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八大總師:

-王永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

-宿雙寧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

-戚發軔“神舟”飛船總設計師

-劉竹生載人火箭總設計師

-顧逸東載人航天應用系統總指揮、總設計師

-於志堅測控通訊統總設計師

-周建平載人航天發射場總設計師

-侯鷹著陸場系統總設計師

10月16日清晨6時23分,中國首位航天員從太空成功返回。在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的背後,還有許多功臣為此默默奉獻多年。他們,為實現中國人幾千年的飛天夢想貢獻著自己的智慧;他們,為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的圓滿成功默默奉獻了自己的青春;他們,為航天員成功返回地面的那一刻默默工作了許多年。北京青年報聯合《中國航天報》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王永志及載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統的七位總設計師進行了專訪。

王永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

中國飛船征服俄院士

採訪王永志不是第一次了,但“神舟”五號飛船發射前記者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再一次見到他時,卻感到這位馳騁天疆的驍將明顯消瘦了不少。問到他的健康狀況時,這位年近70歲的總工程師開了一句有職業特色的玩笑,稱自己的身體已“排除故障,消除隱患”。這位“王大總師”從載人航天工程總體設計的高度概括地談了這一工程中的重大技術突破。

-任務艱鉅前所未遇

載人航天工程是中國航天史上規模最大、系統最多、難度最大,也是最複雜的系統工程,涉及的科學門類和工程領域都很多,工程實施也非常複雜,它不僅僅需要國家的大量經濟支援,還與國家的整體科技發展水平以及基礎工業水平密切相關。責任之大、任務之艱鉅可想而知,這些都是王永志過去當火箭總師和總指揮時所沒有遇到的。

方案研製階段是從1993年年初開始的。王永志作為論證組組長和工程總設計師,最艱鉅的任務就是制定出既先進又符合國情的總體技術方案。可行性論證階段,論證領導小組就對制定總體技術方案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即在確保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從總體上體現中國特色和技術進步,全面完成四項基本任務。

-一步跨越國外40多年

中國載人飛船是在國外開展載人航天40多年後開始起步的,中國應當借鑑國外航天的先進經驗,但決不是照抄照搬,必須有中國特色,尤其是要具有現代技術的特點,才能體現技術進步。這是王永志等一大批專家共同的思想,並如實貫徹到工程設計、研製工作的全過程中。

說起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特色和技術進步點來,王永志如數家珍。比如:雖然起步晚,但起點高,在跨越式發展中迎頭趕超。美國和前蘇聯在20世紀60年代都是從載人飛船起步,尤其是前蘇聯的載人飛船一直使用到今天,並且經過了40多年的不斷改型和完善。當時使用的聯盟TM飛船已經是第五代產品。中國的載人飛船應該以聯盟TM飛船為目標,並在區域性有所趕超,這樣我們就一步跨越前蘇聯40多年的改進過程。

-中國飛船不是聯盟號

國外曾有人說中國的飛船照搬了他們的東西,王永志以理服人,反駁了這種說法。

2001年4月,他來到了聯盟號飛船的故鄉,應邀到莫斯科參加了慶祝世界上第一位宇航員加加林太空飛行40週年紀念活動,並被母校莫斯科航空學院授予“榮譽博士”稱號,他學習過的宇航系還給他頒發了傑出畢業生金質獎章。在隨後進行的學術報告中,他用俄文介紹了中國載人航天的特色和技術特點,他的俄羅斯老師米申院士按捺不住自己的感情,坐在主席臺上竟情不自禁地大聲說:“中國飛船不是俄羅斯的‘聯盟號’,是中國飛船。”這莊嚴的宣告,有力地回答了許多疑問和傳聞。

-一定要做到有備無患

站在工程總體的高度,王永志把確保安全看得很重。王永志一直主張,在載人航天工程中為確保安全所做的絕大多數工作最好是備而不用,但一定要做到有備無患。王永志評價說,中國載人火箭的可靠性已達到甚至超過了世界上最好的火箭,做到了控制系統的系統冗餘,火箭已經具備了較完善的逃逸救生功能。

