梟龍戰鬥機和殲7確實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絡。我們有兩大戰鬥機製造單位,分別是成飛和沈飛。可以說在殲10之前,確實是沈飛一家獨大!無論是1956年開始生產的的殲5、到後來的殲6殲7,最早都是沈飛完成,可以說在這些戰鬥機上面,早期沈飛是技術最為豐富的,那麼,脫胎於殲7的梟龍戰鬥機,為何是成飛研發而不是沈飛呢?
先來看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成飛在上述幾款戰鬥機中雖然不是最早生產製造的,但卻是重要的參與者。殲5最早由成飛研發、生產製造,但後來成飛也加入了進來,並且負責了兩個型號的生產,那就是殲5甲和殲教5,其他殲5的型號都是沈飛生產,但這兩款型號的殲5卻是成飛技術積累的開始。再到後來的殲7,仍然是成飛最先生產製造,沈飛是後來的參與者。可以說,在早期中國的戰鬥機製造領域,成飛絕對一家獨大,實力遠超成飛。
但從殲7後期,成飛開始了超越之路。殲7在由沈飛研發成功並生產製造了早期型號,後來殲7的生產轉移到了沈飛和當時的貴飛,並且負責後續型號的改進,在型號改進方面,以成飛為主。成飛先後改進出了殲7I、殲7II、殲7III、殲7D等眾多型號,而這個時候的沈飛,開始了殲8的研發之路。
在成飛研發改進的這一系列殲7戰鬥機中,大部分是我空軍自己裝備的,但也有一些,就是為外銷而生。這其中,最經典的一款算是殲7FM。殲7FM在2000年的珠海航展上首次亮相,這款“超級殲7”最大的特點就是摒棄了殲7系列的機頭進氣道方式,機頭安裝有一部雷達,進氣道採用了與殲10相同的機腹進氣方式,這個時期的成飛,研發的殲10已經進行了首飛,而殲7FM也被稱為“小殲10”!
雖然這款戰機並沒有實際的批量生產,但由此也可以看出成飛已經可以把殲7的最大潛力挖掘出來了!事實上,殲7FM如果安裝當時最先進的電子裝置,完全能夠達到入門級三代機的水平。而殲7FM與梟龍戰鬥機的前身“超7”戰鬥機又有千絲萬縷的聯絡,這兩款殲7的“魔改型”,除了進氣道方式不同,其他方面基本一致!殲7FM出現的時間要晚於超7,也就是說,殲7FM事實上又是超7的改進版!
這個時候的沈飛,幾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殲8戰鬥機和對蘇27的研究上面,這兩款戰鬥機都是當時空軍的絕對主力,也是效能最先進的兩款戰鬥機,而此時的成飛只有一個殲10戰鬥機專案,並且進展頗為順利,“閒暇之餘”繼續研究殲7也就順理成章了,並且這其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巴空軍已經對超7戰鬥機專案表現了濃厚的興趣,可以想象,如果沒有巴空軍的需求,超7專案不會進行下去,因為殲8裝備、殲10正在研發的這個時期,空軍斷然不會再裝備一款改進型殲7。1991年,成飛為了可能的出口決定自己投入資金重啟殲7升級計劃,隨後巴方加入了進來,使得這一計劃順利進行,2003年,梟龍戰鬥機首飛成功。
可以說,無論是成飛還是巴空軍,最開始都沒有對梟龍的效能寄語更大的期望,成飛對其的定位就是一款入門級三代機,而巴空軍引進梟龍的目的就是替換Phantom5、殲6等早期二代機。但由於梟龍戰鬥機的機體設計頗為優秀,並且在此後的十年中我們在軍機領取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無論是機載電子裝置、雷達、還是武器系統等技術都可以實際應用於梟龍戰鬥機,由此,梟龍越改越先進。即將裝備巴空軍的梟龍III型戰鬥機,在效能上完全超過印空軍折騰了30年才出來的光輝戰鬥機,並且擁有與印空軍蘇30MKK展開空中對抗的實力!(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