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0月,在瓜達爾卡納爾戰役進入高潮之際,為了掩護日本陸軍第2師團主力攜帶重武器登島增援,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採取了一項背離日本海軍傳統思維的冒險之舉,派遣戰列艦突入鐵底灣,對美軍亨德森機場實施夜間炮擊,摧毀其飛機和設施,壓制美軍航空部隊,為陸軍攻佔機場,扭轉瓜島戰局創造機會。
慄田艦隊挺身炮擊在山本的嚴令下,對此次作戰持反對意見的第3戰隊司令官慄田健男海軍中將只好率領麾下的"金剛"、"榛名"號戰列艦,與"五十鈴"號輕巡洋艦和9艘驅逐艦組成挺身攻擊隊,於10月11日由特魯克出擊。第2航空戰隊的"隼鷹"、"飛鷹"號航空母艦伴隨出動,提供空中護航,在晝間始終保持6架零戰在艦隊上空巡邏警戒,防備美軍空襲。10月13日上午,南進途中的慄田艦隊得知前夜先行前往炮擊的日軍艦隊遭遇美軍伏擊敗北,重巡洋艦"古鷹"號、驅逐艦"吹雪"號被擊沉,五藤存知少將重傷不治。然而,開弓已無回頭箭,慄田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前進。
10月13日入夜後,慄田艦隊以28節航速向瓜島急進,於當晚23時前後進入鐵底灣,岸上的日本陸軍部隊用篝火和燈光為艦隊指示機場方位,同時日軍水上偵察機也飛臨機場上空,並投擲照明彈,協助艦隊確認目標。23時17分,慄田下達了戰鬥命令。23時37分,旗艦"金剛"號的356毫米主炮在20500米距離上使用三式通常彈開始射擊,一分鐘後"榛名"號也使用零式通常彈向機場方向開火。經過岸上炮兵觀察哨和空中偵察機的校正後,兩艘戰列艦轉入無修正的急速射擊,一排排重磅炮彈劃過夜空,墜落在亨德森機場主跑道為中心約2000米的範圍內,爆炸聲從岸上隱隱傳來,不斷騰起的火光映紅了熱帶夜晚的天際線。10月14日0時13分,日軍艦隊抵達炮擊航線的終點,全體轉向180度,於0時20分開始第二輪射擊,此時"金剛"、"榛名"號的通常彈都已耗盡,轉而使用一式穿甲彈繼續射擊,直至0時56分慄田下令停火,全艦隊以29節航速高速脫離戰鬥,向西北方向撤退。
根據日軍記錄,10月13日至14日夜間的炮擊行動持續了1小時19分,"金剛"號主炮發射三式彈104發、一式彈331發,副炮發射27發,共計462發;"榛名"號主炮發射零式彈189發、一式彈294發,副炮發射21發,共計504發;兩艦合計發射966發炮彈。在炮擊過程中,日軍艦隊曾遭遇美軍127毫米岸炮的反擊及美軍魚雷艇的襲擾,但未造成任何損傷,日方僅有的傷亡是"榛名"號彈藥庫內9名水兵因高溫罹患熱射病,1人死亡,作戰可謂相當順利。
在瓜島戰役前期,亨德森機場也曾多次遭遇日艦炮擊,大多是驅逐艦的127毫米艦炮,威力有限,而遭到戰列艦大口徑主炮的轟擊還是第一次(實際上也是最後一次),給美軍造成的心理震撼相當強烈。美軍陸戰一師的作戰日誌以"瓜島最壞的一天"為題記錄了當夜的情形:"機場上到處都是敵人的炮彈,爆炸時大地也跟著顫抖,飛機和汽油桶東倒西歪,士兵們只能鑽到戰壕裡,抱著腦袋瑟瑟發抖……"在14日天明後,慄田艦隊炮擊的效果顯現在美軍面前,機場主跑道上佈滿彈坑,無法使用。"仙人掌"航空隊的90架飛機(一說96架)損失過半,有48架被擊毀(也有54架、65架之說),還有35架戰鬥機和7架轟炸機可以使用,但是機場上存放的航空汽油幾乎全部被燒燬,殘存的飛機也無法升空。幸運的是,美軍人員傷亡意外的輕微,僅有41人陣亡,其中包括6名飛行員。
趁著亨德森機場暫時癱瘓的機會,6艘滿載部隊和物資的日軍運輸船靠岸,但還沒等它們卸下貨物,美軍空襲接踵而至。先是來自深遠後方的美軍B-17重型轟炸機的高空轟炸,接著是美軍航母艦載機的襲擊,多艘運輸船沉沒受傷,大量來不及解除安裝和轉運到內陸的物資被毀。此外,亨德森機場也迅速恢復了機能,號稱"海蜂"的美國海軍工兵很快就將一條受損較輕的戰鬥機跑道修復,並利用藏匿在密林中的備用燃料讓"仙人掌"航空隊的飛機重新升空作戰。另一方面,美軍從後方緊急調遣飛機增援瓜島,並空運燃料以解燃眉之急。在多方努力下,亨德森機場即便在持續遭遇日軍炮擊和空襲的情況下,從未徹底喪失作用,始終猶如懸在日軍頭頂的利劍,令其寢食難安。
