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們講了第一次印巴戰爭,講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矛盾根源,因為英國人設下的陷阱,印度和巴基斯坦走向了對立面,他倆為了爭奪克什米爾的控制權,展開了半個多世紀的對抗。而在第一次印巴戰爭中,印度就獲得了勝利,他們搶走了克什米爾約五分之三的地區,而巴基斯坦則只搶到了約五分之二的地區,在戰爭中吃了大虧。
對於這個結果,巴基斯坦方面非常不滿,畢竟按道理說,克什米爾地區居住的居民,大多數都是穆斯林,他們佔據了總人口的77%,就算按人口來劃分,也應該是巴基斯坦佔大頭。結果,印度卻先下手為強,搶走了大部分領地,只給巴基斯坦留下了約五分之二的地區,這讓巴基斯坦如何能忍?所以在第一次印巴戰爭結束後,巴基斯坦便展開了積極準備行動,打算一雪前恥。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第一次印巴戰爭的結果,克什米爾地區的民眾也非常不滿,特別是克什米爾地區的穆斯林,他們就非常抗拒印度的統治,並組建起游擊隊,與印軍進行較量。第二次印巴戰爭的起因,就是克什米爾游擊隊與印度軍隊交戰引起的,當時他們在印巴停火線附近展開了激烈交火,並將戰火引入了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為了防止事態進一步惡化,巴基斯坦方面便果斷出擊,對印軍展開了攻擊。
第二次印巴戰爭的時間是在1965年8月至1966年1月,本次戰爭以印度慘敗而收場。1965年8月初,因為不滿印度宣稱“克什米爾是印度的一部分”的言論,克什米爾游擊隊對印軍的軍事目標發起了襲擊,摧毀了印軍大量的哨所和補給倉庫。面對克什米爾游擊隊的襲擊,印軍立即展開了反擊,並很快將其擊敗。
而在打退了克什米爾游擊隊之後,印度並沒有選擇就此罷手,而是聚集起重兵,準備對克什米爾游擊隊的幕後主持者巴基斯坦進行報復。在1965年8月下旬的時候,印度便在印巴停火線附近聚集了6個師的兵力,朝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發起了進攻,將戰火燃到了巴基斯坦身上。
面對印度的強勢進攻,巴基斯坦方面也表現得非常果決,他們立即制定了代號為“大滿貫行動”的軍事行動,準備對駐守在查木布和喬裡安地區的印軍展開全面反擊。首先巴軍派出炮兵部隊,對駐守在查木布的印軍,展開了3個小時的炮擊。然而,巴軍又派出了第12步兵師,對查木布的印軍發起了地面攻勢,由於印軍在這裡駐守了大量計程車兵,所有巴軍進攻查木布,就遇到了極大的阻力,幾經拼殺雙方都損失慘重。
就在查木布僵持不下之際,巴軍又對查木布北面的馬達拉,發動了大規模攻勢。而在巴軍進攻馬達拉的時候,就要順利很多,在短時間內他們就佔領了大片區域,讓印軍陷入了被動。最終,透過巴軍的努力,他們便在查木布和馬達拉之間打開了2個缺口。而印軍方面害怕被反包抄,於是便主動將兵力撤到了德維河西岸地區。
這裡必須說一句,印軍這一撤退就是個敗筆,他們以為利用河道優勢,就能阻擋巴軍的攻勢,這根本就是痴心妄想,他們很快就被巴基斯坦空軍上了一課,被巴空軍搶佔了德維河的制空權,並被其擊落了4架戰機,這為巴軍渡過德維河,掃清了障礙。而在巴軍渡過德維河之後,巴軍就向這次行動的總目標喬裡安,發起了猛攻。
