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1906年英國“無畏”號戰列艦的入役正式標誌著世界海軍進入無畏艦時代,在此後的十多年時間裡,世界各海軍強國間展開了建造無畏艦的海軍軍備競賽。作為當時的新興海軍強國,美國在這場造艦競賽中也毫不示弱,建造了多型無畏艦,為日後成為世界頭號海軍強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美國無畏艦的始祖便是兩艘並不怎麼起眼的南卡萊羅納級戰列艦。它們的出現標誌著美國海軍新時代的開始。

整整一個世紀之前,兩艘灰色的鉅艦悄然加入了美國海軍的戰鬥序列。這兩艘戰艦就是“南卡羅來納”號和“密歇根”號戰列艦,這兩艘常常被現代海軍迷所忽視的戰艦卻是當時美國海軍最大、最先進的主力艦。兩艘南卡羅來納戰列艦入役之時,英國海軍劃時代的“無畏”號戰列艦已經加入現役,在不少漫不經心的觀察者看來,兩艦的建成僅僅是象徵著保守的美國海軍終於跟上了英國海軍的發展步伐。很少有人注意到的是,兩艘“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實際是美國海軍技術的一次飛躍式的進步,標誌著美國戰列艦設計思想大幅度領先於英國海軍,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但從效能資料上來看,“南卡羅來納”號和“密歇根”號並不怎麼出色,排水量、航速和主炮數量相比同時代無畏艦並無什麼優勢。然而,南卡羅來納艦卻採用了將主炮塔以揹負式方式佈置在戰艦的中軸線上這一突破性佈局,結果這兩艘8門主炮的南卡羅來納戰列艦在排水量比10門主炮的“無畏”號在主炮數量少兩門、排水量少2000噸的情況下,仍與後者具有相同舷側火力和舷側裝甲帶。而這種佈局此後也成為世界各國主力艦的基本佈局。南卡萊羅納級戰列艦的設計思想雖然先進,但受制於當時美國船舶工業的能力,兩艘戰艦雖然早在1904年秋就開始策劃設計方案,但直到近6年後才加入現役。艦炮技術的革命性發展

20世紀初,全球範圍內出現了為戰列艦安裝單一口徑重型艦炮的趨勢,英國海軍的“無畏”號戰列艦通常被視為這種變革的象徵,而這種變革本身也是始於19世紀末的戰列艦艦炮技術發展態勢的必然結果。大約在19世紀80年代,大型戰艦通常僅配備少數射速極慢的大口徑艦炮,但是隻有它們發射的炮彈才能夠穿透敵方戰艦的重型防護裝甲。當時的一些海軍專家認為,這些重型艦炮的射擊速度過慢,以至於它們在很大程度上無法有效攻擊敵艦(尤其是航速較高的型號)。別出心裁的義大利人設計出了幾乎不安裝防護裝甲但是航速較高的戰列艦,它們裝備了當時口徑最大的重型艦炮。

19世紀80年代末,使用黃銅彈殼的速射(QF)艦炮研製成功,這種艦炮能夠大幅度提高射速。當戰列艦採用了中等口徑速射艦炮後,它們能夠擊穿敵方戰列艦防護裝甲較薄的部位。1890年,世界海軍強國已普遍為其戰列艦安裝7"4門重型(通常為305毫米或343毫米)慢射速艦炮,再加上多門中等口徑速射炮。美國最初不具備製造速射炮的能力,因此美國海軍只得選擇203毫米艦炮作為速射炮的替代手段。雖然這種過渡型艦炮的射擊速度遠高於大口徑主炮,但射速仍然低於速射炮。1898年,隨著美國工業技術水平的提升,已經沒有必要在新建的戰列艦上保留203毫米過渡型艦炮。然而在美西戰爭中,這種過渡型艦炮的表現卻好於重型艦炮。在沒有進行深入分析的情況下,美國海軍決定在未來新建的戰列艦上仍然保留這種過渡型艦炮。因此,1898年之後的美國戰列艦設計方案將艦炮口徑分為三種主要型別:重型(305毫米);中型(203毫米);輕型(當時的6英寸152毫米以及此後的7英寸/178毫米)。

