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大閱兵上,隨新一代模組化突擊步槍亮相的還有新式衝鋒槍。無論從顏值還是設計,新式衝鋒槍已是世界頂級水平,這也反映出軍隊對於衝鋒槍的重視。其實,衝鋒槍誕生後很快進入中國,距今已近百年,要論誰是第一個大規模裝備衝鋒槍的國家?,不是別人,正是中國!
花機關:衝鋒槍的代名詞一戰中,大規模的塹壕戰讓各國軍隊發現:傳統單兵武器--栓動步槍雖然射程遠、精度高,但非常笨拙,不能滿足狹窄空間裡的近戰需求;雖然手槍被大量使用(如盒子炮),甚至被裝上彈鼓,但仍需一次一次扣動扳機,火力強度略顯不足。1915年,德國軍方向各槍械製造公司邀標,希望獲得一款小型、緊湊的自動步槍。
安裝彈鼓的MP-18
1917年,德國伯格曼公司天才設計師雨果·施邁瑟(雖然當時只是初級設計員)拿出了自己的第一件作品,一款只有80釐米長的9毫米全自動步槍,經改進後正式定型,這就是大名鼎鼎的伯格曼MP-18Ⅰ型衝鋒槍。其實,早在1914年,義大利就誕生了維拉·佩羅薩衝鋒槍,但因毛病過多,MP-18被公認為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衝鋒槍。
1918年,德國發動“春季攻勢”並投入了經過專門訓練的“暴風突擊隊”,這種精銳步兵小組習慣於滲透到敵人防線背後,從背後捅一刀,用強大的火力迅速瓦解敵方抵抗。除了長柄手榴彈,MP-18衝鋒槍成為“暴風突擊隊”最得力的武器。MP-18衝鋒槍的問世雖然對戰局沒有決定性影響,但引起了協約國重視,《凡爾賽條約》專門規定,德國作為戰敗國,禁止研發、製造、裝備衝鋒槍。於是,包括“盒子炮”、MP-18、MP-28衝鋒槍(增加快慢機)在內的大量武器被賣往軍閥混戰的中國。
北洋軍閥時期一名士兵手中的花機關
MP-18/28一進入中國,便以其火力猛烈、堅固耐用、維護簡便的優點獲得各派武裝力量的青睞。當時國內兵器分類中是沒有衝鋒槍概念的,直到抗戰勝利前衝鋒槍的正規叫法一直是手提機槍。1940年1月,由兵工署下發的《軍械統一名稱彙編》中,將槍類分成步槍、輕機槍、重機槍、高射機槍、手提機槍、手槍、訊號槍和擲彈筒等八種;衝鋒槍替代手提機槍,則是內戰爆發以後的事情了。
MP-18在中國有許多綽號,如“伯格曼”、“百格門”、“虼蚤籠籠(川軍)”、“豬籠機(粵軍)”等,但名聲最響,應用最廣泛的是--“花機關”手提機槍。“花機關”名字來源於這款衝鋒槍最明顯的外部特徵,槍管外有一個佈滿散熱孔的槍套,看起來像花一樣。MP-18全槍長81.5釐米、重4.17千克,採用自由槍機原理,射速400發/分,初速380米/秒,射程150米,使用20發彈匣或32發彈鼓,彈鼓明顯是受一戰中魯格手槍使用的32發彈鼓影響。
安裝彈鼓和槍托的魯格手槍 在MP-18未大量裝備前 廣泛用於塹壕戰
雖然效能不錯,但“花機關”結構簡單,全槍只有30多個零件,雖然主要部件也是機加而非衝壓,但減少了旋、削、磨等工序,對機床的精密性要求不高,便於仿製。國內最早生產“花機關”的是上海兵工廠,是在1923年開始生產的,瀋陽、大沽、鞏縣、漢陽兵工廠緊隨其後;。再後來,幾乎所有的軍閥控制的兵工廠和修械所都開始仿製。該槍最初口徑是7.65毫米,為與“盒子炮”子彈通用,仿製型號大多改成了7.63毫米口徑,太原兵工廠(閻錫山的寶貝疙瘩)生產的“花機關”口徑為11.43毫米,原因下文會解釋。
仿製的型號五花八門 圖為彈匣在下方的“花機關”
可考證的MP-18首次參戰是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財大氣粗的奉軍購買了大量MP-18,敢死隊員人手一支,邊衝鋒邊掃射打得直軍潰不成軍。井岡山時期,朱德有一個警衛班全部裝備花機關,每遇危急關頭,朱德往往親自拿著“花機關”戰鬥在最前線。1932年,第四次反圍剿時林彪率兵攻打宜黃,王耀武就是把自己的警衛組成機動小分隊,依靠每人一支“花機關”,硬是堵住了紅軍在城牆上開啟的缺口,使紅軍無功而返。
紅軍同樣大量繳獲和裝備了“花機關”,1935年,在飛奪瀘定橋的戰鬥中,紅軍22位勇士,17人裝備了“花機關”,靠密集的彈雨,壓制住了對岸碉堡內的火力。1936年西安事變中,張學良指揮的東北軍特務連與蔣介石衛隊交火時,手持武器也是“花機關”。
紅軍抗日先鋒軍中的花機關
美國湯普森衝鋒槍:靠中國和美國黑幫熬到二戰翻身的世界名槍上個世紀20、30年代,手提機槍中最著名有兩款,除前述MP-18系列,還有美國湯普森。美國研製衝鋒槍起步也非常早,約翰·湯普森(John Thompson)將軍於1916年創立奧托軍火公司,專注於衝鋒槍的研發生產。1919年,湯普森衝鋒槍原型M1919A1問世,該槍使用一個容彈100發的大彈鼓,發射美軍.45ACP標準手槍彈,射速高達1500發/分,100發子彈4秒鐘就能打光。
湯普森公開展示樣槍,並將其稱為“塹壕掃帚”,以爭取軍隊的訂單。可惜湯普森衝鋒槍在當時太超前了,加之沒有經過實戰檢驗,保守的美國軍方選擇了昂貴而笨重的路易斯輕機槍;湯普森又向警方推銷,依然未獲青睞。1922年,最早出現了M1921衝鋒槍的銷售記錄,但銷量極少,除警察外,沒有軍隊將其作為制式武器。
1925年,代工廠柯爾特一共只生產了3000支,其中56支被賣到中國,裝備了孫中山的衛隊。某種程度上,正是這些衝鋒槍改變了歷史。1922年,陳炯明叛變時,孫中山衛隊就是手持湯普森衝鋒槍,擊退了叛軍對越秀樓的多次圍攻,為孫中山先生撤離爭取到寶貴時間。湯普森衝鋒槍一戰成名!
