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抗美援朝戰爭正式爆發。在總司令彭德懷的指揮下,志願軍連戰連捷,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打得節節敗退,然而志願軍勢如破竹的攻勢僅能維持七天左右,這並非是因為美軍的頑抗而終止,而是志願軍在這時已經幾乎是彈盡糧絕了,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更何況是如此高強度的作戰。
志願軍戰士向敵人發起進攻
古人云:“兵馬未動 ,糧草先行。”一支能征善戰的軍隊如果沒有糧草支撐也難逃全軍覆沒的命運。首批赴朝作戰的幾十萬志願軍將士的後勤補給可不是一個小數目,美軍就是掐住了志願軍後勤補給薄弱的這一軟肋,派出大批飛機晝夜不停地轟炸志願軍後勤運輸線。志願軍由於沒有制空權,而自衛反擊的高射炮又少之又少,根本無力應對美國空軍的大規模轟炸,只能處處被動挨打。
美國空軍的轟炸強度只有用瘋狂一詞來形容了,他們晝夜不停地轟炸,對公路、橋樑等交通樞紐和各交通設施進行嚴密封鎖。據美國空軍史料記載,有時整隊的B-29重型轟炸機甚至將全部炸彈傾瀉到一輛單獨在公路上行走的牛車,甚至是腳踏車頭上以此來取樂。在這種極高強度的空襲下,志願軍的後勤力量遭受了慘重的損失。
美軍對志願軍後勤補給線狂轟濫炸
首批入朝部隊配備的1300餘輛汽車,僅僅過了一個月就被炸掉了1000輛,平均每天就有30多輛車被美機炸上天。志願軍王牌38軍入朝時配備了100輛汽車,但是20天后就僅剩下6輛可以使用了。27軍的45輛車入朝7天就損失了39輛。運輸工具的大量被擊毀,導致志願軍後勤運輸更加困難,志願軍的口糧和副食很難得到及時補充。即使是得到少量補充,無論是白天還是晚上也不能生火做飯,因為哪怕有一點亮光都有可能招來美軍飛機的狂轟濫炸。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一種攜帶方便、易於食用的野戰食品誕生了,那就是在人民軍隊野戰食品史上留下了光輝一頁的炒麵。
為躲避空襲而在夜間行駛的志願軍汽車兵
炒麵製作簡單,食用方便,易於保管,時任東北軍區後勤部長兼政治委員的李聚奎將軍最先提出用炒麵作為志願軍的乾糧。李聚奎將軍讓東北軍區首先試製了一批炒麵送往前線試用,戰士們的反響極好,彭德懷總司令和幾位副司令親自品嚐了送來的炒麵樣品後也是讚不絕口,非常高興,於是他立即給國內發回緊急電報:“帶來的炒麵樣品甚好,把小麥磨成面後,速制送來!”從此以後,炒麵就成為了人民軍隊的第一份制式野戰食品。
正在裝運補給的志願軍運輸兵
時任志願軍副司令的洪學智曾回憶了炒麵的製作方法:當時炒麵是用百分之七十的小麥,百分之三十的大豆,高粱米或玉米等原料,碾碎炒熟後加百分之零點五的食鹽混合製成。配發給志願軍戰士時使用的是一條直徑約10釐米,長一米多的炒麵袋,行軍時志願軍戰士就將其斜挎在左右雙肩。就連美國第八集團軍司令官範弗裡特都對志願軍的炒麵袋印象深刻:“志願軍的糧食是用米和雜糧磨成粉狀而成,裝在一條長管形布袋裡,必要時可維持一名戰士16天的口糧。”其實志願軍的炒麵袋所儲存的炒麵僅僅能夠維持七天的攻勢作戰。
志願軍炒麵袋
據志願軍老戰士回憶,剛開始配發的炒麵非常棒,是用精粉加工炒成的,甚至裡面還摻有砂糖芝麻花生仁,好吃得很,但是後來由於後勤補給困難,炒麵的原料和質量都無法得到保證,粗糧所佔比例越來越高,吃起來又苦又澀,難以下嚥,吃到肚子裡還直冒酸水,大便乾結拉不出來。即便如此,由於供應量巨大,志願軍東北後勤部門不得不發動全國之力製作炒麵,以滿足前線志願軍將士的需要。甚至連周總理和一些中央首長都響應號召,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同人民群眾一起製作炒麵。
後勤人員正在製作炒麵
據三十八軍一位副排長朱光臣回憶,在部隊分發炒麵的時候,分到他手裡的炒麵袋上,竟然寫著新中國主管農業工作的中央首長鄧子恢的名字,他當時萬分激動。就連在功德林中進行勞動改造的國民黨戰犯都被動員起來製作炒麵,並且他們幹得非常認真,畢竟他們也希望自己國家的軍隊能夠擊敗所謂的“聯合國軍”。
炒麵的供應,保證了志願軍戰士們充足的戰鬥力,在志願軍中曾流傳這樣一段順口溜:“打過三八線,雪水拌炒麵”,這句順口溜也是當時志願軍將士日常生活的真實寫照。志願軍在行軍的時候由於時間緊迫,根本不會停下來休息吃飯,於是戰士們只好在行軍途中一把炒麵就一口雪來填飽肚子。由於天天吃炒麵,志願軍當中還流傳開了這樣一個段子:“說是毛主席打電話給高崗,讓高崗給志願軍多送一些好面,高崗耳背,聽成了給志願軍多送一些炒麵,於是大夥兒現在就只好天天吃炒麵了。”這雖然是玩笑話,可也從側面反映了志願軍野戰口糧的單一。
志願軍戰士在陣地上吃炒麵
隨著時間的推移,炒麵這種因應急而生的野戰口糧的缺陷也逐漸顯露出來,炒麵營養成分過於簡單,缺乏多種維生素,許多戰士患上了夜盲症。由於炒麵缺乏水分,吃多了容易上火,戰士們口中都吃出了大泡,不少人還得了口角炎,嚴重影響了志願軍戰士的身體健康和戰鬥力。
後勤人員向前線艱難運送糧食彈藥
當時的中央領導人也意識到了,炒麵這種東西,長期作為部隊主食是不行的。洪學智回國彙報工作時也將這一問題提了出來,毛主席聽說許多戰士由於缺乏營養而得了夜盲症時,更是急迫地要求給部隊增強營養,主席給志願軍後勤司令洪學智下令,要讓戰士們每天吃上一個雞蛋。這下可令洪學智犯了難,如果真的向朝鮮前線運送雞蛋的話,估計一個雞蛋也難以運上去,可主席的要求也不能不做,最終他想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就是往前線運送了大量雞蛋粉,食用雞蛋粉同樣也可以為志願軍戰士們補充營養。
抗美援朝戰爭中後期志願軍伙食大大改善
隨著朝鮮戰線的日益穩固,志願軍後勤補給壓力已經大大減輕了,志願軍的食物也變得豐富起來,在陣地僵持階段,有的志願軍部隊每天早上甚至都可以吃上豆漿油條了。但是志願軍戰士們還是忘不了炒麵,因為是它伴隨志願軍戰士們度過了一段最為艱難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