與此同時,大口徑艦炮的射擊速度也得到了提高,從過去的每5分鐘發射1發炮彈提高至每分鐘發射一發炮彈(甚至更快)。口徑較小的二級主炮(如203毫米和254毫米)雖然射速更快,但在這方面的優勢已經大幅度降低。19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使用的克虜伯和卡內基防護裝甲能夠在作戰射程內防護152毫米和203毫米艦炮的攻擊。由於新式防護裝甲的品質較好,因此能夠降低厚度,同樣重量的裝甲可用於為艦體其他部分提供防護。這種變化使得此前以混合方式配備中型速射艦炮與重型艦炮的做法已沒有太大意義。

1900至1904年,在主要海軍強國訂購(或至少設計)的戰列艦中,至少將部分此前配備的中等口徑速射艦炮代之以重量大得多的非速射艦炮。合乎邏輯的下一步驟是放棄所有未被列入二級主炮,同時配備部分用於防範敵方魚雷艇攻擊的超輕型艦炮。

魚雷和艦炮火控技術的飛速進步同樣指明了類似發展方向。當時普遍接受的觀點是,在海戰中艦炮射擊的毀傷效應具有累積性--戰艦的受損程度不斷增大並最終沉沒。另一方面,如果戰艦在水下遭受敵方攻擊,一或兩次此類攻擊就能夠造成致命毀傷。由於戰列艦同時配備魚雷和艦炮,並且有可能在海戰中使用這兩種武器,因此較為明智的做法是在敵方大型戰艦發射魚雷之前將其擊沉。因此,一些國家的海軍(尤其是美國和英國海軍)對射程超過魚雷的艦炮產生了興趣。

在這種射程(1902年對於美國海軍而言是2740米,大約相當於4年前艦炮射程的兩倍),即使是當時配備的203毫米艦炮也無法擊穿戰列艦的防護裝甲。因此,美國海軍在其大型裝甲艦上配備了254毫米艦炮,它預計這種戰艦將在未來海戰中與戰列艦共同實施作戰行動。

失誤不斷的設計流程

1900年前後很長一段時間內,美國海軍的裝備採購、建造主要是受一些直接聽命於海軍部長的局級部門的控制。在19世紀80年代,美國為現代化“新海軍”建造第一批戰艦的設計工作不盡人意,這部分是因為海軍部所屬各局的協調存在問題。為解決該問題,時任美國海軍部長的本傑明·特雷西於1889年組建了負責協調各局行動的造艦委員會。

此後,美國海軍在美西戰爭中的經歷使海軍部長約翰·朗相信,當時已經有必要建立一個主要負責在和平時期制定戰爭計劃的顧問委員會一一被稱為美國海軍總委員會,該委員會最初由杜威擔任主席。建立於1884年的海軍作戰學院主要是作為美國海軍思想庫發揮作用,該學院的高階班負責在戰術兵棋推演中測試新式戰艦的設計構想。每年夏天,該學院都在位於羅德島州的紐波特舉行一次會議,主要研究美國海軍面臨的重要問題。美國政府很自然地對海軍施加了影響,而當西奧多·羅斯福1901年開始擔任總統後,美國海軍有了一位對發展海上作戰力量具有濃厚興趣且精力充沛的強勢支持者。

在通常情況下,總委員會主席向海軍部長提出建議,再由後者向建造委員會提出一般性要求。在海軍技術發展相對穩定的時期,這種體制不會造成嚴重問題;提出要求的對應該建造具備哪些效能的戰艦具有相當清楚的認識。建造委員會通常會基於“要麼接受要麼放棄”的原則提供替代設計方案;當美國海軍選擇其中某種戰艦後,海軍部各局負責提出設計方案。

而在技術突然發生變化的情況下,事態就變得相當複雜,例如1902年發生的相關情況。在這種背景下,設計人員雖(原作者:張巨集飛)然能夠提供在名義上符合特定需求的方案,但這些方案實際上很難令人滿意。此外,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美國海軍內部出現了某種越來越強烈的情緒,即擔負一線作戰任務的部隊認為,它們對海軍部各局的影響幾乎微不足道,後者被視為極端保守的部門。戰列艦設計思想的突然轉變使得這種不滿情緒逐漸公開化,並且由此改變了美國海軍在此後90年的基本執行方式。

