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在積極進行反登陸作戰準備時,也十分重視以攻勢行動鞏固正面戰線。在1952年12月召開的志願軍黨委會上,確定了1953年工作的基本安排是:鞏固正面陣地,加強東西海岸和縱深的工事;加強戰略第二梯隊,保持力量上的優勢,爭取主動;輪換部隊,調整機構;在堅守陣地的基礎上,積極進行作戰準備,以穩打穩紮、逐點蠶食、同時開刀、連續攻殲的辦法,在1953年的春、夏、秋季各組織一次戰術反擊作戰,整排、整連並爭取整營的消滅敵人。
當時朝鮮戰場上的交戰雙方仍處於均勢,志願軍在戰線上預定發起的攻勢,主要目的是向敵人施加壓力,迫其在和談中妥協。在進行抗登陸作戰準備時,志願軍為保持正面戰線的壓力,使敵人不能抽出更多的兵力,從1952年末至1953年4月以敵連、排據點為目標發起了47次進攻戰鬥,各進攻部隊均在完成殲敵任務後佔領了既定目標。
這一階段"聯合國軍"僅發起過個別試探性的小規模進攻,其中最重要的是1953年1月25日美7師向芝山洞南側高地(亦稱"丁字山")的進攻。防守高地的志願軍第23軍第210團的一個排依靠坑道打退了敵人的多次進攻。事後美國軍方也認為:"總的來說,'斯麥克行動'是一次慘敗。"志願軍這次防禦戰斗的成功,也進一步顯示出坑道防禦體系的堅固性。
1953年3月,蘇聯因斯大林逝世而需集中力量解決內部問題,希望在朝鮮早日停戰,在此形勢下週恩來於3月30日就戰俘問題提出了旨在打破僵局的新方案。為配合談判,3月31日,志願軍第9兵團司令員王建安建議於5月上旬發起全線戰役反擊,造成敵內部恐慌。4月1日,志願軍副司令員楊得志將此建議上報軍委,提出再發動戰役反擊甚好。4月3日中央軍委覆電同意,並指出要"在我確有充分準備下,舉行小規模的殲滅戰,每次殲滅敵人一兩個排至一兩個連"。隨後,毛主席又對朝鮮戰場形勢指出:"爭取和,準備拖。而軍隊方面則應作拖的打算,只管打,不管談,不要鬆勁,一切按原計劃進行。"
1953年4月20日,朝中方面和"聯合國軍"在板門店交換傷病戰俘,朝鮮停戰談判也將恢復。根據這新形勢,毛主席於4月23日要求志願軍"作好攻擊準備。至於停戰得早,或不要打以利談判,可則於五月間適當時機再行決定。"4月30日,在北京主持軍委工作的彭德懷指示志願軍:"增加戰術性的出擊次數,在有利情況下相機擴大戰果,一次消滅敵一至兩個連,使新到部隊輪番取得經驗和促進談判。戰役性的出擊照鄧華最近電準備。如五月談判無結果時,六月按計劃舉行"。
朝鮮停戰談判於4月26日恢復後,雖然取得了一些進展,美方卻在一些問題上節外生枝,南朝鮮李承晚政府則反對停戰。在此情況下,志願軍首長鑑於板門店談判尚有一些問題未解決,6月份以前停戰協定簽字的可能性不大,認為應發起反擊戰役。5月5日,志願軍司令部下達了夏季戰役的補充指示,強調戰役的目的"主要是消滅敵人,鍛鍊部隊,吸取經驗,以配合板門店的談判。同時,適當注意改善我現有陣地。"同時,志願軍黨委還確定了"穩紮狠打,由小到大"的作戰方針。這次戰役雖然仍是由一個個小的區域性反擊組成的有限進攻,而不是大規模的反攻,但是透過在全線進行,可以使敵人無法像上一年秋季那樣分頭對付志願軍在部分地段的攻擊,勢必窮於應付。
從5月13日至5月26日,志願軍進行了第一階段的反擊,以4個軍的兵力向敵前沿連以下目標進行了29次攻擊,大都完成了攻殲守敵並打退敵反撲的任務。