"大和"上陣是個問題縱觀慄田艦隊炮擊行動的過程和結果,可能會讓人產生這樣一種印象:金剛級的356毫米艦炮還是威力不足,那麼讓日軍最強的大和級戰列艦用460毫米主炮進行轟擊,是否就能讓亨德森機場徹底癱瘓呢?這倒是一個可以探討的問題。
關於將"大和"號派往瓜島炮擊機場的話題,日本作家阿川弘之在其著名傳記作品《山本五十六》中曾提及,1942年9月24日,大本營作戰參謀辻政信陸軍中佐登上"大和"號求見山本,當面要求海軍盡力協助護送陸軍部隊增援瓜島,會面時山本非常動容地說:"如果情況需要,我甚至可以讓'大和'號開赴瓜島,去掩護陸軍奪回瓜島的登陸作戰!"這番話讓辻政信感動得熱淚盈眶。然而,此事是否真實不得而知。在其他資料中,當時山本只是簡單地應承了陸軍的要求而已。
姑且不論山本是否對辻政信說過那樣的話,讓"大和"號開赴一線參戰這件事,恐怕即使是籠罩在"軍神"光環下的山本也做不了主。"大和"號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戰列艦,竣工服役還不到一年,又是聯合艦隊旗艦,被視為日本海軍的圖騰象徵,其地位遠非艦齡已近30年,戰鬥力相對最弱的金剛級能比。而且,在日本海軍的傳統觀念中,戰列艦的任務就是在艦隊決戰中擊敗敵方戰列艦隊,是艦隊的核心力量,除非在日本海海戰、日德蘭海戰那樣的場合下,否則是絕對不能輕易出動的。派遣金剛級已經可以說是離經叛道了,要是連"大和"號也要以身犯險,那在日本海軍保守派眼中簡直就是大逆不道!所以,沒有海軍軍令部乃至大本營的首肯,山本也沒辦法動用"大和"號。
如果要把"大和"號派往一線,終日在"大和酒店"裡享用美食、吹著冷氣的參謀們估計會最先跳出來反對,誰會願意放棄安逸的後方生活呢?就算山本本人恐怕也不太情願吧。此外,"大和"號出動耗費的燃料相當多,這對於遠離大後方,燃料運輸困難的特魯克基地而言,也是一個不小的壓力,這也是制約"大和"號作戰的重要因素。所以,至少在1942年10月,讓"大和"號冒死突入鐵底灣,炮擊美軍機場是不現實的。不過,我們不妨按照慄田艦隊的行動模式,推演一下大和級執行炮擊任務的效果。
"大和"能否做得更好?毋庸置疑,如果以2艘大和級取代2艘金剛級擔負炮擊任務,則打擊威力將大幅提升,前者的18門460毫米艦炮相比後者的16門356毫米艦炮,不僅數量上多2門,而且口徑也大得多,炮彈重量和威力難以相提並論。金剛級356毫米艦炮發射的穿甲彈重量為673.5公斤,高爆彈重量為625公斤;大和級460毫米艦炮發射的穿甲彈重量為1460公斤,高爆彈重量為1360公斤,相差了一倍都不止!一艘金剛級單輪齊射的最大彈藥投射重量為5388公斤,而一艘大和級為13140公斤,幾乎是前者的2.5倍!此外,460毫米艦炮的射程高達42000米,而356毫米艦炮的射程為35450米,這意味著大和級擁有比金剛級更大的打擊範圍。
除了單輪齊射的炮彈數量和重量外,要衡量單位時間內的打擊威力還要看射擊速度。大和級的460毫米主炮完成彈藥裝填最短時間為29.5秒,理論上可達到2發/分的最大射速,但是隻能在3度仰角固定裝填,因此在完成一次射擊後到重新裝填並恢復到射擊角度,時間要超過30秒,所以大和級的射速至多在1.5~1.8發/分。如果再考慮進行彈著校正和射角修正等因素,則時間會更長。日本海軍炮術權威黛治夫海軍大佐估計大和級在完成第一輪射擊後,最快也要1分鐘後才能開始第二輪射擊。
