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1943年1月,蘇德戰爭的局勢已經發生了逆轉,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使戰場的天平完全傾向了蘇聯一方。自此,蘇聯紅軍開始發動一系列的反攻戰役,包括沃羅涅日—哈爾科夫進攻戰役、北高加索進攻戰役,布拉斯諾達爾進攻戰役和大盧基進攻戰役,這些反擊行動皆取得了不俗戰果,收穫了大量國土!

但蘇軍高層沒能預料到的是,德軍並沒有因為斯大林格勒的失敗而徹底失去戰鬥力,相反,德國南方集團軍司令曼施坦因元帥正開始積極策劃,很快將向蘇聯紅軍發起兇猛的反撲!為此,他主動放棄了一些重要的前沿據點,誘使蘇軍不斷深入,拉長其戰線和補給線。此時,蘇軍在連續進行了三個月的進攻戰役後,行動變得愈加遲緩,而德軍卻趁機完成了兵力集結,德軍發動反撲的條件已經成熟。

開赴戰場的虎式坦克團

1943年2月,為了彌補之前戰敗帶來的大量兵力缺口,德國統帥部從防禦壓力較小的西線抽調大批奇裝滿員的部隊到東線戰場,而曼斯坦因在得到了從法國抽調來的5個滿編裝甲師的增援後,便指揮新組建的南方集團軍揮師向頓涅茨河與第聶伯河之間的蘇聯西南方面軍發起反擊,很快德軍的鋼鐵鐮刀便使蘇聯西南方面軍遭到重創,而其第5集團軍均更是被直接沖垮團滅。

3月6日,德軍開始向哈爾科夫發起進攻,戰至3月14日,蘇軍被迫放棄此前在2月份已被收復的重鎮哈爾科夫,並撤往庫爾斯克以南的奧博楊地區。為防止戰線徹底崩潰,蘇軍最高統帥部決定,把第1坦克集團軍從列寧格勒調往奧博揚地區鞏固防禦,第21和第64集團軍也由斯大林格勒調至這一地區。至此,蘇德雙方在庫爾斯克地區進入了相持狀態!

手執反坦克步槍的蘇聯步兵

曼斯坦因的這次反擊非常成功,但卻也在無意中造成了一個重要後果,那就是形成了一個以庫爾斯克為中心的突出部。在其北部,德國中央集團軍群重新佔據了奧廖爾一帶,在南面,曼斯坦因的南方集團軍群則重新奪取了別爾哥羅德地區。在突出部內的是蘇聯中央方面軍和沃羅涅日方面軍,這個局面對德軍相當有利,且非常適合德軍使用自己極為擅長的鉗形攻勢,從而一口吃掉突出部內的蘇軍。

被飛機擊穿頂甲的德軍戰車

對此良機,曼斯坦因這樣的天才戰將自然不會放過,他計劃透過從別爾哥羅德方向自南向北進攻庫爾斯克,並從奧廖爾向自北向南進攻庫爾斯克的鉗形攻勢,合圍並殲滅整個庫爾斯克以西的6個蘇聯集團軍。可以預見,一旦德軍在庫爾斯克取得勝利,將大大縮短德軍的戰線,增加這部隊的機動空間,提高己方的防禦能力。這項作戰計劃被命名為“堡壘計劃”,只有由於來自德軍統帥部高層的掣肘,在中間經歷了長達數月的準備時間後,開戰時間最終定為7月5日!

當然,蘇軍高層也不是沒明白人,知道這種狀況必然是有一場大戰要打的,於是蘇聯也沒有閒著,一直在緊鑼密鼓的備戰!1943年4月12日,蘇軍最高統帥部召開會議,斯大林聽取了朱可夫等人的彙報,然後討論和制定了蘇軍的行動計劃,決定必須在所有最重要方向上,而且首先是庫爾斯克突出部地區建立牢固的縱深梯次配置的防禦。根據獲得德軍情報和最高統帥部的部署,沃羅涅日和中央方面軍分別在庫爾斯克突出部的南北、正面建立大縱深、多層次、多地帶的立體防禦體系。

蘇聯坦克工廠

一是建立縱深防禦體系,在庫爾斯克突出部地域構築了八道防禦地帶和地區,縱深達250~300km,第一梯隊的每個集團軍構築3道防禦地帶,方面軍構築三道防禦地帶,草原方面軍構築兩道防禦地區,在敵人可能進攻的方向上,前3道防禦地帶由部隊預先佔領!

二是構築四通八達的塹壕和交通壕體系,在主要地帶構築四至五道立行塹壕和重火器發射點,並挖掘交通壕將之連線起來,利於兵力、兵器機動防禦。同時,為防敵坦克突擊,還挖掘反坦克壕,設定地雷場。

三是建立防坦克支撐點和反坦克地區,加強對坦克的防禦,將炮兵、坦克和自行火炮的火力同工程障礙物結合起來,構成全方位對敵坦克防禦體系,每個反坦克支撐點有3~5門反坦克炮,2~5門迫擊炮,和五支反坦克槍,而在最重要方向則加強有12門火炮,以增強防禦的穩定性!