在王永志一生中,最受累的要算當研究院院長的時候,風險最大的是研製長二捆火箭的時候,最幸運的是先後參與主持六種新型號火箭的首次發射而無一次失利,責任壓力最大的是要把中國的航天員送上天,這些“之最”為王永志的航天生涯積累了大量寶貴經驗。當問到他如果有機會再做一次選擇,還會選擇“航天”嗎?王永志的回答是堅定的:“我會的!”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宋麗芳)

宿雙寧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

心態平和應對臨戰

-北京的家中養了30多盆蘭花

猜想中的宿雙寧總設計師是一位很嚴肅、很刻板的人。我們的心敲著不安的小鼓,走進了他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執行任務時住的房間。沒想到宿總師桌前擺著一盆飄著幽幽清香的蘭花,原來性格豪爽的航天員系統總指揮、總設計師宿雙寧竟然也是個感情十分細膩的人。為了這盆養了三年的名為“金荷”的劍蘭,宿總不惜將它從北京隨身“空運”到酒泉。蘭花是最難伺候的,有句話叫“養到難時方知蘭”。但宿總說,養花如養人,修身養性是做人的終身功課。難怪宿總在北京的家中一下養了30多盆蘭花。

-搞載人航天研究純屬半路出家

這幾年,隨著“神舟”飛船的一次次升空,國人對航天員的關注日益加強,由此也把這個航天員的“頭兒”推向了新聞聚焦點。

今年52歲的宿總稱自己搞載人航天是半路出家,1968年參軍,當過兩年衛生員。從第一軍醫大學畢業後,留校當醫用生理學的教師,1982年考取研究生,主攻中樞神經醫學,研究痛與鎮痛機理、大腦認知功能等。1985年,他到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工作至今。宿總清楚地記得,1992年12月12日那天,所裡召開動員大會。在剛剛起步的載人航天工程中,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承擔了航天員分系統的任務,他也由此開始了與航天員“親密接觸”的難忘歷程。

他們首先要論證的是,如何檢驗飛船的艙內環境能否滿足載人的條件,當時所裡提出了兩個方案,一個是用猴子來試驗,一個是研究人體代謝模擬裝置。宿總當時恰好在搞一個研究猴子認知功能的專案,於是就順理成章地加入了載人航天工程。可後來猴子方案下馬了。原因是,猴子上天情緒可能會受到很大影響,生理測評的資料就會不準;對付它的吃喝拉撒也比較麻煩。萬一猴子死了,也不清楚它的具體死因。而採用人體代謝裝置,則可以使定量評價達到精確的程度。於是他就陰差陽錯地“改了行”,搞起了人體代謝模擬裝置。

-參與選拔中國首批航天員

1996年,選拔訓練航天員的工作開始後,已經是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的宿雙寧,負責主抓這項工作。宿雙寧參與選拔了中國第一批航天員,又將參與並主持把他們培養成為優秀的太空使者的工作。

這些年來,歷盡千辛萬苦的航天員各種適應性訓練是否到位,全看這新世紀的第一次載人飛行了。宿總在精心部署每一項工作時,總忘不了說:“與其老是擔心,不如每天從零開始,紮紮實實做好每一項工作。”話是很普通,但是這種臨戰前

戚發軔“神舟”飛船總設計師

送航天員平安飛天

金秋的酒泉,高聳入雲的發射塔架上,迎來了中國首位航天員。在他準備進艙、待命升空的時候,“神舟”飛船總設計師戚發軔正在不遠處注視著他。這位滿頭白髮、和藹可親的老總終於等來了把中國首位航天員送入太空的這一天。

-目睹聯盟號飛船發射全過程

幾年前,戚總隨中國航天代表團訪問俄羅斯,參觀了世界著名的拜科努爾發射場。在那裡,他親眼目睹了聯盟號飛船發射的全過程,其中的一個“鏡頭”給他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印象:40米高的火箭傲然矗立在藍天下,在三名身著白色宇航服的宇航員即將進入聯盟號飛船之時,飛船的總設計師健步走上前來,當著三位宇航員的面,在發射任務書上鄭重簽下自己的名字,他滿懷深情地宇航員們說:“沒有把握我不會送你們上天。”當時,同樣是飛船總設計師的戚發軔曾情不自禁地反問自己:當我親自送中國航天員上太空的時候,能做出這樣的承諾嗎?

