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圖為被集束炸彈覆蓋的自行高射炮

自從戰爭的形態進入機械化時代之後,武器的先進與否對於戰爭結果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而作為一種非常強大的武器,集束炸彈雖然在國際上聲名狼藉,卻依然被各大軍事大國廣泛裝備,千里焦土只需一瞬?聯合國呼籲共同抵制這一殺器,禁止集束彈藥公約簽署國家眾多,為什麼中美俄都拒絕簽字?原因非常簡單,因為現代戰爭還需要集束炸彈,就如同核武器一樣,五常國家都必須掌握,但不一定要在實戰中運用。

圖為採用集束彈頭的炮彈

集束炸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戰時期的蘇德戰場,當時德軍使用子母彈投放大量延時起爆的小型殺傷炸彈,阻止蘇軍工兵維修機場跑道等設施,而蘇軍也採用攻擊機投放大量小型反坦克炸彈用來打擊裝甲叢集,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在針對日本的戰略轟炸當中,美軍大規模使用了集束燃燒彈,而現代意義上的集束炸彈,出現在在越南戰爭時期,隨著軍事技術的不斷髮展,除了最早的航空炸彈之外,炮彈和火箭彈也開始採用集束戰鬥部,殺傷效果成倍提升。

相比普通炸彈,集束炸彈的構造並不複雜,其主要結構僅有一個用於容納子炸彈的殼體和內部的大量子炸彈,在投放之後,殼體開啟,子炸彈透過火藥彈射或是空氣動力等方式脫離,散佈在一塊較大的區域當中,無論是對命中精度的要求,還是最終的攻擊效果,集束炸彈相比普通炸彈,都有相當大的優勢。

圖為美軍陸軍短程戰術導彈散佈子炸彈

同時,由於集束炸彈的殼體本身只起到容器的作用,只需要更換子炸彈的種類,就能打擊不同型別的目標,使用殺傷彈,可以打擊大範圍內暴露的軟目標和輕型車輛,使用末敏彈,則能對機械化叢集實施一錘定音式的打擊,相比使用傳統炸彈,一次只能摧毀一個或數個點目標,集束炸彈覆蓋面廣的特性,大大提升了攻擊效率。

數量眾多的子炸彈雖然打響了集束炸彈的招牌,但是也帶來了非常嚴重的二次傷害問題,受制於戰場環境的影響,集束炸彈散佈的子炸彈當中,總有一些會成為未爆彈,就算單枚集束炸彈產生的未爆子彈藥數量不多,但是在大規模使用集束炸彈的背景下,積累起來的未爆彈就會形成相當恐怖的威脅,在越南,科索沃,伊拉克等美軍曾經大規模使用集束炸彈的地區,當地平民依然面臨未爆彈的死亡威脅,經常有人畜因誤觸未爆彈而被炸受傷或者身亡。

圖為一枚散佈失敗的集束炸彈

由於集束炸彈不人道的特性,2008年全球100多個國家簽署了《國際禁止集束炸彈公約》,全面禁止集束炸彈的生產,使用,銷售,儲存,要求各國限期銷燬庫存的集束炸彈,不過,中美俄三個頂級軍事強國,卻並沒有在這份公約上簽字,作為一種效能超群的武器,完全沒有必要為了追求國際上的虛名,而讓本國軍隊在作戰時自縛手腳。

12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不得不認,世界最強加油機A330M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