在上述力量平衡體系中,國會成為重要因素之一。從19世紀90年代末到1902年,美國戰列艦的排水量從12500噸增大至16000噸。國會非常想控制造艦成本及排水量。根據1903年春達成的一項妥協條件,國會批准向海軍提供2艘小型戰列艦(排水量為13000噸的愛達荷級)以及3艘排水量16000噸級的型號。

走向“全重型艦炮”戰列艦

在海軍部各局提供的替代上述兩艘13000噸級戰列艦的所有方案中,有一份於1902年5月起草,依據該方案設計的戰列艦配備12門254毫米艦炮(美國設計人員此前一直受命研製小型戰列艦,這主要是因為國會可能強行要求呈報它批准建造的所有戰艦降低排水量)。因為相關部門傾向於採用混合口徑艦炮的常規戰列艦,因此該方案被拒絕。

最重要的是,國會可能不願意接受排水量超過16000噸的戰列艦。即便如此,當時普遍形成的共識是,戰列艦設計應該採取有別於混合口徑艦炮的重大調整,即採用類似於10門254毫米艦炮的單一口徑設計。在這方面最有名的公開理論表述源於義大利海軍首席造艦專家維托裡奧·庫尼伯蒂,他在1903年版《簡氏戰艦》上撰文指出,英國皇家海軍應該建造一種全部裝備305毫米艦炮的戰艦。可以說,早在“無畏”號下水兩年多前,此類戰列艦的設計構想已經在國際海軍界廣泛流行。

在美國國內支援建造單一口徑艦炮戰列艦的人士中,最著名的要數美國海軍的霍默·龐德斯通少校。1902年12月,他向羅斯福總統呈交了一份報告,在該報告中,龐德斯通強烈要求建造排水量大幅度增加的戰列艦。在該報告的附件中,龐德斯通建議將當時的305毫米與203毫米口徑艦炮的組合更換為280毫米和228毫米艦炮組合。1903年6月,美國海軍造艦專家華盛頓·埃爾文·錢伯斯進一步發展了龐德斯通的設計思路,並向海軍作戰學院提交了一份“全重型艦炮”設計方案。錢伯斯的建議之所以具有重要意義,是因為他是一位訓練有素的海軍技術專家,一直向該軍種提供切實可行的設計方案。1903年夏季,在海軍作戰學院舉行會議期間進行的兵棋推演表明,1艘配備12門280毫米或305毫米艦炮(其中8門位於舷側)的戰列艦的綜合作戰能力相當於3艘常規戰列艦。最終,此次會議傾向於建造新型戰列艦並提出了相應設計需求。

基於上述情況,總委員會於1903年10月正式提出了實施新式戰列艦可行性研究專案的要求,該艦配備12門305毫米艦炮以及數量儘可能多的76.2毫米反魚雷艇艦炮。上述要求成為“南卡羅來納”號和“密歇根”號設計方案的起源。明確設計需求是總委員會擔負的新職責,它此前的主要職能是制定作戰計劃,但也提出了一份與美國國家戰略相匹配的長期造艦計劃。該委員會採取了前所未有的舉動,在可行性研究需求中強調了艦炮效能,由此表明了研發新式戰列艦的重要性。設計流程進展趨緩

在收到可行性研究需求之後,建造維修局並未按相關要求行事。該局當時人手有限,而它還擔負著為已經獲准建造和簽署建造合同的多艘戰艦提供詳細設計方案的任務。建造維修局或建造委員會當時都沒有意識到“全重型艦炮”戰列艦作為一種創新的重要程度。建造維修局在1904年之前已經詳細審查了三種型號戰列艦(弗吉尼亞級、康涅狄格級和“密西西比級)的設計方案,該局抱怨它提出的唯一的單一口徑艦炮設計方案最終被否決。基於美國海軍的組織結構,總委員會雖然能夠向海軍部長提出建議,但無法強迫後者按其意願行事。

然而,總委員會在1904年1月再次提出TAn述要求,這一次是要求配備各4門305毫米和254毫米主炮。即便這種戰列艦無法全部安裝305毫米主炮,但繼續配備203毫米主炮已經顯得毫無意義。1904年夏季,在海軍作戰學院舉行的會議上,與會人員將這種戰列艦(此時已被命名為“南卡羅來納”號)分別與1903年戰列艦(全部安裝305毫米)和採用混合式艦炮的康涅狄格級(4門305毫米、8門203毫米以及12門178毫米艦炮)進行了對比。

