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歐洲沉浸在一片和平的氛圍中,各國都在為戰後儘快恢復經濟而努力。在英國,當大多數人都主張裁軍,將目標轉向國家建設時,只有丘吉爾一直在議會中倡議反對裁軍,並警告德國將撕毀《凡爾賽和約》。

果不其然,1935年5月德國就與英國簽訂的《英德海軍協定》,標誌著德國一戰後擴軍的合法化。換句話說,《凡爾賽和約》成了一張廢紙。當德國入侵波蘭時,英、法等國隨即向德國宣戰,綏靖不下去的張伯倫邀請丘吉爾加入戰時內閣。

再次擔任海軍大臣的丘吉爾有信心戰勝德國。

英國是靠海軍發跡的島國,依託強大的海軍實力不斷地進行海外擴張,掠奪殖民地,創造了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輝煌。可以說,沒有海軍就沒有鼎盛的大英帝國。所以,海軍大臣一職在英國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位置,丘吉爾勝任這項工作。

首先,早在一戰爆發前,他就擔任過海軍大臣一職,並首次在海軍部建立作戰參謀部,這對於加強海軍指揮和管理是一項積極的舉措。然而,1915年的一戰期間,丘吉爾制定的攻佔達達尼爾海峽計劃失敗,出戰不利,遭到免職。

這樣經歷讓他對海軍有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愫。俗話說得好,“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重回海軍就是“一雪前恥”的最好機會。他要證明在戰略預判上,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更何況,現在的英國需要他這樣的“硬手腕”。

其次,海軍的底子雄厚,實力遠超德國。對德宣戰時,英國皇家海軍擁有包括8艘航空母艦、15艘戰列艦在內的300多艘作戰艦艇。而德國只有包括2艘舊時戰列艦在內的35艘水面艦艇,幾乎10倍於對方,具有壓倒性的優勢。

憑藉皇家海軍的實力,只需將重兵放在本土,封鎖德國海軍唯一出海口——日德蘭半島與挪威之間的狹窄海道,就可以完全困住對方的“手腳”。也就是說“憑海據守”,英國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當然,“雅典娜事件”、“勇敢”號航母沉沒以及斯卡帕軍港遭襲,都說明了英國當前最大的對手是德國潛艇,他們“神出鬼沒”,在大西洋上“無跡可尋”,是英國商船的“天敵”,是丘吉爾唯一擔憂的威脅。

他立刻著手恢復商船的護航制度。英國的商船佔全世界總噸位31.8%,每天有2500艘商船來往運輸,並有著8萬海里的海上交通線。面對潛艇威脅,將商船們集中,與航空母艦、巡洋艦等護航艦隊一起出航是最好的防禦措施。

雷德爾的戰略正確,戰術錯誤。

德國海軍總司令雷德爾是一位有識之士。他自1828年擔任總司令一職後就致力於發展和擴大海軍規模,並以英國為“假想敵”發表了《海上巡洋戰爭》一文。他認為海上交通線是英國賴以生存的生命線,打擊英國就是攻擊其海上商船隊。

他的這番理論得到“小鬍子”的認可和支援。為了打擊英國商船隊並以此對其實施經濟封鎖,同時與皇家海軍一決高下,就需要建設一支強大戰鬥力的水面艦隊。於是,他制定了一個長期的造艦計劃——“Z計劃”。

他要在1948年以前建造包括4艘航母、8艘重型戰列艦、233艘巡洋艦在內的水上艦隻,這是一個典型的水面艦隊建造計劃。在雷德爾看來,有這樣一支強大的艦隊,打垮英國人是沒有問題的。

殊不知,迫不及待的“小鬍子”為了稱霸全球,在海軍實力不濟的情況下發動了戰爭,這讓雷德爾措手不及。“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剛剛起步的德國海軍拿什麼與英國抗衡?戰爭就是命令,他要用僅有的水面艦只去封鎖英國海上交通線。

其實,雷德爾的戰略構想是完全正確的,將主要兵力用於破壞對方交通線上,可以加速打擊英國人的鬥志,逼其投降。但以什麼手段去實現這個目標,他在戰術和方法上犯了錯誤。當然,這個時候的雷德爾,對鄧尼茨的潛艇計劃並不熱衷。

儘管戰爭初期,鄧尼茨的潛艇創造了輝煌的戰績,但在雷德爾和“小鬍子”看來,“鉅艦大炮”的理念根深蒂固,潛艇的作用只是偶爾為之,並不能取代海上“霸主”的地位。所以,他的戰術還是要發揮“鉅艦大炮”的威力。

然而,“海軍上將施佩伯爵”號戰列巡洋艦(袖珍戰列艦)的沉沒讓他徹底清醒。

雷德爾清醒地知道進入大西洋的出海口已被英國皇家海軍“死死地”盯著。於是,為了避免水面艦只被堵在家門口,在德國進攻波蘭前,就將“海軍上將施佩伯爵”號和“德意志”號袖珍戰列艦派往大西洋,伺機而動。

這一招確實很高明,攪得皇家海軍心神不安。“海軍上將施佩伯爵”號戰列艦採用靈活、機動的戰術,獨自遊弋在大西洋上,3個月內先後擊沉9艘英國商船;“德意志”號也出手不凡,悄悄截殺了3艘商船後,安全返回德國本土。

“海軍上將施佩伯爵”號袖珍戰列艦,排水量16280噸,裝有2座3聯279毫米主炮,射程15海里,還有8門150毫米副炮和6門104毫米炮。論戰鬥力,任何一艘單獨的英國巡洋艦都將“雞蛋碰石頭”,成為“手下敗將”。

“吃了大虧”的英國人誓要報仇雪恨。就在“海軍上將施佩伯爵”號東遊西竄的時候,一張“大網”向其撲來。丘吉爾抽調了28艘軍艦,分成8個搜尋組,終於在2個月後發現了它的蹤跡,3艘英國巡洋艦採用兩面包抄的戰術直撲過去。

2艘輕型巡洋艦和一艘重型巡洋艦,在“海軍上將施佩伯爵”號看來並不是很大的威脅,憑藉優勢火力和裝甲厚度,戰勝對手問題不大。德軍首先開炮,頓時雙方大炮、魚雷相互對射,廝打在一起,整個海面天昏地暗。

“再凶猛的熊也鬥不過一群狼”。很快,雙方兩敗俱傷,都撤離了戰場。“海軍上將施佩伯爵”號受損嚴重,回不到國內,只得就近在中立國烏拉圭的蒙得維的亞港進行維修。但英國人是不可能輕易放棄這樣的機會。

於是,載有60架艦載機的“皇家方舟”號航母和6門381毫米大炮的“聲望”號戰列艦,奔赴蒙得維的亞,封鎖其港口。目的就一個,說什麼也不能放過它。然而,對中立國是不能動武的。因此,烏拉圭與英、德、法3國進行激烈的談判。

烏拉圭作為中立國雖然在態度上傾向於英、法兩國,但也不願意得罪德國。於是成立調查組,結論是:“海軍上將施佩伯爵”號必須在港內維修3天后,離開港口。德國人知道出也出不去,也沒有戰艦前來支援,最終自沉於大海。

這件事,讓雷德爾徹底對水面攻擊模式不再抱任何希望。現在的德國海軍,由於出海口被英國封鎖,根本出不去,就更不要提封鎖英國海上交通線了。他意識到,只有潛艇才能完成這樣的任務,“鉅艦大炮”的時代將一去不復返。

參考文獻:《二戰全史》、《狼騰大西洋》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飛機發動機有多精密?看完這些細節圖被深深震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