四是發揮航空兵的作用,在戰役前夕,蘇軍的航空兵在在數量上已超過德國空軍,每個方面軍有一個700~800架飛機的航空集團軍,蘇軍利用航空兵加強空中偵察,為地面部隊提供德軍的位置和防禦情報,並利用殲擊機掩護地面部隊實施反突擊隊,對敵指揮所、機場和預備隊集結地實施轟炸,強擊航空兵使用反坦克炸彈攻擊敵坦克,用航空兵和高射炮彈奪取戰場制空權。

蘇軍攻擊機部隊非常兇悍

至此,到庫爾斯克會戰前,由於蘇軍準確的掌握了德軍在這一地區實施作戰的主要戰役意圖,在經過三個月的有針對性的緊張佈置後,蘇軍在庫爾斯克突出部地區建立起既能有效防守,又能實施進攻的大縱深、多層次、多地帶的立體作戰體系!

1943年7月1日,德軍正式確定在7月5日開始向庫爾斯克地區發動進攻,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坦克大戰即將拉開序幕!既然是雙方都極為看重的一場戰役,蘇德雙方都會最大限度的投入精兵強將,德軍的王牌是虎式坦克、豹式坦克,而蘇軍則是T34塔克!

虎式和豹式堪稱是二戰時期德國軍工業最偉大的傑作,虎式坦克配備88毫米坦克炮是克虜伯公司研發並生產,這是二戰時期殺傷效率最高的反坦克炮之一,此外德國人還為其配置了極為精確的卡爾蔡司Tfc9b瞄準器,這大大提高了打擊精準度。而虎式的裝甲相較於其他坦克也具有極大優勢,其車體前方裝甲有102毫米,炮塔正前方炮盾裝甲最厚達135~150毫米,即便是車身兩側和背部裝甲同樣達到了82毫米,恐怖的火力和超強的防禦能力讓盟軍坦克在大多數時候都不敢與虎式坦克正面交戰,相同的交戰距離,盟軍坦克拿虎式毫無辦法,而虎式卻能輕易將對方擊穿打爆!

德軍自行火炮

豹式坦克誕生的要比虎式更晚一些,其出現主要是為了應對蘇德戰場上出現的T34危機,因此在設計之初就結合了T34/76的許多特點和功能,如牽引系統、高效能引擎、行動裝置,以及傾斜裝甲等等。豹式坦克是德國第一種採取傾斜裝甲技術的坦克,雖然它的設計在某些方面類似於T34/76,但它卻是一個設計更為複雜坦克,而且體積更大、重量更重!豹式坦克擁有巨大的重疊負重輪和當時德國最先進的懸掛系統,使得它能夠快速的透過崎嶇複雜地形。豹式坦克裝備的75毫米坦克平雖然威力不及虎式,但貫穿能力極強,射速更快,同時,豹式還配備了兩挺mg34機槍,以幫助掃除地雷和對方反坦克步兵!

虎式坦克

如果說虎式和豹式體現的是德國精湛的製造工藝,T34則體現的是蘇聯軍工的設計智慧 ,T34坦克無論在裝甲火力還是動力方面都非常均衡,車身裝甲厚度都是45毫米,和德國的三號、四號坦克相當,但正面裝甲設計有32度的斜角,側面也有49度,炮塔是六角形,車身的斜角一直延伸至炮塔,使得T34坦克從正面看幾乎是一個直角三角形!斜面裝甲有兩個好處,一是炮彈擊中後容易形成跳彈,二是即便被擊穿,敵彈威力也會被最大限度的削弱!因此,當T34坦克被德軍75毫米炮擊中時,其45毫米厚、32度斜角的正面裝甲防護能力相當於130毫米,而49度斜角的側面裝甲就相當於100毫米,這樣的正面裝甲直接導致了在1941年德國坦克裝備的任何火炮在大於等於500m的距離上都無法擊穿它。當然,除了88毫米炮!

此役雙方不僅都拿出了各自的看家貨,且就部隊的機械化程度和火力密度而言,也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蘇聯沃羅涅日的中央方面軍共有133.6萬人,1.91萬門火炮和迫擊炮,3444輛坦克和自行火炮,以及2900多架飛機,在後方作為預備隊的的草原軍集團軍兵力達57.3萬人,7401門火炮和迫擊炮,1551輛坦克和自行火炮。

而此時,在整個東線戰場,德國陸軍人數已經增加到310萬人,擁有約有2700輛坦克和大量重炮,而參加庫爾斯克會戰的兵力約佔其總人數的25%,但是裝備了近70%的各式火炮和坦克,另有約2000多架飛機提供空中支援。總得來說,無論從兵力,人數,技術裝備數量,乃至空中力量的對比,蘇聯都毫無疑問佔有了絕對優勢!

德軍坦克縱隊

更重要的是,此時的蘇聯已經從戰爭初期的懵圈狀態徹底甦醒,全國的工業生產能力和軍隊動員能力全力拉滿。1943年,蘇聯共生產坦克和自行火炮2.47萬輛,德國生產坦克和自行火炮1.18萬輛,是德國的兩倍;蘇聯生產作戰飛機2.99萬架,德國生產作戰飛機2.52萬架,是德國的1.2倍;蘇聯生產火炮4.5萬門,德國生產火炮2.7萬門,是德國的1.67倍!

德軍俯衝轟炸機

到了戰役開始前,蘇聯的作戰部隊總人數已超過640萬人,士兵們士氣高昂,經歷戰火的洗禮後戰鬥技能和軍事素養也有了大幅提高,而厚實的家底則比雙方戰場上的戰損對比更能說明戰役的最終走向!

當然,德國人和蘇聯人都是信心滿滿,志在必得,大戰已是箭在弦上!

待續。

15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美軍部隊已成“空殼”,46個戰機型號中,只有兩個能“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