5月27日至6月16日,中朝軍隊進行了第二階段的反擊。志願軍的6個軍和人民軍一部共發起了65次進攻戰鬥。由於美國已表示願意停戰,李承晚則反對停戰,中方改變了原定以打美軍為主的計劃,以打南朝鮮軍為主。這一期間,攻擊目標的規模也提高到營團一級,最遠推進了6公里。
7月13日至7月26日中方進行了第三階段的反擊,這次反擊本身即成為抗美援朝戰爭最後一次戰役——金城戰役。
發起金城戰役的主要目的,是打擊以"釋放戰俘"為名破壞停戰談判的李承晚政權,迫其遵守停戰協定。在朝鮮停戰協定的各項條款都已達成協議之時,6月18日發生了李承晚集團以"釋放"之名扣留朝鮮人民軍戰俘2.5萬人的事件,準備參加停戰協定簽字的彭德懷於次日啟程,並於6月20日到達平壤。他在與各方交談後,於6月20日22時致電毛主席建議推遲停戰協定的簽字,"擬再給李承晚偽軍以打擊,再消滅偽軍一萬五千人"。
6月21日,毛主席覆電彭德懷指出:"停戰簽字必須推遲,推遲至何時為適宜,要看情況發展方能決定。再殲滅偽軍萬餘人,極為必要。"
志願軍根據彭德懷的建議和毛主席的決定,決心推遲停戰,以殲滅南朝鮮軍萬餘人和拉直金城以南的戰線為目標開始戰役準備。當時,中朝方面兵力空前雄厚,後方公路網已形成,海防有保障,前線為抗登陸作戰已囤積了8個月的糧食和大量彈藥,部隊有了豐富的陣地攻堅經驗,新入朝的各軍還急切求戰,這些都是抗美援朝戰爭開始以來從未有過的有利條件。經過半月的準備,在金城地區南朝鮮軍4個師的25公里的正面上,志願軍集中了第20兵團指揮下的5個軍(第21、第54、第60、第67,第68軍)以及第24軍,加上配屬的炮兵和工兵,總兵力達24萬人,同時還集中了1360門火炮和20輛坦克。這樣,志願軍不僅在兵力上形成3倍於敵的優勢,在火力上也形成1.7倍於敵的優勢。
7月13日夜,志願軍以6個軍發起猛烈突擊,一小時內全線突破金城方向的敵陣地。第二天天明後雲濃雨大,美國飛機難以出動,志願軍各部打破常規實行白天進攻,坦克兵也配合步兵向縱深發展。至7月14日黃昏,志願軍已於21個小時內在敵人以坑道和鋼骨水泥為主體的堅固防禦陣地內推進了9.5公里,創造了雙方部隊在陣地戰階段推進速度的最高紀錄。經3天進攻,志願軍在金城地區將戰線南推了七公里,並消滅了南朝鮮軍4個師的大部。鑑於進攻目標已達到,連日大雨又造成運輸困難,各部隊奉命在新佔領的陣地上轉入防禦。
"聯合國軍"依仗其高度機動能力,迅速調動兵力堵塞了戰役缺口並組織反撲。從7月17日至7月27日,志願軍第20兵團部隊主要利用臨時搶修的野戰工事,打退了美軍和南朝鮮軍7個師的連續反撲,守住了面積180平方公里的新佔地區。
為配合金城戰役,戰線其他地段的中朝部隊也對敵連以下的目標發起了廣泛攻擊。其中,第1軍和第23軍都同敵軍進行了反覆爭奪,各殺傷敵軍約3000餘人,戰鬥一直持續到7月27日雙方在板門店簽訂停戰協定。據中朝方面統計,金城戰役中共殲敵約5萬人,連同戰線上其他地段的戰果,殲敵總數約7.8萬人(其中俘虜3395人)。志願軍傷亡3.2萬人。
