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是三大戰役裡殲滅敵軍數量最多、政治影響最大的戰役。起初,中央的指示是儘量避免在後方戰略躍進,下達了要在中原地區打小規模戰鬥的命令。但粟裕有自己的思考,他主張要依託根據地集中兵力打殲滅戰,與中央的指示相違背。毛主席對粟裕的主張起先並不看好,後來在粟裕的多次斗膽直陳之下,引起了中央的重視,後續得到了劉伯承鄧小平的支援,淮海戰役的巨大成功也證明了粟裕的整體戰略決策是正確的。
在此之前粟裕也有過兩次"直陳"的經驗,雖然引起了領導的重視,但是對後續戰況沒有什麼改變, 1948年1月初,中央軍委派粟裕帶領華野的三個主力部隊渡江南下,配合其他主力部隊以開闢江南局面。淮海地區是以徐州為中心的,向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粟裕認真總結了我軍之前的作戰經驗,客觀分析了我軍當前的局勢以及敵我力量的對比。逐步形成改變中原戰局發展進攻戰略的思想,認為解放軍在中原地區消滅大部分敵人對目前的形式更加有力,全面勝利可能會比之前來的更快。
1948年1月22日,經過四十多天的慎重考慮,粟裕將他的戰略構想和相關的建議報告給了劉鄧及中央軍委。1月22日,以天干地支的方式被稱為"子養",因此這封電報也被我們稱為"子養電"。這封電報指出:如果用一個區的兵力與敵人作戰則很難取得全面勝利,等待其他部隊的支援又容易失去戰機;而且敵人有著比較好的運輸條件,解放軍運輸條件的差距和缺乏固定補給來源導致不方便長期集中戰力在單個地區作戰。
雖然這封電報引起了毛主席的重視,但是後續在於陳毅,周恩來等領導人多次商議過後,中央還是堅持渡江南進的方針。1月27日軍委致電粟裕,要他帶領三個縱隊渡江;對於中央已經決定戰略部署粟裕也不好再提出不同意見,但作為一名戰役的全域性指揮員,粟裕依舊一邊考慮如何改變戰局,一邊仔細研究渡江的具體方案。經過三天的琢磨,在1月31日粟裕向軍委發出了一篇兩千字的電報。
這封電報裡粟裕先是充分的完成了上級交代的任務:關於渡江的方案,路線都做了詳細的說明。另一方面他又重新說明了自己在"子養電"裡的觀點,提出了一個相對中肯的"忽集忽分"的建議:讓劉鄧指揮三個野戰軍,在三個地區輾轉尋敵,一旦抓住機會就立即殲滅。
接到電報後毛主席又與陳毅研究許久,最終還是決定派粟裕率領3個縱隊渡江南進,任華野參謀長的張震提到,當時渡江已經箭在弦上,"萬事俱備,只差渡江"。但粟裕關於渡江的時機、地點等方案都被採納,還有"忽集忽分"的建議。
後來由於其他原因,渡江暫時被推遲一段時間,在這期間粟裕並沒有放棄之前的想法,仍在思考與研究中原地區的形式。他也想過會不會是自己的戰略眼光太狹隘了,其他將軍也有認為"中原必無大戰可打"的意見,讓粟裕更加謹慎。他每日都拿著各種資料閱讀,一直在地圖面前測算、研究敵我雙方情況,最終還是得出了"中原淮江地區的打大殲滅戰的條件正在不斷成熟"的結論。中原地勢平坦,雖然有利於敵方的相互支援,但對於我軍的後勤補給也是極大有利的,淮江地區還靠近山東、山西等老解放區,人力物力的補給也能及時得到支援,相比於渡江南進,能夠以更小的損失得到更大的戰果!
權衡利弊之後,1948年4月18日,粟裕第三次"斗膽直陳",將自己的戰略部署計劃等安排再次上報軍委,同時在電報最後宣告南渡的準備工作仍在繼續,保證絕不鬆懈。粟裕的多次來電引起了中央的極大重視,後來在中共中央書記處多次召開會議,粟裕親自給上級彙報,最終得到了劉伯承鄧小平等人的支援。我們如今看待淮海戰役似乎是一下子決定的,但中間卻經歷瞭如此坎坷,歷史也證明集中兵力在中原地區打淮海戰役的決策是正確的,這多虧了粟裕敢於諫言的直臣性格,周恩來後來其評價道:''這是一個重大的戰略決策,構成了以後淮海戰役設想的最初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