在1903和1904年舉行的會議上都提出了以下觀點,即在當時的魚雷射程(2740米)下,203毫米艦炮無法穿透大多數的中型戰列艦防護裝甲。即便是254毫米艦炮也可能無法穿透厚度最大的戰列艦防護裝甲;只有305毫米艦炮肯定能夠實現這種毀傷效應。針對魚雷射程可能增大至8910-7320米,採用305毫米艦炮的呼聲更為強烈。

1904年9月,建造維修局根據建造委員會的建議,開始設計激程序度最低的戰列艦--安裝4門305毫米和8門254毫米艦炮,其中後者用於替代8門203毫米和12門178毫米艦炮。然而,1門305毫米艦炮可以替代2門254毫米艦炮。初始設計方案要求在舷側設定主炮塔,而這種結構使得艦體的拉伸強度急劇增大,並且需要在甲板上切開大洞用於容納炮臺。

1905年3月3日,當建造維修局仍舊糾纏於設計問題時,國會批准建造2艘新式戰列艦“南卡羅來納”號和“密歇根”號。然而,國會議員們仍然強調了16000噸的排水量上限,這使得設計人員面臨著極為艱鉅的任務。在這種情況下,為其配備舷側主炮塔顯得不切實際。

凱普斯的創新

時任美國海軍首席造艦專家兼建造維修局局長的華盛頓·凱普斯海軍少將選擇了一種激進的解決方案:這兩艘戰列艦隻裝備8門305毫米主炮--並將其安裝在位於中軸線的四座炮塔內,其中兩座可以從另外兩座炮塔的上方進行射擊。凱普斯清楚的知道,戰列艦艦隊通常會採用一字縱隊航行,編隊中的戰艦向一側射擊,有多少門艦炮實施舷側射擊非常重要。最經濟的方式是將所有艦炮均安裝於中軸線上,其中兩座炮塔的安裝位置高於其他炮塔。與此同時,軍械局重新設計了瞄準裝置,並把這些裝置從炮塔頂部移至炮塔側面。以免它們受到上方艦炮開火時產生的炮口暴風的衝擊,南卡羅來納級也是美國首批採用這種佈局的戰列艦。

在幾年內,其他國家海軍雖然也都選擇了揹負式炮塔,但它們仍未放棄安裝於炮塔頂部的瞄準裝置。凱普斯提出的最終設計方案顯然是一系列“全重型艦炮”戰列艦設計方案之中的第十九種(s方案)。揹負式炮塔的構想最初可能是在1905年4月提出,設計人員當時請求工程局壓縮輪機艙的空間,從而為主炮提供更多的中心線空間。該設計方案於1905年6月底完成。

採用“全重型艦炮”以及將艦炮安裝於中軸線有助於節省裝甲重量,主要是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已沒有必要為內建178毫米艦炮的較長炮室提供中型防護裝甲,而且此時僅需安裝四座炮塔一炮臺組合結構(而不是以前的八座)。

防護裝甲的改進和缺陷

凱普斯還思考了防護裝甲的結構問題。此前建造的戰列艦採用下傾式甲板,並與吃水線以下裝甲帶的下側相交;在上方,吃水線以下裝甲帶是厚度較薄的防護裝甲(用於防護輕型艦炮)。傾斜式甲板不僅用於防止穿透吃水線以下裝甲帶的敵艦炮彈破壞輪機艙和彈藥庫,而且用於防護擊中上側吃水線以下裝甲帶的炮彈所形成的破片。敵艦顯然會使用重型艦炮攻擊吃水線以下裝甲帶和主炮炮塔;重型艦炮的射速不足以使它有時間攻擊次要目標,如為輕型艦炮提供防護的炮室和炮塔。

然而,隨著304.8毫米艦炮的射速提高且射程增大,上述觀點顯然不成立。在凱普斯看來,厚度較大的吃水線以下裝甲帶將能夠防護大口徑炮彈的攻擊。由此,他採用平面甲板(與吃水線以下裝甲帶上側相交)替換老式傾斜甲板,並由此節省了一些重量。節省的重量主要用於增大吃水線以下裝甲帶的厚度(但其寬度減少)。主炮之所以有必要採用防護裝甲較薄的炮臺,是因為較高的炮臺導致重量大幅度增加。按照降低重量的要求,艦首和艦尾防護裝甲被取消,而凱普斯得出了正確結論,即此類防護裝甲的作用僅僅是引爆穿甲彈。

