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首艦“斯普魯恩斯”號,於1972年11月鋪設龍骨,此後18個月內又有6艘按照基本型標準建造的“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陸續開工。不過,就在首批“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在船臺上逐漸成型時,蘇聯核潛艇技術革新的腳步也沒有停下。以671型攻擊型核潛艇為例。671型基本型自1967年入役的K-38艇開始,到1974年12月最後一艘竣工,共建了15艘,其中4艘由海軍部第196造船廠承建,其餘11艘由海軍部第194造船廠建造,全部都在蘇聯北方艦隊服役,後有3艘轉入太平洋艦隊,該型艇核反應堆可靠性差。在潛艇的批次建造期間,潛艇的武器裝備得到加強,包括裝備使用火箭助推魚雷的新型的反潛系統、改進型線導魚雷和全新的導彈系統。

比如,轉劃太平洋艦隊的3艘基本型671型(K-314、K-454、K-469)在建造中就進行了改造,具備了用533毫米魚雷發射管使用火箭魚雷綜合體RPK-2“暴雪”系統的能力。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761型K-398號增加了額外的裝置用來測試新的線導魚雷TEST-71,同時671型的最後一艘K-481號也進行了類似的改裝。而在基本型671型攻擊型核潛艇不斷進行技術革新的同時,明確以美國海軍航空母艦戰鬥群為作戰物件的火力增強型671型也開始出現。

早在671型步入初步設計的1960年初,美海軍開始裝備新的核動力航母,這對於蘇聯來說是一個極大的威脅,為了對付美國的航母,蘇聯在潛艇方面採取了兩條腿走路的辦法,第一加大巡航導彈核潛艇及其配套系統的開發,第二為攻擊型核潛艇配備威力足夠大的魚雷武器,然而經過紅海軍的論證,目前紅海軍裝備的各種魚雷(核魚雷除外)都無法對美國的大型航母等構成嚴重威脅,論證的結果是擊沉美國的新的大型航母需要命中8~10枚甚至是更多的533毫米魚雷,而在當時蘇聯潛艇只能採取兩枚齊射的方式進行攻擊,另外這還不是最要命的,蘇聯現有的533毫米魚雷射程太近只有15~20千米而在反潛縱深區外圍使用魚雷低速攻擊則大機率會被敵方輕鬆規避,而潛艇必須突破30~40千米縱深反潛區,這對於潛艇來說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有大機率被敵方的反潛兵力摧毀,因此研製新一代的魚雷武器被提上了日程。

1961年11月,紅海軍和蘇聯造船工業部共同下達了研製650毫米口徑魚雷的指示,之所以採用650毫米口徑有兩個目的,一是650毫米口徑可以提高魚雷的體積,從而提高戰鬥部重量和燃料攜帶量來提高魚雷的破壞力和航程,二是650毫米口徑的魚雷發射管可以做到一管多用,還可以發射同口徑的反潛導彈。671型是一款非常出色的潛艇設計,在其基礎上安裝安裝新一代魚雷和火箭魚雷系統無疑是非常正確的決定。正是在這樣的一種思想的指導下,1963年,SKB-143特種裝備設計局以671型為基礎,研究新的671RT型攻擊核潛艇,“RT”是俄文中火箭魚雷綜合體(反潛導彈)的縮寫(ракето-торпеда),該設計方案仍然由Г·Н·切爾內舍夫領導團隊進行設計工作,1967年7月15日該方案獲得批准。該方案蘇聯代號“Сёмга”,即“大西洋鮭/鮭魚”,北約代號維克托II級(即V-II型),北約最初把它命名為“Uniform”級,其最大的特徵為火力加強,所以稱其為“長鯊魚齒的鮭魚”也不為過。