從1953年5月至7月,中朝軍隊以12個軍(其中志願軍10個軍,人民軍2個軍團)兵力發動的夏季攻勢,是陣地戰階段舉行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在政治上和軍事上都具有重大意義。金城反擊戰勝利後,朝鮮戰場上出現了自1951年夏季以來的最好形勢,與此同時中央軍委也考慮到繼續作戰有不利之處。從國內形勢看,第一個五年計劃已開始實行,而其中一些專案從年初準備反登陸作戰以來一直處於拖延狀態。從國際形勢看,友方都希望停戰,美國的態度也有所改變。綜合考慮到各方面的因素,中共中央、毛主席還是最後做出了接受停戰的決策。志願軍首長堅決執行了中央的決定,彭德懷對此時實行停戰表示可惜。20世紀60年代末,彭德懷還寫到:"當時我方戰場組織,剛告就緒,未充分利用它給敵人以更大的打擊,似有一些可惜。"
在朝鮮停戰前,美國為了向新中國施加壓力,曾大力鼓動臺灣國民黨軍攻擊大陸,不過蔣介石為儲存實力只肯做一些小股襲擾。在朝鮮停戰協定簽字前夕,7月16日國民黨軍出動了1萬餘人在福建東山島登陸,並向島上空降了400多名傘兵。人民解放軍東山島駐軍當即予以堅決抗擊,陸上部隊火速增援,國民黨軍在空降兵被殲和登陸部隊損失3000餘人的情況下登船逃走。當時臺灣國民黨軍只有剛從大陸敗逃去的50餘萬殘軍,在東南沿海如採取大股進犯,會為解放軍提供了一個求之不得的殲敵機會。蔣介石也深知這一點,絕不敢輕易冒險,美國的所謂"放蔣出籠"對朝鮮停戰並不發生什麼影響。
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正式簽訂,中國人民進行的抗美援朝戰爭在達到保家衛國和援救鄰邦的目標後就此結束。停戰是在雙方處於戰略均勢下實現的,不過中朝軍隊夏季攻勢卻在地面戰場上表現出中朝方面的優勢,停戰前最後一仗獲勝也在國際上顯示了中國方面是在勝利的情況下結束戰爭的。9月間,毛主席在談到金城戰役時就評價說:美國侵略者處於不利狀態,捱打狀態。如果不和,它的整個戰線就要被打破,漢城就可能落入朝鮮人民之手。我們的軍隊是越戰越強。今年夏天,我們已經能夠在一小時內打破敵人正面二十一公里的陣地,能夠集中發射幾十萬發炮彈,能夠打進去十八公里。如果照這樣打下去,再打它兩次、三次、四次,敵人的整個戰線就會被打破。
對於中朝軍隊此時有能力突破敵軍的正面陣地,"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也是承認的。他在隨後所寫的回憶錄《從多瑙河到鴨綠江》的第7章中也稱:"敵人能在任何時候集中足夠的人力,在他所希望的地點與時機突破我們的防線。若是敵人準備犧牲其生命獲得一個缺口,沒有一個防線能夠如此堅強而不為他所攻破。"
夏季攻勢雖然取得了很大的勝利,不過從戰略全域性看,中朝方面當時還不具備改變朝鮮半島上雙方整體力量均勢的條件。夏季攻勢中也暴露出一些弱點,志願軍將戰線迅速前推後,因天降大雨和敵機空襲,炮兵前移和物資前運又發生困難。戰果最顯著的金城戰役的攻擊物件,又是裝備和戰鬥力都低於美軍的南朝鮮軍。金城反擊戰的實踐表明,當時志願軍還缺乏向敵方實施深遠的持續進攻的能力,如戰爭繼續下去,仍然只宜在區域性地段實行目標有限的進攻。
當時志願軍確能打破敵軍的部分戰線並取得有限突破,不過若真的奪取了漢城,美國從維護其在世界上的聲望出發,必然進一步動員其巨大的軍事潛力來繼續爭奪,戰爭勢必持續下去。從長遠觀點看,這不利於中朝兩國進行和平建設。在這種目標有限的區域性戰爭中,毛主席審時度勢,在夏季攻勢的高潮中乘勝即收,單純從軍事角度看會有些可惜,對於中朝兩國的長遠利益和維護世界和平卻更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