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有生 (中國工程院院士,1994)甘肅蘭州
水彈性力學與船舶力學專家。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名譽所長。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曾長期從事艦艇結構與裝置抗水下爆炸與核空爆研究,在理論、實驗、應用及衝擊環境記錄儀研製等方面做出了貢獻,解決了艦船抗核加固及戰效預估的關鍵技術。80~90年代從事船舶流固耦合動力學、振動噪聲、新型船及極大型浮動結構的研究。創造性地把水動力學與結構力學融為一體,建立了三維水彈性力學理論,並在該船舶力學新領域的前沿進行了二維與三維、頻域與時域、穩態與瞬態、線性與非線性的系統性研究,創導了船舶水彈性力學實驗研究,成果已在國內外用於新船型的研製,有重要的科學與應用價值。
朵英賢 (中國工程院院士,1999)甘肅永靖
自動武器設計專家。任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火炮、自動武器與彈藥工程學科教授、博士導師,兼兵器工業第二O八研究所首席技術顧問及華北工學院博士導師;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總公司科技委委員;中國兵工學會理事;輕武器專業委員會顧問;輕武器標準化委員會主任委員;國防工業出版社顧問。歷任中國兵工學會第二、三屆常務理事,第四屆名譽理事;輕武器專業委員會第二、三屆副主任委員;國防優秀科技圖書基金第一、二、三屆評委會委員;輕武器預研專業組長;大型武器系統計算輔助設計副總指揮。 長期從事自動武器研究與開發、動態測試技術及武器動力學研究,為中國自動武器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作為技術總負責人研製的某式輕重兩用機槍,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至今仍是我軍主要的武器裝備之一。擔任總設計師研製的某式自動武器,總體效能處於世界先進水平,獲1998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已陸續裝備全軍。
文 蘭 (中國科學院院士,1999) 甘肅蘭州
籍貫安徽涇縣。196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1986年獲美國西北大學博士學位。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5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
在微分動力系統領域的若干基本問題上作出了重要貢獻,例如非擴張吸引子Williams猜測,不可逆系統的C1封閉引理,流的穩定性猜測,C1連線引理,Palis稠密性猜測等。以北京大學動力系統討論班為依託,與同事和學生一起,把西方的理論與中國廖山濤院士獨特的理論結合起來,將研究工作推進到國際前沿。1997年獲陳省身數學獎。2011年獲華羅庚數學獎。
秦大河 (中國科學院院士,2003) 甘肅蘭州
冰川學家和氣候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名譽主任 。
1990年3月3日抵達國際徒步橫穿南極大陸科學考察終點,成為中國第一個徒步橫穿南極大陸的人 ;1995年擔任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科學與技術局局長;2000年擔任中國氣象局局長、黨組書記;2002年擔任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第一工作組聯合主席;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4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008年任第11屆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同年獲得第53屆國際氣象組織獎,是第二位獲此獎的中國科學家;2009年擔任北京大學氣候變化研究中心主任;2011年當選為美國氣象學會榮譽會員,同年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2012年擔任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成員、學術與出版委主任;2013年擔任中國科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同年獲得富豪環境獎 。長期從事冰川和極地研究,長期參與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評估報告的編寫 。
柴天佑 (中國工程院院士,2003)甘肅蘭州
東北大學自動化研究中心主任。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專案首席科學家。曾任國際自動控制聯合會(IFAC)技術局成員及IFAC製造與儀表技術協調委員會主席(1996-1999)。
柴天佑教授長期以來從事智慧解耦控制、自適應控制、過程工業綜合自動化等領域的應用基礎和工程技術的研究,先後主持與完成國家973重點基礎研究計劃、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863高技術計劃、國家攻關計劃、國家高技術產業化專項以及企業重大自動化工程等30多項科研專案,取得多項系統性創新成果。提出了多變數自適應解耦控制理論與方法,與智慧控制、計算機集散控制技術相結合,主持研製出智慧解耦控制技術及系統;提出了以綜合生產指標為目標的全流程混合智慧優化控制方法,主持研製了混合智慧優化控制技術及綜合自動化系統,併成功應用於鋼鐵、選礦、有色、電力等行業,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
盧 柯 (中國科學院院士,2003) 甘肅華池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1993),博士生導師(1995),快速凝固非平衡合金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1997),九三學社中央委員, 遼寧省政協常委,南京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和吉林工業大學兼職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學科評審組成員;瀋陽市科技進步獎評審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際奈米材料顧問委員會”委員;“ISMANAM年會國際顧問委員會”委員。
賈承造 (中國工程院院士,2003) 甘肅蘭州
籍貫河北蔚縣。1975年畢業於新疆工學院地質系,1987年獲南京大學構造地質與地球物理專業博士學位。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級高階工程師。曾任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副Quattroporte、總地質師兼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院長。
