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重機槍的威力得到前所未有地證明,這種武器也徹底終結了人類沿用幾千年的集團衝鋒戰術,將戰爭的模式從運動戰轉變為陣地戰,但這種只適合防禦的武器也充分暴露了缺點。
一戰結束後,機槍開始向輕型化、精確化發展,在二戰爆發前出現了一批比較優秀的輕機槍,如ZB-26捷克式、L4A4布倫式、DP-28捷格加廖夫等,而且這些輕機槍都大規模裝備到班排一級,大大加強了步兵的突擊火力。
這個時期出現的輕機槍有個共同點,那就是幾乎全部採用了彈匣置頂設計,從麥德森開始,到劉易斯、哈奇開斯和維克斯,無一例外。整個輕機槍界,除了勃朗寧的BARM1918,全是彈匣置頂。日本的大正十一式雖然沒有采用彈匣供彈,但彈鬥開口也是向上,本質上也是彈匣置頂設計。
這個現象的出現要追溯到丹麥槍械設計師麥德森的身上,此公本是炮兵上尉,卻對槍械設計異常著迷,在設計他自己的輕機槍時,參考步槍自上而下的供彈方式,把輕機槍也就設計成了這種供彈方式。
當時的步槍彈倉只能容納5發子彈,彈倉高度足以完全容納,可輕機槍最少也要20發彈匣供彈,一樣是向上,自然形成了高高的置頂彈匣。當然這種設計也有好處,那就是供彈系統發生故障時,可以很方便地拆下來進行檢修和維護。
不過這種結構的缺點也很明顯,首先巨大的彈匣位於槍身正上方,非常阻礙射界,只能把準星設定在槍身左側,這讓用慣了步槍的射手很不習慣,瞄準時總是要不自覺地向右偏移,射手只能隨時注意隨時都保持向左,以防跑偏。關於這一點,英國人和日本人都很有發言權。
最重要的是,供彈口向上雖然能快速換彈,但這向上的供彈口註定很容易掉入砂石等異物,在戰場上這可是隨時會要命的。勃朗寧就是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將彈匣挪到下方,降低護木上方高度,這樣在整體上降低了火線高度,使機槍和射手都更易於隱蔽。
二戰開始,機槍逐漸向通用化方向發展,供彈方式改為彈鏈、彈鼓或彈箱,彈匣置頂設計也就逐漸消失了。
- 世界最殘忍的子彈,倘若被擊中,挖肉都取不出,現在已被國際禁用
- 二戰日本1女32男被困孤島7年,女人直言:那感覺終身難忘
- 泰國士兵屠殺現場曝光,手持機槍當街掃射,打得特種兵抬不起頭
- 泰國男子被上司騙1.1萬,搶軍火偷汽車,帶700顆子彈致30死58傷
- 最“記仇”的紀念館:遊客進去需踩日本軍旗,日本人很難堪
- 6000華人太過囂張!不僅宣誓效忠美國,還聲稱中國無權取消他們國籍
- 又一VR爆款遊戲預定《行屍走肉:聖徒與罪人》登Steam 1月熱銷榜
- 穿越火線手遊AWM天龍曼陀羅,致命又迷人的反派,打起來穩準狠
- 美國索要57億軍費,日本敢做出拒絕嗎?恐影響美日安保同盟
- 二戰德國有外星人相助?神祕的“納粹製造”科學家至今都無從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