他們先是利用兩天的時間,攻佔了喬裡安的重要屏障——德瑞,然後又順勢清掃了喬裡安的外圍據點,這讓喬裡安陷入了孤立無援的狀態。最後,巴軍便朝喬裡安發起了總攻,將其輕鬆拿下。至此,巴基斯坦的“大滿貫行動”大獲全勝,開疆擴土500平方公里。
印軍在前線戰敗的訊息,引起了印度朝野的震動,不甘失敗的印度高層,立即就策劃了第二次進攻計劃,這次印度決定使用1個軍加第2獨立坦克旅,去直接進攻巴基斯坦,在印巴邊境開闢出一個新的戰場。9月6日,印軍不宣而戰,朝巴基斯坦的重要城市拉合爾發起了進攻,措不及防之下,巴軍節節敗退,很快就退到了亞克爾運河邊。
亞克爾運河是防守拉合爾的最後一道屏障,如果這裡被印軍佔領,那麼印軍就能攻破拉合爾,向巴基斯坦腹地發起進攻,這會給巴基斯坦的安全,帶來重大威脅。對此,巴基斯坦便決定死守亞克爾運河,不讓印軍佔領這裡。不過由於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地區,投入了大量的機動兵力,所以他們便無法派出太多的部隊在亞克爾運河駐防,最終防守亞克爾運河的重任,就落到了巴基斯坦空軍身上。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爭奪亞克爾運河,印巴空軍部隊還首次展開了大規模對戰,而在這次對戰中,巴基斯坦空軍就用超強的實力,碾壓了印度空軍,向外界證明誰才是老大。根據資料顯示,當時印度空軍的規模,其實要遠遠超出巴基斯坦空軍,他們擁有755架飛機,而巴基斯坦則只擁有141架飛機。從數量上來看,巴基斯坦方面完全不佔優勢。
但是巴基斯坦的戰機效能,卻要更勝一籌,他們擁有美製的F-86F“佩刀”式飛機和F-104“明星”式飛機,這在當時都是非常先進的戰機。除此之外,巴基斯坦還擁有兩座高功率的FPS-20型固定式預警雷達站,可以探測200千米的空域,這為巴軍提供了很好的預警作用。最終,在這兩大法寶的幫助下,巴空軍就取得了空戰的勝利,擊落了19架印度戰機,並摧毀了35架地面飛機,而巴空軍自己則只損失了8架飛機。
在巴空軍取得制空權之後,他們又對地面部隊提供了火力支援,這最終扭轉了戰局。對於這個戰爭結果,印度方面非常不服氣,於是他們便決定最後放手一搏,對查溫達地區發起進攻,只要印軍能佔領這裡,那麼他們就能切斷巴基斯坦和克什米爾之間的聯絡,這樣印軍就能透過消耗戰,磨到戰爭勝利。
為了攻下查溫達,印軍出動了200輛先進的坦克,這給巴軍帶了很大的壓力。在初次接觸中,巴軍就吃了大虧,被摧毀了97輛坦克,而印度方面只損失了12輛坦克。“首戰告捷”讓印軍非常高興,所以他們便立即發動了更大規模的進攻,派出了400輛坦克向查溫達趕去。
而這次巴軍就學聰明瞭,他們先是讓空軍打頭陣,挫敗了印軍坦克部隊的攻勢,然後又派出地面部隊,對印軍進行趁勝追擊。在地空協同作戰下,巴軍就取得了勝利,摧毀了印軍大約120輛坦克,迫使印軍停止了進攻。最終,在聯合國的調停下,印巴便再次達成了停火協議,將軍隊撤回了1965年8月5日前的所在地區,至此第二次印巴戰爭結束。
簡單總結一下,第二次印巴戰爭,可以說是巴基斯坦的復仇之戰,他們在這次戰爭中,做足了充足準備,以逸待勞擊敗了印軍。而在這次戰爭中,巴基斯坦空軍也發揮出了重大作用,向外界證明了他們的實力。在接下里的印巴衝突中,雖然巴基斯坦大多數都是失敗的一方,但巴基斯坦空軍卻仍然能在區域性戰爭中,保持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