長期從事塔里木盆地的地質科研與石油勘探工作,總結和發展了前陸沖斷帶煤成烴超高壓大氣田形成的地質理論和疊合複合盆地石油地質理論,為克拉2大氣田的發現和西氣東輸工程作出了突出貢獻,總結和發展了巖性地層油氣藏地質理論,推動了中國陸上油氣勘探開發事業。代表作有《中國塔里木盆地構造特徵與油氣》、《前陸沖斷帶油氣勘探》、《特提斯構造帶北緣盆地群構造地質與天然氣》和《21世紀初中國石油地質理論問題與陸上油氣勘探戰略》。2001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徐德龍 (中國工程院院士,2003)甘肅蘭州
1976年畢業於西安冶金建築學院,1983年獲得南京化工學院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碩士學位,1996年獲得東北大學鋼鐵冶金系鋼鐵冶金專業工學博士學位。曾任中國工程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機關黨委書記,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2003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在矽酸鹽工程領域的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在水泥懸浮預熱預分解技術、粉體工程等方面取得多項重大成果。對以懸浮預熱預分解技術為核心的新型水泥幹法生產工藝進行了系統的理論研究,提出了許多重要而新穎的觀點、概念、見解和建設性意見。開發了三個系列的X•L型技術,使國外引進的三種立筒預熱器窯產量翻番,節能30%以上,水泥熟料品質顯著提高,利用該系列技術改造了120多條生產線,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創造性地提出了高固氣比懸浮換熱和反應理論,利用原創性的高固氣比預熱預分解技術建成10餘條生產線,主要指標創同類型窯國際領先水平。主持設計了全世界最大的冶金工業渣水泥生產線,在20多家鋼鐵企業推廣應用,各項指標居國際先進水平,實現了工業廢渣的資源化。在懸浮態煤乾餾制油、超細粉體制備、非磁性鐵礦懸浮態磁化焙燒和迴圈經濟等方面有突破性進展。曾多次獲得國家、省部級科技成果獎,榮獲多項國家級榮譽稱號。
李燦 (中國科學院院士,2003)甘肅金昌
200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05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008年當選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任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潔淨能源國家實驗室(籌)主任,中法催化聯合實驗室中方主任,英國石油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能源創新實驗室主任,兼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材料與化學學院院長。
主要從事催化材料、催化反應和催化光譜表徵方面的研究,研製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內第一臺用於催化材料研究的紫外共振拉曼光譜儀並開始商品化生產;在國際上最早利用紫外拉曼光譜解決分子篩骨架雜原子配位結構等催化領域的重大問題;最近發展短波長手性拉曼光譜和光電超快及成像光譜技術,發展了納米籠中的手性催化合成、汽油和柴油超深度脫硫技術等並已工業化;從2001年起,致力於太陽能轉化和利用科學研究,包括太陽能光(電)催化分解水、二氧化碳還原等人工光合成研究和新型太陽電池探索研究等。先後在國際上提出了異相結、雙功能助催化劑和晶面間促進光生電荷分離的新概念,在光電催化領域,提出了助催化劑、空穴儲存層、介面態能級調控等重要策略,為高效太陽能轉化體系構築提供了科學基礎。
姚檀棟 (中國科學院院士,2007)甘肅通渭
1978年9月畢業於蘭州大學地質地理系,1986年8月獲得中科院地理資源與環境研究所博士學位,曾分別到美國愛達荷大學、法國科學研究中心冰川與環境地球物理實驗室、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伯德極地研究中心、法國原子能中心氣候與環境研究實驗室從事博士後、高階訪問學者等研究工作,並先後擔任過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所長,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副所長、所長職務,現任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長。
尚永豐 (中國科學院院士,2009)甘肅通渭
200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主要從事基因轉錄調控的表觀遺傳機制和乳腺癌/子宮內膜癌發生發展的分子機理的研究。
楊子恆(英國皇家學會院士,2006)甘肅通渭
1997年進入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從事進化和統計遺傳學教學研究工作, 歷任講師、高階講師、教授;2006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是獲此殊榮的首位大陸旅英華人;2010年擔任倫敦大學學院遺傳進化與環境系R.A. Fisher 統計遺傳學教授;2015年入選國家“頂尖千人計劃”。主要從事分子進化、分子系統學、群體遺傳學、生物資訊學、計算統計學方面的研究工作
胡文瑞(中國工程院院士,2011)甘肅平涼
油氣田勘探開發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級高階工程師、博士生導師。
1983年畢業於大慶石油學院;2011年12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副Quattroporte,現為中國石油企業協會會長。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省部級特等獎3項、一、二等獎8項,出版著作5部,發表論文52篇,主持重大工程規劃和建設7項。曾獲中國石油鐵人科技成就銀質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曾當選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和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
胡文瑞從事低滲透油氣田勘探開發和工程管理40年,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在長慶油田工作34年。
陳化蘭 (中國科學院院士,2017) 甘肅靖遠
病毒學家。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研究員。1969年3月生於甘肅省白銀市,籍貫甘肅白銀。1991年畢業於甘肅農業大學獸醫系獲學士學位,1994年獲甘肅農業大學獸醫病理學碩士學位,1997年畢業於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獲預防獸醫學博士學位。201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主要從事動物流感病毒研究。她發現了決定H5N1和H7N9禽流感病毒獲得感染哺乳動物能力、致病力和在哺乳動物間呼吸道傳播的關鍵分子及其相關機制,為H5N1和H7N9病毒的科學認知、風險評估、防控政策和疫苗研發提供了關鍵科學基礎。她創制的禽流感疫苗在國內外廣泛應用,產生巨大社會與經濟效益,為滿足國家重大需求做出了重要貢獻。
文丨Lance嵐
圖丨網路
編輯丨沫宇柒 Lance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