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是世界上領土僅次於俄羅斯的國家,擁有人口3700萬,經濟高度發達,完全具備成為軍事強國的潛質,但加拿大的軍事力量實在不堪一擊。最新資料顯示,加拿大的軍費開支僅155億美元,而且還有繼續削減的趨勢。作為一個世界大國,這些軍費開支顯然不足以承擔加拿大的防務需求,它把本國防務一股腦全交給了美國。
二戰後,美國、加拿大等九國在華盛頓簽署北大西洋公約,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加拿大作為創始國之一,又與美國接壤,因此與美國另外簽署了一份協議,成立聯合指揮部,兩國共同負責北美地區的防務。1958年,北美防空司令部成立,設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夏延山山區,防禦之嚴密堪稱世界之最。
北美防空司令部的主要職責是監控北美上空的所有人造飛行器,甄別可能對北美進行攻擊的飛機、導彈、太空飛機,並向兩國政府釋出預警,關鍵時刻還是美加領導人的最後避難所。該機構指揮官為美國空軍、陸軍或海軍上將,副司令由加拿大將領擔任,美加領導人為共同最高總司令。冷戰期間,該機構為防禦蘇聯突襲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既然是聯合防禦,美加兩國就要共同負責,有錢出錢、有人出人。加拿大本來實力不弱,二戰時擁有100萬以上的常備軍,並派出皇家空軍參戰,總兵力高達24萬人。到二戰結束時,加拿大海外空軍中隊多達86個,是僅次於美、蘇、英的世界第四大空軍。但自二戰後,美加一體化程度越來越高,加拿大的防務需求也越來越低,因此把防務壓力全部轉移到了美國身上。
二戰結束後,世界格局發生劇變,唯一可能對加拿大構成威脅的美國成了盟友,於是加拿大開始大裁軍。從1947年-1996年,加拿大不斷削減軍備,實施“伴美而行”戰略。但在“911”事件中,北美防空司令部只監控到不到20%的飛行目標,給美加敲響了警鐘。從2005年起,加拿大開始調整國防策略,對國防軍進行了改革,適當增加了軍費,然而直到今天,加拿大空軍也只有98架CF-188A/B黃蜂式戰鬥攻擊機,其它多為運輸機、巡邏機、搜救直升機等輔助飛機,防務壓力仍然在美國身上。美國多次勸其增加軍備,但加拿大置若罔聞,一再討論是否有必要保留大量軍備,說到底就是不想出錢,美國對此也頭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