雖然與此前建造的戰列艦防護裝甲結構相比,南卡羅來納級取得了明顯進步,但仍然存在重大缺陷。根據美國海軍有意實施的設計射程較大戰列艦的計劃,該級戰列艦隻能配備305毫米艦炮(或更大口徑)。凱普斯認識到輕型防護裝甲毫無用處,而此時的明智做法是,在某些區域儘可能增加厚度最大防護裝甲的寬度,同時在其他區域根本不安裝防護裝甲。

當總委員會在幾年後討論最終演變為內華達級戰列艦的設計方案時,也得出與凱普斯完全相同的結論。凱普斯預測,敵方艦炮在進行遠端射擊時,炮彈將以較為陡直的角度進行俯射,因此他保留了上層吃水線以下裝甲帶,而炮彈擊中裝甲帶形成的破片將由吃水線附近的裝甲實施防護。大約在1910年,當艦炮真正具備了遠端射擊能力之後(或是至少具備了發展潛力),選擇變得簡單:吃水線以下裝甲帶採用厚度最大的防護裝甲,並且儘可能增大寬度,同時安裝較薄的低層防護裝甲,用於防護穿透主甲板的炮彈破片。

甲板下方和上方的調整

與此前建造的戰列艦相比,在將兩座以上的炮塔安裝於中軸線上後,用於輪機艙的空間受到了壓縮。凱普斯考慮到排水量的限制,以及預計南卡羅來納級將與此前已服役的戰列艦共同實施戰術作戰行動,因此認為增大該級戰列艦的輸出功率及航速沒有意義。

然而,凱普斯必須在輪機艙空間較小以及動力系統技術未進行調整的情況下,使南卡羅來納級具備與其他美國大型戰艦相同的輸出功率。他還希望減少鍋爐房的空間,從而為增強魚雷防護能力提供更大空間。在理想狀態下,凱普斯可以採用大功率鍋爐並將鍋爐總數減少三分之一,但是工程局卻無法為其提供這種鍋爐。凱普斯最終採取的解決辦法是取消中心線艙壁。凱普斯將此前建造的康涅狄格級戰列艦的平面甲板替換為切削式艦尾。由於用作軍官艙室的艦體空間減少,因此凱普斯將此類艙室移至艦體中部的上層建築內。

在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建造期間,其設計方案又進行了調整,使其它們成為首批採用籠式桅杆的戰列艦。美國海軍於1904年進行了首次特殊射擊測試,發現只有能夠在從水面觀測到艦炮齊射彈著點的情況下,才能進行有效的遠端射擊。1905年12月,火控委員會建議加大觀測平臺的高度,這種平臺可能安裝於某種格架式桅杆上,即便敵方炮彈打斷了這種桅杆的某些支架,平臺也能保持在原處。

這種桅杆當時並不受歡迎。軍械局傾向於在煙囪頂部下方的位置加裝一座輕型艦橋(不至於受到煙霧的干擾)。遠端射擊的支持者指出,觀測點的位置越高,有效射程越大,這意味著在海戰中取得優勢。領航局不顧建造維修局和軍械局的反對(後兩者認為在建造流程的後期調整艦體結構將付出較高代價),堅持採用籠式桅。海軍部長作出了最終決定,他在大西洋艦隊舉行的海戰演習後批准採用觀測點位置較高的籠式桅,由此充分顯示了這種結構的重要程度。2艘在建的南卡羅來納級隨即進行了改裝;凱普斯原來安裝的桅杆被截短,在共頂部安裝了起重機,同時在艦體中心線安裝了籠式桅。美國此前建造的所有戰列艦也都改裝了這種新式桅杆,其中許多是在它們於1909年2月結束“大白艦隊”全球巡航之後實施改裝。