“神舟”五號飛船發射前的準備工作做得相當充分,沒有發現任何可疑問題。當著航天員的面,他終於可以充滿信心地將久藏於胸的那句話說出來:“小夥子,放心飛吧,你一定能平安歸來!”

-116種飛船故障模式確保航天員安全

“神舟”五號飛船研製過程中的頭等大事就是保證航天員的安全。從1999年11月20日發射“神舟”一號試驗飛船至今,四艘無人飛船為“神舟”五號載人飛船遨遊太空鋪平了道路。但是,飛船上有人與無人畢竟大不相同,為確保航天員的生命安全,戚總帶領研製隊伍在可靠性、安全性上做了大量工作。

在設計上,飛船做到了有備份,有冗餘,還有不同的救生措施。在火箭點火後的上升段,他們和運載火箭的設計師們一起設計了八種故障模式,而在飛船執行和回收段設計了108種,無論出現什麼緊急情況,項項都有對策,完全可以讓航天員放心。凡是能被人預想出來的萬一會出現的問題,哪怕是萬一的萬一,戚發軔都要求設計人員認真對待並千方百計加以解決。

-“神舟”五號安全通過各項“體檢”

讓他欣慰的是,“神舟”五號真的很爭氣,到達發射場後進行的各項“體檢”,沒有發現它有任何毛病。而在發射“神舟”一號到“神舟”四號前,大大小小的問題總會有一些,從沒有過這般好運。

中華飛天夢的實現,離不開多年來一直奮戰在第一線的大批年輕科技工作者們。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最大的成果之一就是培養了一批年輕人,他們中除了有以全國十佳青年為代表的飛船總指揮袁家軍外,還有飛船副總指揮尚志,飛船副總設計師張柏楠、楊巨集等,他們都是40歲上下的年齡,卻都在這支隊伍裡挑起了大梁,這讓戚總感到事業後繼有人,這也是最讓他欣慰與滿足的地方。 (文/《中國航天報》馮春萍)

劉竹生載人火箭總設計師

帶著放大鏡找問題

-用最好的火箭送航天員上天

“神舟”五號飛船發射前,在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火箭總裝廠房裡,面對中國的首批航天員,劉竹生滿懷深情地說:“小夥子們,我把你們視為自己的孩子,送你們上天,我會用最好的火箭!放心吧,你們一定能安全順利地進入浩瀚的太空!因為,你們承載著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飛天夢想,你們是中國的驕傲。”

劉竹生和他的同事們為了這個一生中最莊嚴、最神聖、最值得驕傲的承諾,11年來他們殫精竭慮鑄造通向太空的天梯———長二F火箭。劉總介紹,長二F火箭是中國航天史上第一次有明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設計指標要求的運載火箭,是目前中國所有運載火箭中起飛品質最大、長度最長、系統最複雜的火箭。確保航天員安全是載人飛行的首要問題。長二F火箭增加的故障自動檢測系統和逃逸系統,也就是常說的火箭的“自我診斷”和航天員的“救生”功能,被認為是最難啃的骨頭,這兩個系統是長二F火箭新點和難點的代表。

在長征二號F火箭研製初期,設計師們只是在國外的畫報上看到過逃逸火箭,要在沒有任何參考借鑑資料的情況下變成事實,實在是太難啦。俄羅斯人傲慢地提出:中國的生產和工藝水平無法達到火箭要求,只要中方出資,俄方可以直接提供圖紙和產品。但是這些都被他們斷言拒絕了。

