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這一決定由印度國防部長拉傑納特·辛格(Rajnath Singh)領導的國防採購委員會做出。據悉,印度國防採購委員會所批准的採購建議包括,為空軍設計和研發的6套機載預警與控制系統,為海軍設計和開發的11艘新一代巡邏艇和38枚“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導彈,以及為陸軍設計的40套新型模組化橋樑系統。

莫迪砸2800億加緊採購武器裝備,突顯印度的軍事野心和經濟野心。印度國防部稱,他們將主要從印度本土製造商處採購武器,在2800億盧比中,有2700億盧比、約合37億美元的資金將用於購買印度製造的軍事裝備,以推動印度政府倡導的“印度製造”和“自力更生”計劃。

印媒表示,這一採購計劃是在該國《國防採辦程式2020》指導下進行的,其宗旨就是要“購買印度貨”,與印度政府“自力更生”的計劃保持一致,並推動印度國內工業的發展,最終讓印度成為全球製造中心。

推進“國防自主”和“成為全球製造中心”,一直都是莫迪的心願。此前,印度已經有不少動作,比如,宣佈了涉及101項武器的進口禁令,這主要也是為了響應莫迪政府的“印度製造”和“自力更生”口號。印軍武器進口禁令計劃在未來5年內,停止進口可以在該國國內生產的武器,其範圍涵蓋運輸機、火炮、輕型戰鬥直升機、雷達系統和軍艦等等。

不過,想要實現這一點並不容易,印度是全球最大的武器進口國之一,其軍事裝備嚴重依賴進口,有“萬國牌”之稱。近年來,印度一直希望推動“國防自主”,並在國產武器領域苦苦掙扎,印媒曾指出,在過去6年的時間裡,印度實際上沒有啟動任何一項涉及戰鬥機、潛艇和步兵戰車等武器的大型“印度製造”專案。

時至今日,印度連很多在高海拔地區使用的輕武器都不能生產,只能依賴進口,甚至印軍相當一部分特製防寒服也需要進口,之前有訊息稱,印度本試圖從國內採購防寒裝備,但無奈印度本土企業卻無法達到軍方標準。這次為了迎合莫迪政府所宣揚的“印度製造”和“自力更生”,印度可謂下了血本,但一些人認為,這38億美元也可能會打水漂。

另外,印度想要藉此成為“全球製造中心”更是不容易。印度一直想取代中國,成為全球製造業中心,但是該國基礎設施落後,再加上其國內勞動法和徵地制度等限制,嚴重缺乏成為中心的客觀條件。

9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彭總神預測敵馳援路線,打贏宜川戰役,趙壽山:彭總真是料事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