在實戰狀態下,戰列艦主炮射速能達到1發/分已經是極限了。這一點也可以從慄田艦隊的炮擊中得到印證,2艘戰列艦除去轉向時間,累計開火時間為72分鐘,發射主炮炮彈918發,相當於打了57輪全齊射,平均1分15秒射擊一次,約合0.8發/分。這還是在對岸上固定面目標射擊所能達到的射速,而"金剛"、"榛名"號在戰前的炮術訓練成績一向是名列前茅的。這裡就當大和級艦員超水平發揮,能夠達到理想的極限射速1發/分。考慮到大和級的最高航速為27節,不及金剛級的30節,因此進入戰場和退出戰鬥都需要更多的時間,在保證黎明前儘可能脫離美軍航空攻擊範圍的前提下,其對機場的炮擊時間會比金剛級更短,姑且按60分鐘計算。2艘大和級以1發/分的平均射速持續射擊1小時,可以向目標發射1080發炮彈,累計投射彈藥重量為1468.8~1576.8噸。
通過上述計算表明,如果以2艘大和級為核心對亨德森機場進行炮擊,在一小時內可以將多達1500噸鋼鐵和炸藥丟在美國大兵的頭上,其恐怖程度要遠遠超過金剛級的炮擊。考慮到單發炮彈的威力更強,的確可能給機場造成更大的破壞,跑道的損毀程度將更為嚴重,機場上的所有飛機、油料和彈藥都可能被付之一炬,美軍的人員傷亡也會更多,將使亨德森機場徹底癱瘓。
炮擊機場作用有限但是,依然存在三個客觀因素會讓大和級的炮擊效果受到削弱。首先,大和級的炮彈並不完全適合岸轟任務。戰列艦的彈藥以穿甲彈為主,主要依靠動能擊穿敵方戰艦裝甲,因此彈壁較厚,裝藥較少,以大和級的九一式穿甲彈為例,全彈重量為1460公斤,裝藥僅為33公斤,所以打擊陸上目標效果不佳;零式通常彈和三式通常彈分別相當於榴彈和榴散彈,更適合攻擊陸地目標,但它們的延時引信不太可靠,在瓜島的鬆軟土質上容易失靈,造成啞彈;三式彈記憶體有數百個燃燒子彈,可產生3000度高溫,附帶猛烈的燃燒效果,是炮擊機場的最佳彈藥,但這種彈藥穩定性不好,容易發生自燃自爆,1943年6月"陸奧"號戰列艦的爆炸沉沒就被懷疑與三式彈有關,在1944年10月的錫布延海海戰中還發生過三式彈炸膛,導致主炮損毀的事故,此外三式彈射擊時對炮管的磨損更嚴重,大量發射會縮短身管壽命。
■1944年6月塞班島,一位美軍陸戰隊員坐在一枚未爆的406毫米炮彈上檢查靴子。在岸轟任務中,啞彈現象普遍存在。
其次,以高效著稱的美國海軍工兵部隊的能力使我們有理由相信,即便是大和級將亨德森機場徹底破壞,"海蜂"們也能在短時間內將其修復。畢竟這座機場本質上只是一座前線野戰機場,幾乎沒有永久性設施,也沒有修復難度很大的水泥跑道,只需要平整地面、鋪設帶孔鋼板,就可以具備起降條件,恢復作戰機能。這對於擁有大量機械化工程裝置的"海蜂"來說不算什麼難事。所以,大和級能讓亨德森機場喪失作用的時間也不會太長,短則三四天,多則一週,除非日軍能夠持續進行打擊壓制,否則美軍都能將其及時修復。
最後,從慄田艦隊炮擊後,日軍運輸船隊的遭遇可以判明,日軍在瓜島戰區面臨的空中威脅其實來自三個方面:駐亨德森機場的岸基機;美軍航空母艦的艦載機;駐深遠後方機場的遠端轟炸機。日軍艦隊的炮擊只能壓制機場的岸基機,但對於航母艦載機和遠端轟炸機無能為力,尤其是航母艦載機部署非常靈活,反應迅速,對於日軍水面艦艇的威脅也非常大,除非日軍艦隊將美軍航母擊沉或將其逐出戰場,僅靠炮擊機場依然無法完全掌握瓜島戰場的制空權,而沒有制空權也就談不上扭轉戰局。
綜上所述,日軍單純地以艦炮夜間炮擊機場並不能對瓜島戰局產生決定性影響。筆者以為要讓戰列艦炮擊發揮更大的作用,除了壓制美軍岸基航空兵外,還應該策應支援陸軍對機場的地面攻勢,換而言之,要敢於在晝間繼續停留在鐵底灣,並在岸上陸軍指引下炮擊機場周邊的美軍防禦陣地,協助陸軍達成突破,佔領機場,進而派駐己方航空部隊進駐,只有那樣才能改變瓜島戰役的結局。當然,要實現上述意圖,首先要保證炮擊艦隊在晝間能夠得到充足的空中掩護;其次,陸海軍的作戰行動必須要高度協同,嚴絲合縫。對於日本陸海軍而言要做到那種密切協同,恐怕比打敗美軍更有難度!
-
1 #
-
2 #
高水平的文章,贊
大和上陣,美國陸戰一師估計就被團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