-18條超常保證措施強化品質

為了“神舟”五號的首次載人飛行,劉竹生和他的同事們立下了軍令狀。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失事後,“神箭”研製隊伍樹立了“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思想認識,帶著放大鏡找問題,在加嚴基礎上又制定了強化品質的18條超常的保證措施。為模擬發射,他們把發射場的操作人員請來,進行出廠前的測試工作,為安全性可靠性進行資料採集和評估;在產品驗收上,實行了預驗收和正式驗收。正像劉總所說,“火箭的飛行全過程不過600秒左右,我們卻要求產品達到600小時的水平。”

飛天,這是一個深埋在中華民族心裡幾千年的夢想,而他,為了這個夢想苦苦奮鬥了四十個年頭。2003年10月15日,他親手鑄就的“神箭”將中華民族的首位航天員送入浩瀚的太空!

當然,劉總還有不知足的地方。他說:“我現在已經站在離地球3.6萬公里以外的地方,可這遠遠不夠,我應該站在離地球48萬公里的地方。我這輩子最不甘心的,就是沒有將我們親手設計的火箭打到月球上去……” (文/北京青年報特約記者楊虹)

10月16日清晨6時23分,中國首位航天員從太空成功返回。在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的背後,還有許多功臣為此默默奉獻多年。他們,為實現中國人幾千年的飛天夢想貢獻著自己的智慧;他們,為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的圓滿成功默默奉獻了自己的青春;他們,為航天員成功返回地面的那一刻默默工作了許多年。本報聯合《中國航天報》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王永志及載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統的七位總設計師進行了專訪。

顧逸東載人航天應用系統總指揮、總設計師出航那天“風平浪靜”

從“神舟”一號到四號,每次飛船發射都攜帶了大量的實驗裝置,科學家充分利用這一難得機會在太空進行各種科學和應用實驗。與“神舟”飛船的前四次發射不同的是,此次發射“神舟”五號飛船,將不會利用飛船進行科學實驗,那麼此次載人航天應用系統承擔什麼樣的任務呢?本報記者曾偉(以下簡稱記)專訪了中國科學院載人航天應用系統總指揮、總設計師、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應用總體部主任顧逸東(以下簡稱顧)。

-為保航天員安全及活動空間取消科學實驗

記:聽說這次“神舟”五號飛船上沒有安排空間科學實驗,為什麼?

顧:由於“神舟”五號飛船是首次帶航天員上天,而且返回艙空間極為有限,為確保航天員的安全和活動空間,不讓空間科學實驗對載人航天產生影響,這次沒有安排空間科學實驗。

記:這一次你們載人航天應用系統主要承擔哪些任務?面臨什麼樣的挑戰?

顧:這一次我們主要承擔載人航天的空間環境預報和監測任務。外太空也不是風平浪靜的,太空一樣也有“暴雨狂風”。太空中的高能粒子,是飛行器和宇航員在飛行中面臨的主要危險之一,它們能量巨大,具有極強穿透能力,可射入飛船內部,有時甚至單個粒子就能擊中飛船裝置的電子晶片,改變飛船指令,導致難以預料的結果。此外,飛船軌道上有無空間垃圾———空間碎片,地磁暴和電離層暴,都會對宇航飛行構成危險。

尤其是當太空發生災害性的空間異常活動,如劇烈太陽活動導致的太陽質子事件,大量噴發的高能粒子甚至能影響高空飛機中飛行員的健康。如果不及時預報,不迅速採取防範措施,高能粒子對宇航員和航天器會造成嚴重的危害。

-實時預報“太空天氣”監測太空環境

記:你們怎樣進行空間環境預報呢?

