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實行軍銜制,共授予中將175人,其時從54年12月下旬重新啟動的評銜工作開始,至55年9月16日國務院第十八次全體會議確定中將授銜名單。中將人選從最初的上報200多人到最後授銜175人,中將名額與人選經歷了不小的縮減與變動。本文將為您詳細敘述開國中將175人產生的過程和人員變動。

1955年1月12日,總幹部部頒發了《評定軍銜的工作計劃》,提出中將以上軍銜,由中央軍委於55年1,2月間先行確定。對中將和少將軍銜的評定,首先由各總部,各大軍區,各軍兵種,各高等院校的黨委討論提名,人選評選後於55年1月底上報總政治部和總幹部部。總幹部部和總政治部對上報的中將和少將名單進行逐個審查與反覆衡量。55年3月中旬,總幹部部召開幹部部長座談會,對中將和少將名單交換意見。軍委各單位上報的中將人數有200多人(實際上報初評中將204人)少將有1100多人。名單上報毛主席預審時,毛主席認為中將的名單超過了200個,人數多了些,要求進行壓縮,削減中將名額,並提出讓各單位做做工作,一是讓一部分同志自願地降下來,二是讓年輕的同志讓一讓,待以後還有提升調整的機會。值得一提的是,在關於上報的中將與少將名單的報告上,毛主席還專門就皮定均的預評軍銜於55年2月間親筆信做了批示:"皮有功,少進中"。

根據毛主席的授銜指示,總幹部部和各大單位經過工作,將中將人數進行了壓縮。中將名額先後進行了四次削減與壓縮。第一次壓縮是在55年4月初,總幹部部邀請各大單位首長對中將、少將名單進一步的研究,經共同商議,於4月底通過了修正後的中將與少將名單,中將由原上報200多人壓縮到190人,少將由上報1100多人壓縮到820人,其中原正師級上報446人,削減了近四分之三共321人,最後正師級少將確定為125人。55年5月初,總幹部部將修正後的少將,中將名單呈報中央軍委審查。5月6日中央軍委召開會議初步審定後,總幹部部又將少將名單發給各大單位黨委,再次徵求意見。而總幹部部則對中將名單再一次進行綜合平衡與研究稽核。此時的擬授中將人選暫定為190人。

55年7月6日,經過近兩個月的綜合平衡與評議,中將名額又被壓縮了14人,總幹部部將擬授中將人選176人上報國防部長彭德懷(內容詳見鄭文翰著《秘書日記裡的彭老總》)。7月11日,中央軍委召開了會議,對少將以上預授名單進行審查確定。7月中旬中央軍委對兼任軍隊工作的地方幹部的軍銜進行了商議,為照顧起見,對地方黨委兼軍隊職務者的個別同志分別授予現役軍銜,其中中將方面增加了王恩茂1人,少將方面增加了汪東興,黃正清2人,而上將方面則增加了4人(烏蘭夫,趙爾陸,葉飛,謝富治)。8月2日,彭德懷向毛主席呈報了少將以上授銜名單,其中中將準備授予177人,少將授予808人,上將授予56人。毛主席收到彭總上報的少將以上授銜名單後,與中央領導人對少將以上名單進行了稽核,再次確定上將名額削減2人,中將壓縮為175人,少將壓縮為8百人。

根據毛主席的授意,總幹部部對少將至上將人選又進行了削減,由於原擬評上將中的徐立清與廖漢生二人主動讓銜為中將,因此原177名中將人選削減了4人,中將名額最終確定為為175人,原4名擬授中將改授少將軍銜,4人分別為:解方,陳沂,段蘇權,盧仁燦。

1955年9月16日,國防部向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呈報了少將以上授銜名單,國務院與當日召開了第18次全體會議,審議國防部上報的授銜名單,國防部呈報的中將名單為175人,國務院審議時通過了174人,提升賀炳炎由中將為上將,同時新增加了1人(吳先恩由少將提升為中將),中將名額仍為175人。55年9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舉行授銜授勳典禮,中將共授予175人,其中正兵團級1名(主動降銜的徐立清),副兵團級22名(含主動降銜的廖漢生),準兵團級53名(未包括由中將提升為上將的賀炳炎),正軍級96名(含由少將提升為中將的吳先恩),無軍隊級別3人。共和國軍隊首次大授銜,175名開國中將終於誕生。(明日連載各單位由中將改授其他軍銜的人員名單,待續中…)

27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1988年恢復軍銜授銜時,有多少人獲得了上將軍銜?擔任何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