671PT型的設計圖紙於1966年4月完成,並於1967年7月15日透過設計技術檔案審批。1968年4月,蘇聯政府指定海軍部第194造船廠和紅色索爾莫沃造船廠(亦稱高爾基造船廠/112造船廠)生產。1971年4月2日,首艇K-387在112造船廠開工,1972年9月2日下水,1972年12月30日竣工,1973年1月31日服役。1974年9月28日,在第194造船廠建造的第一艘671PT型K-495艇開工,並於1975年8月26日下水,1975年10月被運抵賽沃洛德文斯克海軍基地,在那裡它順利通過了工廠測試和國家正式驗收。與671基本型相比,671RT的艇體有了一定程度的改進。比如為了降低潛艇的噪聲,671RT型的動力艙採用了一種全新的設計——兩級的減振浮閥,該設計的具體方式為將主減速箱體和汽輪發電機裝在汽輪機組的一個整體框架上,框架本身又和一箇中間的過渡框架固定,形成所謂的雙層減振,從而降低了振動和噪聲。

值得指出的是西方潛艇出現類似的設計,已經是冷戰末期的海浪級了。可見該設計的先進性。但同時該設計也增加了動力艙的長度,使艙內可利用空間減少。671RT型的動力系統並沒有太大的改變,只是將兩臺分別為200千瓦的DG-200柴油發電機組改為1臺460千瓦的DG-460柴油發電機,其能確保當反應堆有故障停堆時,功率更大的柴油發電機功率可以保證用輔助推進電機在潛望鏡深度航行或者對蓄電池進行充電。值得一提的是671RT型的首艇K-387在推進系統也進行了特殊改進,採用了兩座五葉螺旋槳串聯對轉的方式。在內部結構方面671RT型比671型多出了一個艙室,由於安裝了新的650毫米魚雷發射管,因此潛艇的艇首部分必須延伸以增加儲備浮力,因此增加了一個水密艙,其實際上是將原艇首艙一分為二。

另外出於對保證潛艇浮航狀態下不沉性的考慮,I艙還有一個水密的水平甲板,將艙室分成上下兩部分,這樣當破損進水時不會淹沒全艙。在水聲和艇電系統方面,671RT型也有所升級,1976年以後開工的幾艘671RT型將原來的MGK-300“紅寶石”綜合聲吶系統換成了更新的MGK-400“盧比肯”綜合聲吶系統,除此之外原來的MG-509高頻基鎮換裝為MG-519型。除此之外艇電系統方面671RT型最重要的改進當屬在指揮塔圍殼後部安裝了新的拖曳式通訊天線,這種被稱為“破雷衛”甚低頻拖曳浮標天線,其在160米深的水下接受甚低頻波段的訊號,這顯著提高了671RT型的協同作戰能力和作戰隱蔽性。不過671型與671RT型最大的不同在於武器系統的改動,671RT型將位於下方的4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的中間兩具換成了650毫米魚雷發射管(每個發射管配3枚魚雷,共6枚),相比於533毫米魚雷發射管,650毫米魚雷管的長度從533毫米的8米,增加到了11米,為了安裝該發射管,魚雷艙的結構也進行了一定的改動。

671RT型上新裝備的650毫米魚雷發射管帶來了一些全新的武器,這主要是指新型的650毫米魚雷。1973年,位於列寧格勒的中央水動力儀表所根據蘇聯海軍關於新一代大型熱動力魚雷的要求,在原有的533毫米53-65M型魚雷的基礎上,開發出了新一代的65-73型650毫米熱動力反艦核魚雷,相比於原來的59-65M,新的65-73型650毫米重型魚雷全長9.14米,重4750千克,戰鬥部為15~20千噸當量的核彈頭,主要動力來自於一臺功率1000千瓦的2DT型渦輪發動機,航速50節時航程為50千米,採用直航作戰模式,可單枚發射或兩枚齊射,最大發射深度100米,魚雷會自動上浮至7-14米航行,然後在目標附近引爆核戰鬥部。這款新一代魚雷成為了蘇聯潛艇手上對付美國航母的王牌…….

14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中印邊界對峙進入嚴冬,印度軍隊浮現五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