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 吉鴻昌

現實生活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在那個戰爭的年代,用自己柔弱的身軀扛起了保衛國家的重任,用自己的生命抵禦了日軍的侵略,換來了中國的長治久安。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捍衛了中華兒女的信仰,用自己的力量鼓舞著每一個人中國人的心。他們就是值得我們敬佩的軍人。當年,我國河南就有這樣一位抗戰老兵:他曾參加過包頭戰役、五原戰役等多場戰役,並且在坦克的碾壓下存活了下來,還把自己的兒孫培養成軍人。這就是主人公——劉六夫。

劉六夫

一、決心參軍‍

劉六夫出身於河南伊川縣的一個貧困家庭。他從小就飽受戰爭之苦。一家人為了躲避日軍的殘害,四處東躲西藏,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雖然當時劉六夫年紀很小,但是他卻在心裡暗自做了一個決定:要當一名軍人,保衛自己的國家。隨著年齡的增長,劉六夫報效祖國的想法越來越強烈,於是他決定參軍報國,那年他才17歲。

劉六夫

二、傷亡慘重

當時日軍加快了對我國的侵略,不僅侵佔了長沙還有南寧,南邊戰事一度處於膠著狀態。為了牽制日軍調兵南下,我方只有在包頭作戰才可以挽救當下的局面。就這樣,劉六夫跟隨部隊前往了包頭的主戰場進行戰鬥。經過長時間的作戰,我方成功的殲滅了城內的日軍,這極大地鼓舞了戰士們的作戰信心。然而,由於日軍很快的補充了戰略物資以及增派了作戰人數,他們開始開著坦克向我方進攻。

劉六夫

血肉之軀如何抵得過這龐然大物?就這樣,在坦克的碾壓下我方傷亡極其慘重。劉六夫所在的部隊也僅剩14人。然而日軍並沒有放棄攻擊,再一次開著坦克碾壓我方戰士。雖然我方又派出了140人抵禦敵軍,但最後只倖存了11個人。以劉六夫為首的11名戰士雖然在坦克的碾壓下存活了下來,但是也受了很重的傷。

劇照

三、送親當兵

後來,劉六夫又跟隨部隊參加了多次抗日戰役,幸運的是每次都活了下來。抗日戰爭勝利以後,他跟隨一批退伍軍人返回家中。由於父母的阻攔,劉六夫並沒有再次回到部隊,只能選擇退伍,然後留在農村當起了一位本本分分的農民。

但劉六夫對於自己沒有返回部隊的決定感到非常的遺憾。他為了彌補自己的遺憾,決定送兒子和孫子到部隊參軍。就這樣,劉六夫的7個兒孫先後參軍,成為了我國的一名保家衛國的軍人。

劉六夫

現在,劉六夫已經99歲的高齡。雖然他年紀很大,但是身體卻非常的健朗。不僅可以下地幹活,還經常到村裡給村民講解當年的戰事。劉六夫表示:我們要永遠銘記戰爭的痛苦。只有不忘國恥,為我們的國家不斷地做出貢獻,我們的祖國才能越來越好。

劉六夫

四、小結

戰爭雖然已經結束,但是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應該忘記慘痛的歷史教訓。我們不僅要學習這些軍人身上視死如歸的精神,更應該發奮讀書,努力學習文化知識,為了我國美好的明天不斷地努力和奮鬥!在此,我們也向退伍老兵劉六夫致敬!感謝他們為我們創造了美好的生活。感謝他們為祖國做出的貢獻。他們的精神將永遠定格歷史的長河中,我們將繼續傳承和弘揚這些退伍軍人身上的精神,積極地報效祖國!

12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遠征軍第六次攻打松山,一種新武器的使用,讓戰局開始扭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