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一直以來,印度都被認為是雄心與實力不相符的國家,印度一直希望提高自己在國際的影響力,為此它致力於建設一支實力強勁的軍隊。可惜印度沒有完善的軍工體系,以至於印度軍隊的武器很大部分都是從外國採購,而且選購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門,俄國貨、美國貨以及歐洲貨都有。印度在國際軍火市場上是出了名的大手筆,所以其還確實裝備不少唬人的先進武器。印度也清楚只靠購買武器無法成為真正的軍事強國,所以中國產武器不斷受挫印度也不曾放棄,近日又一款印度的中國產武器即將批量生產,它就是“納格”反坦克導彈。

“納格”反坦克導彈發射瞬間

依然坎坷的研發經歷

要說印度中國產武器有什麼特點,一個是不靠譜,二個就是研究時間長,而這兩個特點在“納格”上再次得到了體現。印度宣稱要批量生產“納格”是近期事,而其研製卻可以追溯到1983年,從1983年到今年已經過去了36年,用36年來研發一款遊戲實在是有些匪夷所思。實際上“納格”在1990年就進行了首次試射,2009年就開始小規模生產,2011年印度陸軍就宣佈購買400餘枚“納格”反坦克導彈。那為什麼最近又出現了“納格”批量生產的新聞呢?就是因為“納格”的不靠譜,按照設計的效能指標,“納格”最大射程為4千米,但實際上在試射實驗中“納格”的有效射程並不穩定,尤其是在打擊移動目標時。

更為致命的是,印度陸軍在使用中發現,“納格”的紅外成像引導頭在夏季白天的高溫條件下無法將目標的特徵訊號和環境干擾訊號區分開來,這就等於說在夏季白天“納格”就基本無法使用。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在2013年開始為“納格”研發新型的高解析度引導頭,經過數年的努力,“納格”終於在2017年的試驗中成功在夏季白天環境下命中了4公里外的目標。在此之後的2018年印度國防採購委員會批准了新的“納格”反坦克導彈系統採購計劃,採購金額約7500萬美元,這才有了之後“納格”將進入批量生產的新聞。

印度“阿瓊”主戰坦克的表現使印軍失望透頂

“納格”能否堪當重任?

好不容易解決了引導頭問題的“納格”想要獲得印度陸軍的認可卻不太容易,一是之前裝備的“納格”搞出的“么蛾子”就給印軍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雖然現在問題看上去是解決了,但試驗結果的可信程度有幾何還不好說。DRDO的說法是新型的引導頭不僅解決了夏季白天條件下作戰問題,還可以將“納格”的射程提升至7千米,但我相信印軍對這個所謂的7千米射程是不會有太高的期望的,能把現有問題解決好久已經不錯了。

以色列“長釘”反坦克導彈,相比於“納格”印軍其實更傾向於選擇“長釘”

二是印軍本就對印度中國產武器沒什麼好臉色,無論是“阿瓊”主戰坦克還是“光輝”戰鬥機都可以說是讓印軍大失所望,全是印度政府無論如何也要支援中國產武器,印軍才捏著鼻子採購了很少的數量,如果有的選印軍還是更願意相信外中國產品。而就在反坦克導彈的選擇上,印度也並非對“納格”一心一意,在“納格”之前印度就曾與以色列簽訂了購買8000套“長釘”反坦克導彈的大單,雖然之後印度為了支援“納格”的研發而毀約,但印軍明顯更希望裝備“長釘”反坦克導彈。現在新的“納格”還沒有全面裝備倒是問題不大,但如果裝備後“納格”再次曝出問題,就難免印軍會以此為理由要求從國外採購更為靠譜的產品。

展示中的“納格”反坦克導彈,它要走的路還很長

結語

說來也是悲哀,一個國家的軍隊居然會對本國的中國產武器不信任到如此地步,當然會有這樣的情況也並非全怪印軍“崇洋媚外”,實在是印度中國產武器不夠爭氣,把印度軍隊的心傷得太深。至於“納格”反坦克導彈,20世紀80年代開始研發的武器到了今天想要追求先進已經是不可能,能夠達到主流的作戰效能就算是不錯,即便如此它也還需要在可靠性上給印軍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否則很有可能就步了之前諸多中國產武器的後塵而被邊緣化。印度軍隊想要追求世界一流,首先在武器中國產化上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2019年高邑縣秋季自主就業退役士兵適應性培訓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