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軍世】最近的照片顯示,柬埔寨軍隊還在使用蘇聯ZIS-3型76毫米加農炮(1942年型號),堪稱“二戰兵器博物館”,看到炮身,歷史感油然而生,這是二戰中最好的火炮之一。
ZIS-3型76毫米加農炮是二戰時期,蘇聯常用的一種火炮,是在ZIS-2炮架上加裝新炮管後定型,1941年年底ZIS-3開始生產,全長約6.095米,到防盾的上切面,全高為1.375米,炮管口徑為76.2毫米,炮管為41.6倍徑,32條右旋膛線,全長3.169米。
該炮的穿甲能力很不錯,使用BR-350A穿甲彈,在2000米的距離上能擊穿53毫米垂直裝甲,在1000米的距離上,能擊穿67毫米垂直裝甲,即便裝甲有60度的傾角,也能擊穿55毫米,500米的距離上,能擊穿75毫米厚垂直裝甲防護,在1942年虎式坦克出現之前,能夠扛住這麼強火力的坦克,多數只能靠運氣。
ZIS-3的戰鬥全重1.15噸,行軍狀態全重1.85噸,因為重量比較輕,當時蘇聯的各種卡車,甚至可以使用吉普車進行拖曳牽引,情況緊急時,牲畜或者炮兵人力也都可以拉動轉移,不過速度和距離都會大幅縮減。
一個ZIS-3炮班有8人,其中炮長、副炮長各1人,炮手6人,一炮手開閉炮閂,二炮手裝填,三炮手負責引信,四、五、六炮手負責彈藥,五、六炮手在行軍狀態時還要負責開車。
在德軍由坦克組成的裝甲突擊力量面前,蘇軍利用ZIS-3組建了多個反坦克炮團等編制,是蘇軍在二戰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種火炮,德國克虜伯軍工的火炮首席工程師曾說過,德國的火炮比英法的都要好,但是ZIS-3應該是二戰中最好的火炮,甚至比德國火炮還要好,更擁有生產工藝簡單、價格低廉的優點,更加適用於當時大規模戰爭爆發的情況。
而在戰爭前期和中期,德軍也俘獲了很多的Zis-3,一向“勤儉”的德軍,對這型炮很滿意,並改為FK 288r的編號使用,德國士兵還將其稱為“咻碰炮”,主要是形容炮彈速度快,“咻”地發射出去,然後就能“碰”撞擊在目標上。
戰爭進行到1942中期以前,當時的德軍坦克主要以三號和四號為主,蘇聯ZIS-3加農炮的火力可以擊毀德軍任何坦克,不過隨著德軍更大更重,更護能力更強的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出現,ZIS-3就開始變得力不從心了。
不過在蘇聯衛國戰爭前期,這型大量生產,並猛烈打擊了德國坦克的火炮,還是蘇軍手中非常重要的火力裝備,同時便於大量生產的特點,也事情成為可以大量使用抵抗德軍,蘇軍士兵信任的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