可能性已經微乎其微了,於是他指示部下為王扶之準備一口棺材,並通知王扶之的愛人。
王扶之將軍
得知115師指揮部遇襲,師長王扶之被埋的訊息後,彭老總立刻發來急電:“不論死活,一定要挖出來!”彭老總對王扶之印象非常深刻,入朝作戰初期,當王扶之還是115師343團團長時,就曾在雲山城外將美軍王牌部隊騎一師阻擊的寸步難行。其下轄的第一營主動出擊,其中第一連全殲了美軍一個成建制連,創造了志願軍以一個連殲滅美軍一個連的模範戰例,彭老總聞訊後大喜,專門下令嘉獎這個一百人的連隊。能夠受到彭老總如此嘉獎,在朝鮮戰場上可不多見。
志願軍救援部隊不分晝夜地進行挖掘,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救援人員也都慢慢開始絕望了,這時指揮救援的工兵連長忽然發現在炸塌的洞體縫隙內飛出了兩隻蒼蠅。政委沈鐵軍大喜說道:“既然蒼蠅能活,人也就可能存活,挖,快挖。”
志願軍師指揮所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連續36個小時的奮戰,奇蹟出現了,王扶之和作戰科副科長王盛軾在不足1.5立方米的狹小空間內被挖了出來,並且他們都還活著,只不過他們身體都已經極度虛弱了。
正是彭德懷的那封急電才挽救了王扶之的生命命,也挽救了一名20世紀60年代中國最年輕將軍的生命。俗話說大難不死 ,必有後福,王扶之在後來曾擔任中國軍隊總參作戰部部長、烏魯木齊軍區副司令。
志願軍戰士在坑道口向敵人射擊
有了115師指揮部被炸塌的教訓,志願軍立刻對現有坑道進行了完善,坑道口厚度普遍厚達十至十五米。到後期有的坑道頂部厚度由先前的30米達到50米,這厚度就是原子彈也無可奈何。甚至有的坑道還達到了防空、防化、防彈、防毒等七防要求,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