顧:我們中科院的空間環境預報中心將在這期間對空間環境進行實時預報,我們為“神舟”五號制定的“太空天氣預報”方案,包括長期、中期和實時的空間環境“天氣預報”三個階段。在發射前三個月,中心對“太空天氣”進行長期預測,距離發射大約一個月時,進行中期預測,發射前兩週,中心每天進行“太空天氣”預報,我們每天釋出太陽活動、高層大氣、地磁活動的情況,計算空間碎片是否會接近飛船,以確保“神舟”五號飛船能選擇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出航。

記:根據你們的監測,“神舟”五號發射時的“太空天氣”情況怎麼樣?

顧:根據我們監測的情況,目前,在整個10月份,都不會有危害飛船和航天員安全的災害性空間環境事件,不會影響載人航天的順利實施。

-輻射異常區不會對飛船和航天員構成威脅

記:在“神舟”五號飛船經過的太空區域,是否存在宇宙輻射較強的危險區域?

顧:目前,我們已經探明了“神舟”五號飛船執行軌道的空間環境狀況,為“神舟”五號制定了“路線圖”,“神舟”五號飛船接觸到“南大西洋異常區”的時間比較短,範圍也比較小,加上飛船的防輻射措施,所以這些“異常區”不會對飛船和航天員構成威脅。

記:在飛船太空航行過程中,我們怎樣避免宇宙輻射對航天員健康造成的影響和傷害?

顧:這次我們的航天員在太空停留時間比較短,不到24小時,而且在此期間沒有類似太陽質子爆發這樣的空間災害事件,宇宙輻射對航天員不會有什麼影響。(文/北京青年報記者曾偉)

於志堅測控通訊系統總設計師 根據國情建成“天網”

-年齡在七大系統的總師中屬“小字輩”

於志堅是位年輕的“老”總師。論“老”,那是因為資格老,他從最初的立項階段就參加了載人航天工程,當時的職務是測控通訊系統的副總設計師;說年輕,是因為身為專業碩士的他今年只有43歲,在七大系統的總師中屬“小字輩”。

“老”總師於志堅一副無邊眼鏡,滿臉文質彬彬的書生氣,說起話來也完全沒有老氣橫秋的樣子,簡單幾句就把測控通訊系統的工作解釋得既生動又明白。

“這可以用放風箏來打個比方,”於志堅說,“航天器相當於風箏,而測控系統就相當於放風箏的線和放風箏的人。航天器上天以後,只有靠測控系統這一渠道傳遞資訊,如果線斷了,恐怕風箏在哪兒都不知道。地面的指揮控制中心就像放風箏的人,對風箏的高低等狀態進行控制。”

從字面上解釋,測控通訊系統就是測量、控制和通訊。從火箭一點火開始,測控系統就要開始忙碌,一直工作到飛船結束任務返回為止。他們的測控物件不僅有運載火箭、飛船,還有航天員和其它一些載荷。

-美、俄建網模式不能照搬

於志堅說,在載人航天領域,通訊的概念已經遠遠拓寬。原來衛星發射時也有通訊,一般指的是地面通訊系統———測控站、測控船等等把資訊彙集到指揮中心,中心再把指令通過測控站發到衛星上去。而載人航天除了這些任務,還增加了天地語音通話和電檢視像的功能,使航天員和地面可以“面對面”地交流。

因此,測控系統的工作還可以比作遠端醫療診斷。天上的航天員無論遇到什麼難題,都可以由地面的眾多專家“會診”。

要實現天地的溝通,首先要建一張航天測控通訊網。建“天網”的重任,就落在了年輕的總師於志堅和他率領的團隊身上。

於志堅他們首先研究了美、俄兩家的建網模式。

美國早就建立起一張專用的載人航天測控網。它利用自己的政治經濟大國的優勢地位,在全球佈下20多個測控站。但這樣一個龐大的網,操作管理非常複雜,經費投入也相當多。於志堅說,據估算,僅每年的操作管理費就要消耗掉3.5億美元。對中國來說,全球布站不可能,這麼龐大的支出也承擔不起。

