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重機槍的威力得到前所未有地證明,這種武器也徹底終結了人類沿用幾千年的集團衝鋒戰術,將戰爭的模式從運動戰轉變為陣地戰,但這種只適合防禦的武器也充分暴露了缺點。

一戰結束後,機槍開始向輕型化、精確化發展,在二戰爆發前出現了一批比較優秀的輕機槍,如ZB-26捷克式、L4A4布倫式、DP-28捷格加廖夫等,而且這些輕機槍都大規模裝備到班排一級,大大加強了步兵的突擊火力。

這個時期出現的輕機槍有個共同點,那就是幾乎全部採用了彈匣置頂設計,從麥德森開始,到劉易斯、哈奇開斯和維克斯,無一例外。整個輕機槍界,除了勃朗寧的BARM1918,全是彈匣置頂。日本的大正十一式雖然沒有采用彈匣供彈,但彈鬥開口也是向上,本質上也是彈匣置頂設計。

這個現象的出現要追溯到丹麥槍械設計師麥德森的身上,此公本是炮兵上尉,卻對槍械設計異常著迷,在設計他自己的輕機槍時,參考步槍自上而下的供彈方式,把輕機槍也就設計成了這種供彈方式。

當時的步槍彈倉只能容納5發子彈,彈倉高度足以完全容納,可輕機槍最少也要20發彈匣供彈,一樣是向上,自然形成了高高的置頂彈匣。當然這種設計也有好處,那就是供彈系統發生故障時,可以很方便地拆下來進行檢修和維護。

不過這種結構的缺點也很明顯,首先巨大的彈匣位於槍身正上方,非常阻礙射界,只能把準星設定在槍身左側,這讓用慣了步槍的射手很不習慣,瞄準時總是要不自覺地向右偏移,射手只能隨時注意隨時都保持向左,以防跑偏。關於這一點,英國人和日本人都很有發言權。

最重要的是,供彈口向上雖然能快速換彈,但這向上的供彈口註定很容易掉入砂石等異物,在戰場上這可是隨時會要命的。勃朗寧就是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將彈匣挪到下方,降低護木上方高度,這樣在整體上降低了火線高度,使機槍和射手都更易於隱蔽。

二戰開始,機槍逐漸向通用化方向發展,供彈方式改為彈鏈、彈鼓或彈箱,彈匣置頂設計也就逐漸消失了。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在空中連續飛了兩年:美國神祕太空飛機著陸,結束了兩年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