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東北野戰軍是解放戰爭時期我軍擴充速度最快的一支戰略大軍,從1946年出關時的11萬官兵,2年之內來到遼瀋戰役時的102萬人規模。如此快速的擴張,在我軍的各個歷史時期都非常罕見。部隊擴充快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國軍派往東北的兵力有限,難以限制松花江以北的我軍部隊發展;我軍積極進行二線兵團建設的巨大作用等。

但是還有一個問題:軍隊擴充不是機械的累加人數,還需要充足的武器彈藥、後勤支援做保障。本來解放戰爭時期我軍的整體裝備水平就落後於國民黨軍,控制的全部國土區域也不到敵人的三分之一,東北解放軍兩年內兵力增長了九十多萬,無疑需要強大的後勤供給能力,不然這麼龐大的軍隊,很快就無法維持了。東野的槍支彈藥和軍糧到底是從哪來的呢?

百萬大軍的供需,是一個天文數字。東野野司十分具有戰略眼光,羅帥在其中起了尤其關鍵的作用。為了解決後勤問題,東野在東北地區建立起十餘家大中型兵工廠(第一家在琿春),能夠大量生產槍支彈藥及山野炮炮彈。尤其是位於大連的建新兵工廠,每月炮彈產量在2萬-3萬發。3年時間僅最關鍵的75口徑炮彈就造出來53萬餘發(國軍根本沒有這樣產能的工廠),因此不光東北部隊彈藥充足,連山東華野的山野炮彈藥都得益於該廠的供應。坦克、榴炮由於機械工序問題,戰爭時期我軍確實造不了,但輕武器的自給自足沒有任何問題。

東北解放軍之所以能建立大量兵工廠,保障軍隊擴張的武器供應,跟地緣因素關係密切。東北背靠蘇聯朝鮮,國民黨軍又被阻隔在松花江南岸,我軍有相對成片的解放區進行後勤建設,從事軍工生產。尤其是大連地區,處於蘇軍直接控制之下,建新公司的位置極佳,國民黨軍無法進行威脅,可以從容地進行生產,再加上日佔時期的工業和化學基礎,工廠產能很高。

軍需生產和糧彈供應,都需要充分的群眾基礎。建新工廠光工人就有將近9000人,接近一個師的規模,在戰爭年代成立這樣的大廠是很難想象的。東北的土地改革走在全國前列,尤其是北滿地區,近千萬人口得益於土改政策,分得了夢寐以求的土地,當地百姓無論是參軍還是支援生產、提供糧食,都有很高的積極性,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軍需補給問題。

而在早期東北我軍武器極為短缺(山東、華北趕赴東北的部隊有一半多沒有槍支),我軍充分發動百姓蒐羅遺留武器,靠此辦法獲得長短槍支12萬支以上,各型火炮數百門,以上多數為日械,甚至包括日式150毫米榴彈炮,俗稱“撿洋落”。戰爭初期這種不起眼的辦法,起了很大作用。

有朋友認為蘇聯在解放戰爭的東北戰場為我軍提供了先進蘇械,使得東北野戰軍裝備水平達到甚至趕超了東北國民黨軍的水平,這其實是有謬誤的。抗日戰爭結束後,蘇聯對我國的軍火援助僅出現在50年代的抗美援朝戰爭時期,1954年最後一批蘇式裝備送抵中國後,也再無軍火往來。而且蘇聯援華武器是有償的,解放戰爭期間我軍沒有得到過蘇械援助,也沒有為此支付過費用。

之所以有蘇聯支援的說法,跟特定的歷史條件有關。45年9月之前敵我兩軍都難以染指90萬日軍控制的東北地區,而150萬蘇軍南下中國東北,客觀上使得我國加速收回了這部分被侵佔的領土。而在我軍1945年9月向東北派兵後,蘇聯還掌握著日軍全部遺留的武器裝備。

部分日本關東軍的軍火庫提供給了早期的東北我軍;而隨著蘇聯對華政策日益明朗,1947年6月後,蘇方陸續將日軍裝備批次移交東北解放軍,數量之大,足夠武裝30餘個步兵團。這便是蘇聯支援說法的由來,東野接收的並非蘇械,而是經過蘇聯轉手後的日式裝備。至於蘇聯武器,解放戰爭時並沒有輸入到我國,我軍當年也沒有如此購買能力。

21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授銜時,一野司令部八位高階將領,分別授予什麼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