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區是我軍重要的軍事領導機關,我軍早在抗日戰爭時期,就設有軍區這一領導單位。新中國成立後,為了適應我軍的發展,我軍曾經進行過多次軍區劃分和改革,而尤以1955年和1985年變化最大。1955年的時候,我軍將當時六大軍區改劃為十二大軍區,後來到了1985年,我軍又合併為七個軍區。那麼,這七個軍區的司令員和政委都有誰呢?
首先是瀋陽軍區。這個軍區在合併的時候,司令和主要由劉精鬆和劉振華擔任。劉精鬆上將是湖北石首人,他是原軍事科學院的院長。上世紀六十年代,劉精鬆參加了援越抗美戰役,在這次戰役中,劉精鬆上將多次立功,並受到了上級領導的嘉獎,後來,我軍重新進行授銜,劉精鬆便晉升為上將軍銜。
劉振華上將在抗戰時期參軍入伍,他是山東泰安人。劉振華十七歲的時候便參加了八路軍,並履立戰功,像遼瀋戰役、平津戰役、解放海南島,以及抗美援朝等戰役,劉振華上將都參加過。上世紀七十年代,劉振華上將轉入外交領域出任我國駐阿爾巴尼亞的大使,後來,他又重返軍隊。2018年7月,劉振華上將在京病逝,享年九十七歲。
其次是北京軍區。合併後北京軍區的司令員和政委便是大名鼎鼎的秦基偉中將和楊白冰上將。秦基偉早在紅軍時期就履立戰功。在革命年間,秦基偉相繼擔任過我軍的師長等職,其戰功卓著,在我軍軍史上,也具有很高的地位。秦基偉中將曾獲得兩枚一級榮譽勳章,1988年的時候,他授封上將軍銜。
與秦基偉中將搭檔的政委是楊白冰上將。楊白冰上將是革命烈士楊闇公的弟弟。在抗戰時期,楊白冰上將就參軍入伍,他文武雙全,也深得中央領導的信任。
合併後濟南軍區的司令員是李九龍。和劉振華上將一樣,李九龍上將也參加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像遼瀋戰役、衡寶戰役等著名戰役,李九龍上將也都參加過。李九龍上將在1955年曾被授予少校軍銜,後來,隨著職務的提升,李九龍的軍銜也得到了提升。2003年11月,李九龍上將在京病逝,享年75歲。
與李九龍上將搭擋的政委是遲浩田。遲浩田上將是山東招遠人,他曾在抗日戰爭晚期參軍入伍。建國後,遲浩田上將曾率部參加了抗美援朝等戰役,並立下赫赫戰功。
合併後南京軍區方面的司令和政委分別為向守志和傅奎清。向守志17歲參加紅軍,並在長征途中履立奇功,後來到解放戰爭時期,他又相繼出任我軍師長等職,2017年9月,這位開國少將以百歲高齡在京病逝。
傅奎清中將機智勇敢,在抗日戰爭時期,他就履立戰功。解放戰爭時,傅奎清主要擔任團政委一職。1985年,傅奎清又由福州軍區政委正式轉任南京軍區政委,三年後,他榮升中將軍銜。
合併後廣州軍區的司令員是尤太忠。尤太忠是共和國的開國少將,他是河南信陽人。尤太忠從1982年開始,就長期擔任廣州軍區的司令員,後來到1987年,他才轉任軍紀委的第二書記。建國後,尤太忠曾與鍾期光等諸多開國將軍到軍事學院學習,不久,他學成畢業,便出任軍區司令員等職。
與尤太忠搭擋的廣州軍區政委是張仲先中將。張仲先中將在抗日戰爭時期曾擔任過連指導員等職,1988年,張仲先授封中將軍銜。
合併軍區後的成都軍區司令員是傅全有。傅全有上將參軍較晚,他是在解放戰爭時期參軍入伍的,他曾擔任過解放軍的後勤部部長等職。
成都軍區的政委是萬海峰上將。萬海峰上將在紅軍時期參軍入伍,他曾經擔任過高敬亭烈士的警衛員。萬海峰上將是原紅二十八軍的老紅軍戰士,他擔任過新四軍的團參謀長等職,像黃橋、孟良崮以及抗美援朝等戰役,萬海峰上將都參加過。2019年9月,萬海峰在京病逝,享年96歲。
在西北,蘭州軍區方面的政委和司令員是裡李宣化和趙先順。趙先順中將在抗戰時期曾擔任過我軍的班長、排長等職。解放戰爭時,趙先順中將率部開赴東北,後來,他便長期在東北任職,1985年,趙先順轉任蘭州軍區司令員,三年後,他授封中將軍銜。
與趙先順中將搭擋的政委是李宣化中將。李宣化中將於抗戰時期參軍入伍,他文武雙全,曾經參加過濟南、渡江等歷次戰役,2018年1月,李宣化中將在京病逝,享年9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