綏遠抗戰百靈廟大捷後的中央軍,注意手中衝鋒槍
雖然在中國聲名鵲起,湯普森依然步履維艱。時值美國政府頒佈禁酒令,各地黑幫靠販運私酒謀取暴利,黑幫衝突、火併時有發生,湯普森衝鋒槍因為短小精悍、火力強大深受黑道喜愛,成為匪徒的標準裝備,因其連發時“嗒嗒嗒”的槍聲很有節奏感,還獲得了“芝加哥打字機”的綽號。在很多黑幫電影,如《教父》中,都能見到湯普森衝鋒槍的身影。
晉造湯普森衝鋒槍 標記
與“花機關”相比,湯普森衝鋒槍效能更先進,射速至少是“花機關”的3倍,生產工藝也更為複雜,製造成本也更高。自1923年廣東兵工廠小批量生產,國內多家兵工廠都有仿製,只是產量不高,只有劉湘和閻錫山的兵工廠產量較大,特別是太原兵工廠(1927年前叫山西軍人工藝實習廠)。在湯普森之前,太原兵工廠負責修理並少量生產“花機關”,之後開始仿製湯普森M-1921,使用20發彈夾和50發彈鼓,但因為彈鼓成本和製造難度都很高,以20發彈夾為主。
原版湯普森M-1921槍管長270毫米,仿製後槍管長度增加至395毫米,滿足晉綏軍增加射程的需求。晉造湯普森衝鋒槍與配套彈藥產量很大,僅1928年至1930年間,就月產900支,為方便製造與後勤,太原兵工廠連仿製的MP-18也改為了11.43毫米口徑。另外,有統計顯示,1928年到1935年間,四川軍閥劉湘下屬21軍武器維修所,也就是後來的重慶武器修理所,共生產川造湯普森4700餘支。
湯普森衝鋒槍大量裝備
直到二戰,依託《租借法案》,湯普森衝鋒槍獲得法、英等國和美國軍方大批量訂單。在誕生20年後,經過改進的湯普森衝鋒槍大量投入戰場,併成為一代名槍。1944年底美軍改用M3系列衝鋒槍,大量湯普森衝鋒槍被淘汰給蔣軍,36個美械師就裝備了不少“湯姆槍”。資料顯示,截止1945年4月底,國民政府通過租借法案從美國獲得的“四五手提機槍”已達44145支;
1948年,“四五口徑機槍交貨實數12975枝”,大多數是湯普森衝鋒槍,此外,“四五口徑彈藥交貨實數2.66億發”。當然,運輸大隊常大隊長一向非常慷慨,不少湯普森被解放軍繳獲。湯普森裝備解放軍後,在近戰、夜戰中顯示了巨大威力,立下赫赫戰功,國民黨第二兵團司令官邱清泉、整編74師師長張靈甫都是被湯普森擊斃的。僅1949年淞滬戰役中,一次繳獲湯普森衝鋒槍3415支。
大規模列裝,中國領先世界MP-18系列衝鋒槍及其仿製品在舊中國的保有量是相當驚人的。西北軍與直魯軍在豫東大戰時,西北軍韓復榘部一次戰鬥就繳獲該槍上千支。20、30年代,幾乎各路軍閥都編制有大量的衝鋒槍部隊:川軍、陝軍等地方武裝也都整營、整連地列裝“花機關”;閻錫山更是將晉造湯普森衝鋒槍普及到每個連一個班,另外還成立獨立的衝鋒槍分隊,晉綏軍衝鋒槍裝備比例在當時居於世界首位。中國不但比美軍裝備衝鋒槍早上十多年,更比號稱最早將衝鋒槍集中編成整連、整營規模的蘇聯紅軍早上近20年。
舊軍隊一支裝備了花機關和盒子炮的手槍隊,算是當年的特種部隊
-
1 #
-
2 #
小米加步槍怎麼回事?
-
3 #
主要是衝鋒槍操作簡便,當時國內沒時間練兵,也沒那麼多子彈做訓練!否則,美國都人手一支衝鋒槍
為啥抗日戰爭中國民黨軍隊中使用衝鋒槍的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