重演歷史教訓

經過一番波折後,兩艘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終於在1906年12月開工建造,並在3年後的1910年1月建成服役。兩艘戰艦服役後的經歷可謂平淡無奇,在全球性的無畏艦建造熱潮推動下,美國將一艘艘更加先進的主力艦送上船臺,而兩艘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很快便相形見絀,在艦隊中的地位也隨之下降。美國於1917年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兩艦主要參與了新兵訓練和護航任務。一戰結束後,隨著《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簽訂,南卡羅來納級被列入拆毀名單,兩艦隨即退出現役,並在1923年拆除,從而結束了美國無畏艦開山之作的一生。

雖然南卡羅來納級在設計過程出現了不少問題,但其最終結果卻顯得非常幸運。凱普斯無疑是一位傑出的造艦專家,但他並未充分認識到當時在艦炮技術領域發生的變革,軍械局同樣如此。凱普斯的設計方案實際上未能反映對遠端射擊觀測(籠式桅杆)不斷增加的需求,其防護裝甲方案也只能應付射程較短的炮彈的攻擊。在南卡羅來納級的設計過程中,國會放鬆了排水量限制,但該設計方案仍然被證明無法令人滿意。針對該級戰列艦的批評意見(包括西姆斯)認為,導致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並非設計人員缺乏能力,而主要是設計流程存在缺陷。他們說服羅斯福總統參加了1908年夏季在海軍作戰學院舉行的會議,有關各方對戰列艦設計的爭議成為此次會議的主題。

這次會議得出的結論是,美國海軍一線部隊軍官未來將對戰艦設計應具有更大的發言權。總委員會被賦予了研究並提出戰艦“效能特點”即設計需求的職責。它還將負責監督初始設計方案的不斷完善,並且在制定詳細設計方案之前確定初始設計方案是否能夠滿足作戰需求。首先受到上述變化影響的戰列艦是紐約級和得克薩斯級,但真正受到深刻影響的是內華達級,後者的綜合設計方案反映了艦炮遠端射擊技術的影響。

在二戰期間,總委員會不再行使界定效能需求以及設計監督職能,但相互協調而不是“要麼接受要麼放棄”的機制卻仍然得以保留。一線軍官在得知戰列艦效能指標確定後,通常會要求增加一些實際上並不需要的效能。設計人員對真正的設計需求缺乏相應了解。只有經過多次反覆才能釐清以下事實,即類似於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這樣的戰艦實際上是一種矛盾的統一體一一在設計時部分考慮讓其擔負未來的遠端海戰任務,部分效能(如近程防護)又要滿足與前無畏艦共同實施作戰行動的需求。

與此類似,也只有通過相互協調,才能讓那些確定此後建造戰列艦效能指標的軍官充分意識到提高航速或增大艦炮重量所需付出的代價。他們要麼改變立場,要麼在戰列艦上加裝原本不需要的裝置。在美國海軍內部保留這種傳統顯得至關重要。只有如此,才能夠在作出重大調整時不至於付出巨大代價,或是在當某人的“好主意”被實踐證明缺乏成效的情況下不至於產生尷尬。

當前,美國海軍的執行機制類似於建造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時採用的“要麼接受要麼放棄”的模式。在上世紀90年代,美國國防部長辦公室(OSD)決定在美軍各軍種對多種武器裝備系統實施標準化採購流程。這些武器裝備的效能指標由高階官員確定,工程師負責提出各種可以相互替代的設計方案。前者在後者提供的方案中進行選擇。這種執行機制的基礎類似於美國海軍早在1908年就已放棄的“要麼接受要麼放棄”模式。在這種情況下,負責研究效能指標的設計人員無法真正理解這些指標的實際含義。效能指標的微小調整可能會對戰艦的排水量及建造成本造成巨大影響,而美國海軍似乎忘記了這種曾經令其付出高昂代價的教訓。

OSDD希望將所有設計工作轉交私營承包商,並指望能夠充分發揮這些承包商的自由創造精神。然而,一旦確定了設計需求,進行調整將付出極其高昂的代價。美國按照這種思路設計的第一種戰艦是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即DD-21)。該艦較大的排水量可直接追溯至降低雷達反射截面的嚴格要求。一旦美國海軍採購了這種驅逐艦,它會想到降低對雷達反射載面需求可能是一種更好的主意。這種情況類似於美國海軍當年在設計“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過程中留下的遺憾:雖然揹負式主炮塔象徵著最先進的設計方案,但該艦的防護能力卻無法滿足實際需求。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國內外採用3D列印直接製造飛機起落架的技術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