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日前,美國彭博社發表了題為“麻煩水域: 美國和中國可能在南海發生衝突”的文章稱,也許沒有哪個地方比南海能讓中美軍隊更加接近。而隨著拜登的當選,這片水域的邊緣政策可能很快就會上升,人們越來越擔心兩國軍艦之間的錯誤計算會引發更廣泛的軍事對抗。

如果相比於特朗普時期更側重所謂“恢復貿易平衡”,並且在其執政末期開始毫無控制的挑釁中國的核心利益。拜登時期這一關注點將被放棄,轉而在其他相對不那麼核心但也非常敏感的地方對中國進行武力威懾和施壓。很顯然,南海會是個美國下手的好地方。

南海首先嵌入了多個東南亞國家,對中國施壓美國可以向其東南亞的盟友和其他國家展示武力,如果再拉來一部分歐洲國家,就可以作為恢復與盟友軍事互信的起點。這種方式符合拜登恢復同盟關係的主張,也可以契合華盛頓瀰漫的反華情緒。與此同時,美國還可以不斷威脅中國在南海造島的安全,這些島礁恰恰是針對可能的美國從南海進入軍事幹預而準備的,美國試圖做的就是否定這些設施的合法性,並展示其能力。而如果在臺灣地區上使用軍事手段進行威懾,其結果很可能是不可控的,甚至直接爆發小規模武裝衝突,這也不符合美國的需求。

從這個意義上看,相對於特朗普時期,南海對抗是升級了。但是這種升級預計短期內不會超過奧巴馬末期的2016年,而奧巴馬的模式就基本上是建制派的傳統藝能。

那麼會真打嗎?並不會。如果要真打,美國應該選擇臺灣地區。

拜登仍然會尋求中美之間的衝突可控,並以此為中美關係部分恢復的開始。他並不尋求中美友好,事實上目前也不具備中美友好的基礎,但控制在雙方不爆發大規模武力衝突則在他的政治主張範圍內。由此,在臺灣問題上拜登也只會用軟性手段控制局勢,必要時激化或緩和,以此掌握主動。在南海則雙方都有一定的緩衝空間,軍事手段的控制能力要強很多。

所以我們很可能將回到2010-2016年的那種南海態勢,危險、可控而又令人反感並存。不過在雙方敵意比2016年更大的情況下,危險還是有所上升,控制就要更小心。此外,中國比2016年時更強,可以考慮選擇不捲入太多參與方的問題領域進行適當的主動,打亂美國的佈局。

局勢可控但也不樂觀,我們對此需有清醒認識。

18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彩虹-5“殺手”來了?中東小國研發無人機“剋星”威脅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