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為您聊的是東北野戰軍第五縱隊的故事。
萬毅中將
第五縱隊是以原來的遼東軍區的第一、第二、第三三個獨立師為基礎組建的。1948年的三月底,在這三個獨立師的基礎上組織成立了東北野戰軍第五縱隊,以原來的國民黨東北軍團長萬毅為司令員,以劉興元為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老紅軍吳瑞林為副軍長,唐凱是副政委。全軍有3.6萬人。
唐凱少將
當時各個野戰軍的部隊尚以縱隊來稱呼,但是很多野戰軍不願意叫第五縱隊。原因很簡單,在西班牙內戰時期,第五縱隊被看做是間諜的代名詞,很多老革命對這個名稱很忌諱。但是萬毅不信那套,領受了這個第五縱隊的番號,這支部隊也成了當時軍中獨一無二的“第五縱隊”。
這支部隊成立後即參加了遼西會戰,後來在1948年11月全軍番號大整編的背景下改稱為了解放軍第42軍。原來縱隊的領導班子基本承襲了下來,不過劉興元不再兼任政治部主任,新任主任為郭成柱。此時的部隊下轄124、125、126和155四個師,全軍有4.7萬多人。
劉興元中將
接下來的作戰中,42軍參加了平津戰役、發生在河南的安新戰役以及豫東豫西地區的剿匪作戰和鄂西戰役、川東戰役。部隊在完成任務後奉命駐防黑龍江,隸屬於東北軍區建制。
吳瑞林中將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這支部隊奉命作為首批作戰部隊赴朝作戰,立下了赫赫戰功。此時的軍長已經是老紅軍戰士吳瑞林。在1955年9月解放軍首批授銜時,部隊的首任軍長萬毅和副軍長吳瑞林以及首任政委劉興元、獲得中將軍銜。湖北黃陂籍老紅軍唐凱是少將軍銜,福建龍巖籍老紅軍郭成柱獲得少將軍銜。部隊最早的一批團級幹部多數獲得上校軍銜,也有的是大校。
因為原來的獨立師的戰士多數來自山東、冀魯豫解放軍的緣故,當時這支部隊的團級幹部中,有很多人來自山東,也有少數老紅軍幹部,當然,也有一些團級幹部來自河北。
郭成柱少將
舉例來說,372團團長張景耀來自河北安新縣,他在1955年獲得上校軍銜(後晉升為大校)。新中國成立後,張景耀擔任過解放軍軍長、廣東省軍區司令員等職務。這個團的副團長魏化傑來自河北獻縣,他也是1955年的上校軍銜。魏化傑曾經擔任過42軍的軍長、政委。
值得一說的是,《建國大業》中葛優飾演的人物原型就是魏化傑,不過當時的他是團參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