俄羅斯建網的特點,是充分利用了當時前蘇聯較寬的經度覆蓋和較高的緯度優勢。美、俄還都擁有不少測量飛機和測量船,俄羅斯的測量船最多時達到了11艘。這些優勢,我們也沒法比。

於志堅說:“美國模式和俄羅斯模式都不能照搬,我們定下的方案設計原則是:根據中國的國情,確保關鍵段,兼顧其它段。”

哪些是關鍵段?於志堅說,一個是上升段,一個是返回段,必須百分之百確保。因為從以前各國的經驗來看,出事往往在這兩個階段較多。另外,飛船每繞地球一圈需時90分鐘左右,每一圈都要求能與航天員有通話時間,這一點也要在設計布站時考慮進去。

-僅用13個站點成功布成“天網”

從A4紙大小的世界地圖上看,這兩段的執行軌跡就像一個“八”字,而每一個測控點的覆蓋範圍,就是像一枚貳分硬幣那麼大的一個圓圈。在設計測控站點佈局的那些日子裡,為了把這“八”字的兩筆包住,於志堅他們幾乎天天用小圓圈在圖上比劃來比劃去,力爭用最少最合理的“圓圈”做到最完美的銜接與覆蓋。

最終,他們僅僅用了13個站點就成功完成了佈網。

於志堅有幾分驕傲地補充說,他

們建起的這個新型測控網,系統不但能滿足載人航天的要求,還可以支援衛星發射等其他的後續航天任務,做到“一網打盡”。

“神五”發射前夕,於志堅說,自己是“既激動又緊張”。“十幾年的時間,我們大家在一起拼搏奮鬥,也嚐了不少的酸甜苦辣,現在終於要實現載人飛行了,當然很激動;同時也很緊張,因為雖然充分準備,也進行了多次演練,但畢竟人上去是第一次,總有些壓力”,這次的感覺和“神舟”一號發射時差不多,開始都有些擔心,但飛船上天繞了幾圈,根本沒問題,一下就踏實了。(文/北京青年報記者樂倩《中國航天報》馮春萍)

周建平載人航天發射場總設計師 關鍵時刻大顯身手

中等身材,博學溫和,一派學者風範的載人航天發射場系統總設計師周建平,今年47歲,是一位力學博士,“神舟”飛船每一次在發射場出現異常情況時,他的力學知識都派上了大用場,讓他在關鍵時刻大顯身手。

-精確計算確保“神舟”四號飛船發射

“神舟”四號飛船發射前,一場驟降的大雪使發射場氣溫降至零下28℃。此時火箭能否發射,誰的心中都沒底。周建平利用大量資料計算後,得出結論:採取保溫措施並推遲塔架開啟時間,可以實施發射。結果,“神舟”四號飛船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11年前結緣載人航天工程

1992年,作為國防科大年輕的教授,周建平參加了載人飛船工程的方案論證,歷時半年,最終形成了《載人飛船工程技術、經濟可行性報告》,為黨中央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這一段特殊經歷,讓他與載人航天結下了不解之緣。

1999年,發射場系統急需周建平這樣的總體技術人才,當他得知這一訊息後,頗為猶豫,因為當時他已是所從事研究領域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專家,投入一個新領域,意味著放棄自己的所長。最終,周建平來到了大漠戈壁,並很快在載人航天發射場上大顯身手。

載人航天發射場是一個集機、電、液、氣為一體的大型複雜系統,有數千臺(套)裝置,任何一臺出了問題都可能影響任務的順利完成。為了確保首次載人發射成功,周建平早就動手重點抓了地面裝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對所有參試設施裝置進行全面檢修檢測,對一切影響航天員安全和產品安全的危險源逐項清理,共查找出39個危險源,一一採取了有效措施。對關鍵系統和重點裝置,如吊車、加註系統、供配電、緊急撤離和逃逸救生系統、USB裝置等,進行了多次檢測和狀態複核。

