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作為南亞次大陸的軍事強國,印度軍工的發展常常給人們帶來"驚喜"。小到槍支彈藥,大到飛機坦克,研製歷程往往不能按常理進行推測。再加上印度軍工非常愛與中國同行進行攀比,本著"中國能,我也能"的一貫思維,各種開掛般的武器指標就被提上日程。近日,據《印度斯坦時報》報道,印度第一座海上浮動試驗平臺已經準備就緒,為明年進行的反導試驗鋪平道路。由此看來,印度明年在反導方面又要搞出一些"大新聞"。

(印度浮動試驗平臺反導測試示意圖)

按照印度官方的說法,建造海上浮動平臺的目的是減少陸地導彈試驗場的限制。因為,在陸地試驗場進行測試時,首先要對相關空域和地域進行清場,而且導彈射程也要被嚴格限制。否則,一旦導彈飛出試驗區域,將造成嚴重事故。不過,礙於近幾年印度反導測試的效果來看,印度在地面測試還未完全捋順的情況下,貿然開始海上浮動試驗平臺的反導測試,很可能會重蹈"光輝"、"阿瓊"等武器的覆轍。

與陸地導彈試驗場相比,此次全新的海上浮動試驗平臺由印度國防研究和發展組織設計,歷時四年建造完畢。該平臺相當於一艘長200米、寬60米、排水量1萬噸的艦船,配備有最先進的光電導彈跟蹤系統、S波段雷達跟蹤系統和遙測裝置,同時還加裝有海上發射臺和發射控制中心。對於這款海上浮動試驗平臺,部分印度媒體高調報道稱,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數國傢俱備海上浮動導彈試驗能力,新平臺將印度反導系統試驗的重要一環,可使印方導彈試驗提質增效。

(俄羅斯A-35反導系統所使用的反導導彈)

雖然在某種程度上講,印度媒體的"迷之自信"有一定的道理,但若從技術角度來說,無論是俄羅斯、美國還是中國,在反導領域的進步與成熟都不是靠一兩個先進試驗場所帶來的,本國一點一滴的技術進步才是根本。以俄羅斯與美國為例,前者在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研製"橡皮套鞋"A-35反導系統(當時還屬於蘇聯時期),直到70年代初才堪堪完成系統測試,而完全投入使用時,蘇聯都已經解體好幾年了。

(美國在本土部署的陸基中段反導系統)

與俄羅斯相比,美國的反導之路也充滿了荊棘與坎坷。不過,美國最大的優勢在於,其經濟條件比蘇聯/俄羅斯強得多,可以在反導專案上持續投入大量資金。即便在資金和技術都充裕的情況下,美國近幾年的反導試驗也問題不斷。所以,單指望一個海上浮動試驗平臺就讓印度的反導試驗提質增效,甚至是創造奇蹟,的確有些託大了。

(印度PAD型攔截但所使用的彈頭)

(印度在反導試驗中使用的)

說句實在話,現在的印度想要搞反導系統,所擁有的條件比當年的美蘇強太多了,畢竟後發優勢擺在那裡。印度最早於1996年提出要研製彈道導彈防禦系統。經過數論"討論"與"爭辯",印度方面決定購買美以聯合研製的"箭"式反導系統。可是,該方案因美國的制止而作罷。隨後,印度在美國、以色列、法國等多國幫助下,開始研製本國反導系統。其中攔截高度較高的為PAD型,較低的為AAD型。2009年,印度軍方開始研發新型的PDV攔截彈,取代舊式的PAD導彈。

(印度反導測試中攔截彈發射畫面)

儘管印度反導系統具備了後發優勢,且具有眾多國家幫助,可是外媒甚至是印度本土媒體都對印度反導系統的戰鬥力持懷疑態度。這其中主要有兩大原因,首先,印度本國的工業基礎太差。攔截導彈所需要的關鍵零部件如高效能火箭發動機、精密陀螺儀、先進雷達等,印度根本無法實現中國產,需要從別國進口。其次,印度的太空監視能力微乎其微,單靠地面裝置幾乎無法實現反導探測工作。因此,有外界猜測,印度的反導測試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因為導彈發射部門與攔截部門事先通過氣,依靠"資料作弊"才取得了試驗成功。

綜上所述,海上浮動試驗平臺雖然是印度反導試驗的最新產物,但從目前的表現看,印度方面似乎更多的是想用其為自己的反導試驗造勢。隨著近些年印度在反導系統上的不斷投入,類似的新產品、新裝備想必會不斷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可印度方面到底會如何利用這些裝備,我們目前還不得而知。它們究竟是會成為印度反導系統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助力,還是淪為印度官方炫耀國力的提線木偶,時間或許將是最好的試金石。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印度國防專家評新機招標:F21換名沒用贏不了 陣風才最有可能中標