此外,發射場還制定了各類技術方案預案100餘份,僅發射預案就經過11次反覆討論修改,測控系統進行了數十次聯試聯調。“神舟”五號發射前,發射場組織工程各大系統參加了四次人、船、箭、地聯合測試,載人飛船全過程沒有出現任何差錯和失誤。

-年初就開始分析氣象資料為發射選擇“良辰吉日”

“發射並不是按一下電鈕那麼簡單”,周建平說,發射場的氣象條件也直接影響載人航天任務能否按計劃順利實施。為了給首次載人發射選擇“良辰吉日”,中心氣象工作人員從年初開始對發射月份氣象資料進行了全面細緻的分析研究。10月8日上午,飛船加註後要轉往垂直總裝測試廠房與火箭相接,氣象預報9點左右發射場有小風,10點後起大風。當飛船剛剛轉進測試廠房時,發射場果然狂風驟起,若是再晚一步,恐怕就會給飛船帶來隱患。

自1999年至今,周建平參加了五次“神舟”飛船的發射任務。當中國首位航天員啟程飛向太空的那一刻,周建平的心彷彿也附在了飛船上飛上了太空。看到航天員安然無恙返回到祖國的懷抱,壓在他心頭多日的一塊石頭方才落地。(文/特約記者王豔梅)

侯鷹著陸場系統總設計師 大智之後還須大細

-主著陸場以空中搜索為主

著陸場系統承擔著兩大任務,一是確保返回主著陸場航天員的安全;二是應急搜救,盡最大可能保證航天員安全,使風險降至最低。雖然當總師的時間還不到一年,可侯鷹參與了著陸場系統的建設和歷次“神舟”號飛船回收著陸場方案的完善和優化,並連續四次在內蒙古主著陸場區一線參加回收任務。幾年裡他對著陸場系統的建設情況了如指掌,侯鷹說,無人飛船和有人飛船搜救有著根本差別。因為早一分鐘找到載人飛船返回艙,就是早一分鐘的勝利。哪個細小環節出了問題,都是人命關天的大事,所以在大智後面還必須要大細。

侯鷹說,按照救援航天員的要求,主著陸場以空中搜索為主,飛船落地前,搜救直升飛機就必須到達預定空域,並在數小時之內完成搜尋救援任務。

-天羅地網接航天員平安回家

為了早一分鐘,主著陸場空中的機組人員、搜救人員和醫護人員協商很多次,形成了切實可行的操作程式。萬一飛船落到海里實施海上搜救時,環境異常惡劣,遇到4到6級的海況,直升機無法起飛,潛水員也下不去,怎麼辦?在侯鷹的帶領下,科研小組設計出了高海況攔截臂打撈網,並經過無數次的計算、試驗,最終克服了高海況打撈返回艙救援航天員的難題。

在海上搜救遇五六級大風怎麼救?在高溫高溼條件下怎麼救?航天員受了傷怎麼救?這些侯鷹都考慮得很細緻。

去年,在他的指揮下,著陸場系統進行了海上高溫高溼返回艙漂浮條件下的航天員耐受和搜尋打撈綜合性試驗。訓練還沒結束,夜裡突然下起了滂沱大雨,漂在海里的模擬返回艙裡乘坐著訓練員,如果繼續試驗,萬一海況轉壞,訓練員和返回艙就有危險;如果停止試驗,已經取得的結果就會半途而廢。是繼續訓練還是停止,侯鷹在船員的指點下,發現周圍的漁船上漁火依然閃爍。漁民還在打魚,這說明大雨很快會停下來,他堅持繼續進行試驗。果真半小時後,海面風浪平靜了,試驗獲得了有價值的資料。

作為著陸場的第三任總師,侯鷹深有感觸地說,從設計到試驗再到驗證,心裡承受著很大的壓力,但自己對從事的航天事業無怨無悔,再大的壓力也能挺過去。他也深信,著陸場系統這張天羅地網一定會平安地把中國第一名航天員接回家。(供圖/《中國航天報》)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中國常規潛艇的創新和顛覆將獨具優勢,水下量子導航精確到1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